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起苏轼的诗词文章,可谓家喻户晓,但要论及苏轼与上党的渊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进士后走上仕途,一生坎坎坷  相似文献   

2.
杨新 《文物》1981,(10)
程正揆是明末清初一个颇有声誉的画家。当时著名的书画理论家、山水画家都对他有过评价。如龚贤曾这样说过: "青谿,程侍郎也,……程侍郎画冰肌玉骨,如董华亭(其昌)书法。" 笪重光评云: "东坡(苏轼)云:国朝书法,余以君谟(蔡襄)为第一,千百年后,始信其言。余谓本朝画法,必以青谿为第一,盖不俟千秋之后,已有知其说者。" 其他如周亮工、张怡、张恂、方亨咸、吴山涛、杜濬等,对于程正揆的评价,都是  相似文献   

3.
宋朝文坛大腕欧阳修,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朋友圈肯定不缺知名人物。比如说,曾巩是他的学生;苏轼(苏东坡)和苏辙兄弟俩是他担任主考官时取中的门生;包拯是他的同僚,被他弹劾过,也被他举荐过;《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是他的好友;《岳阳楼记》开篇“滕子京滴守巴陵郡”的那位滕子京也是他的好友……  相似文献   

4.
纽约新唐人     
屋子的墙上歪七扭八地挂着几张一个老男人的画像.马文翰斜睨了几眼画像上的男人,就把墙上的画挨张撕下来,扯碎了.他心里无比地厌恶画上的老男人,那是一个来美国已经二十多年的福建人,如今,福建人已经拥有一家餐馆.马文翰在他那里打工.但是就在昨天,福建人当着那么多客人的面,冲着马文翰吼道:"你真的以为美国的盘子比国内好刷?"然后甩过几十块钱来.鱿鱼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炒就的,可马文翰现在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画都撕完了,但他重新陷入焦虑之中:明天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黄笃 《文物》1989,(11)
1987年7月,笔者有幸在陕西省泾阳县文化馆所在地太壶寺大殿后偶见《宋游师雄题赵光辅画壁》残碑(图一)。碑残高123、宽82.5厘米,现存碑文9行,每行17字,主要记述了北宋画家赵光辅在关中的绘画创作活动。残碑录文如下:华原赵光辅,工画番马,故天下称赵评事。□马世人多宝玩之。余行部过  相似文献   

6.
正张咏(946—1015年),字复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是北宋历史上颇具知名度的人物。他在《宋史》中与田锡、王禹偁合传,史官论曰:"三人者,躬骨鲠蹇谔之节,蔚为名臣。"张咏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在朝历任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御史中丞、礼部尚书等官。在地方任过崇阳知县、杭州知府、荆湖北路转运使等职,还曾两度出知益州(今成都)。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病逝于陈州(今河南淮阳),  相似文献   

7.
文人画即士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北宋前及宋初官僚和文人参与绘画活动的也不乏其人,但其画风与画工的作品无异。北宋中后期,文同、苏轼、黄庭坚等名家活跃在画坛上之后,大扬文人画的声势。苏轼首次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推出王维甚至顾恺之作为此系统的创始人,强调绘画要有诗一般的意境,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求意境萧散简淡,主张即兴作画,兴之所至取其意气创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洛阳地区陆续发现了5具北宋画像石棺,纪年均为北宋徽宗时期。从石棺的形制结构、雕刻题材、雕刻技法等方面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是在“事死如事生”观念支配下,洛阳地区传统的石棺石刻线画艺术与北宋中晚期所流行之仿木构砖室墓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正在徐悲鸿纪念馆一间复原的徐悲鸿故居画室里,有一张徐悲鸿生前没有画完的油画,画中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两位巨人—鲁迅与瞿秋白(图1)。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生前不止一次地讲述过:"《鲁迅与瞿秋白》是悲鸿1950年就开始着手创作的一幅油画,因为十分敬重鲁迅与瞿秋白,所以徐悲鸿非常想画。可是他当时身体一直非常不好,高血压很厉害,让他无法安心作画。他还担任着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职  相似文献   

10.
苏轼和佛教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宋仁宗景祐四年),卒于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散文和诗词艺术成就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举进士。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出任杭州通判,后转知密州、徐州、湖州。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苏轼一度在朝任翰林学士。不久又出知杭州、颍州和定州。晚年又被贬官到南方的惠州和儋州。在北返途中,于1101年病死在常州,终年66岁。苏轼一生在政治上颇不得志,曾饱经忧患,  相似文献   

11.
北宋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被称为“三苏” ,他们都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正因为这个缘故 ,“三苏坟”便成为人们凭吊的一项古迹。“三苏坟”在河南郏县。据 1932年重修的《郏县志》载 ,在郏县城西北4 5里的地方 ,有一座小峨眉山。山南麓有一所院落 ,院中隆起三坟 ,这就是“三苏坟”。居中的是苏洵墓 ,苏轼和苏辙墓分列于左右。三苏是四川眉山人 ,死后 ,却葬在河南郏县。为什么 ?若想弄清其中缘由 ,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一生中的坎坷遭遇。苏轼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贬谪中过日子。北宋哲宗绍圣元年 (公元10 94年 ) ,他受到…  相似文献   

