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攀  何克祥 《攀登》2015,(1):10-15
执政方略作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政理论建设重大工程中起着核心的引领作用,体现着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近十年来,学术界分别从党的执政方略的内涵、党的执政方略的特征、党的执政方略的创新和完善以及党的执政方略与其它相关方面的关系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党的执政方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了党的执政方略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的地方,党的执政方略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将接受新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思想。这是党总结55年执政历史经验后得出的一个必然结论,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更是新形势下确保党更好地执政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三大执政”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理解。科学执政科学执政,就是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是要真正认识…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公民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和政绩考核标准,是大势所趋。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形成科学的目标导向,优化行政资源配置,使各部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评估过程中,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最终关系到政府绩效评估能否真正发挥促进公共生产力的作用。随着西方社会新管理运动的发展要求,公民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及公民作为社会的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善于革命的党,而且是善于执政的党。在沿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并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先进的执政理念、科学的执政体制、成功的执政方略、坚实的执政基础,自觉地抵御执政风险,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为继续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成了以下执政方略:筑牢基础,培育共同价值;面向社会,广纳治国精英;服务民众,密切党群关系;放眼长远,注重精细施政;民生至上,增进人民幸福;依法治国,重在严格执行。借鉴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略,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康永超 《沧桑》2014,(1):213-216
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成了以下执政方略:筑牢基础,培育共同价值;面向社会,广纳治国精英;服务民众,密切党群关系;放眼长远,注重精细施政;民生至上,增进人民幸福;依法治国,重在严格执行。借鉴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略,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储峰 《攀登》2005,24(4):34-37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和执政规律的伟大开拓者。他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理论和执政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它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是新中国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理想治国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改革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要求,是党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制度的创新。中国共产党正在通过完善的立法制度和完备的法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从而使其执政更加合法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乃康 《攀登》2003,22(1):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党的执政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纲领,执政组织,执政方式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现代化,当前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确立现代执政理念;二是要重新设计和配置现代执政权力体系;三是要按照政治明要求强化党的执政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对地方综合年鉴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年鉴工作者,应顺应时代需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加强调查研究,将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寓编纂年鉴过程之中。科学设计年鉴框架、合理组织类目、精心条目编写。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以贯之的方法论。科学地运用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即要求社会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分析、解决社会问题背后的"是"——一般规律。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去求得对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根本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蓬 《攀登》2009,28(2):29-34
执政方式是执政党在处理与国家、社会以及其它政党的关系时所采用的体制、机制、途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改进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应从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与创新党的执政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进而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在说明一个真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然而,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成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有充分的战略准备,形成明确的执政方略,并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凝聚民众的纲领。新世纪党执政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格明 《攀登》2009,28(1):107-110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中国治国方略上的重大战略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形态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转型。依法治国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主政治的重要成果。然而,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模式,仅仅是走向法治的起点,真正迈入法治的轨道还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丁文朋 《攀登》2014,(3):72-74
在教育实践活动这个系统工程中,重塑基层干部形象和基层政府公信力是关键着力点,培养群众的干部观点是对参与主体的必要补充,坚定干部的执政信心是预防衍生问题的辅助措施,组织文化是留存活动成果的最好载体,考核评估是校正形式主义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林 《攀登》2005,24(6):41-45
党的执政理念是党执政的宗旨所在,是党的执政规律的集中体现。深入把握和领会党的执政理念,则必须坚持科学的视角。从根本上说,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是价值取向,党的执政理念的基础是权力来源,“三个代表”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最新阐述。这三个方面,就是我们把握和认识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科学的执政理念的形成;执政理念实践中偏差;制度建设在执政理念贯彻中的重大意义三方面着手分析,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是我们党科学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卫刘华 《攀登》2003,