12.
殷志远 《收藏家》2022,(6):33-40
<正>任伯年一生为他人绘肖像画甚多,据统计至少有50张以上,1“一时刻集而冠以小象者,咸乞其添毫”2“求者踵接,无片刻暇”3,可见,他画过的肖像画数量远多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画过的重要师友如:周闲、任薰、胡公寿、沙馥、张子祥、高邕之、吴鞠潭、陈曼寿、吴昌硕、虚谷等,4这些人在当时艺术圈都芳誉遥驰,与任伯年过从甚密。其中,任伯年为吴昌硕画像最多。5而有些人物的肖像画少为人注意,如“榴生”是谁?  相似文献   

13.
苏轼(1037——1101年)。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惠州、儋州。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和他的文章、诗词一样,代表着宋代的最高水平,被人们誉为宋代四大书家之首。宋代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当推(苏轼)为第一。元代汤垕在《画鉴》里也说:“东坡先生文章翰墨照耀千古”。  相似文献   

14.
苏轼与京东农民起义萧立岩苏轼(公元1036──1101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革新见解的政治家。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曾经提出:“厉法禁”、“决壅蔽”、“省费用”、“练军实”等革新倡议,认为“方今之势,苟不能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未...  相似文献   

15.
河南洛宁北宋乐重进画像石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2月,河南洛宁县东宋乡大宋村北坡出土1具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乐重进画像石棺,石棺刻画有22幅孝子图,墓主乐重进夫妇观赏散乐图,妇人启门图,还有天女散花图,鹿、麒麟、凤凰衔灵芝献寿图,以及繁密的花草图案。乐重进画像石棺较以前洛阳出土同时期画像石棺内容丰富,画面清晰,画技较高,对研究北宋绘画艺术、服饰、发型、散乐、杂技及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6.
济宁铁塔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铁塔寺内(图一)。寺原名崇觉寺,又名释避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北宋崇宁乙酉年(1105年)建铁塔,故习称铁塔寺。当时建塔没有铸顶,因故停。至明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塔身二级和鎏金塔刹,全塔告成。铁塔为楼阁式,通高23.8米。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塔身九层,亦为八角形,砖  相似文献   

17.
颜辉,字秋月,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道释人物画家,大德年间(1297~1307年)尝画辅顺宫壁。一生多画道释人物,尤工画鬼,亦善画猿。其山水画也是造诣精深,意境旷远,可谓是元代山水画高手。他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据载他七岁时见圣果寺的壁画不忍归去,出纸摹绘,见者皆惊。从此他学习研究绘画,作品无论是道释人物,还是走兽、山水等,笔法劲健,线条简练粗豪,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和风格。后人对他的传世作品评价甚高,尤其是他的人物画,师法宋人,得力于梁楷,时人有"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的赞誉。颜辉的这种绘画风格,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大庄严寺     
韩保全 《文博》2006,(2):15-17
大庄严寺始建于隋仁寿三年 (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献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隋文帝崇尚佛教,他的皇后独孤氏出自鲜卑大族,文帝对他很敬重,让她参与朝政,宫中称之为“二圣”。独孤皇后于仁寿二年(602年)去世,次年为其追荐阴福而立寺。禅定寺位于隋唐长安城的西南隅。寺院规模宏大,占永阳坊之东半部,  相似文献   

19.
在2007年春季举办的上海东方国际四十四届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了一件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绘画作品。这是一幅扇画,内有纳兰隶书题识:“甲寅新秋仿云林溪亭秋色小景”,钤“成德”印。此扇面曾为已故文学家、翻译家施蜇存先生收藏。“甲寅”为康熙十三年(1674),成德仅二十岁,此画当为他的早年习作。“云林”即元代著名画家倪瓒之号,倪瓒为无锡人,擅画水墨山水,他继承发展了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开创的山水画格法,以冷逸荒寒的画面和萧疏清远的意境,在古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并影响着后世。明末清初,江南士人以有无收藏云林画为清浊、以能否摩仿云林画为雅俗。受汉人风习影响,纳兰成德对云林画极为欣赏,他曾收藏过倪瓒的《溪亭山色图》和《溪山亭子图》(参见拙作《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尤其是《溪山亭子图》,原为都尉耿昭忠(信公)收藏,纳兰成德曾多次向他借观,并在与张见阳书札中谈及此画,邀其鉴赏,最后竟购入“通志堂”。纳兰成德喜好云林画,不仅是因为深染汉人风习,还由于他的江南情结。成德结交的朋友多为江南名士,其中又以无锡人为最,所谓“平生师友尽在此邦”。他生平仅去过一次无锡,而且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随康熙南巡到过无锡。此前,他对无锡的了解,仅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披露了80~9D年代浙江绍兴、杭州发现的“御厨”字款越瓷残片,论证其非五代、北宋制品,推测其生产时间为南宋初年,产地为浙江慈溪寺龙口窑,并且揭示了“御厨”越瓷烧造的下限为隆兴二年(1164年)或更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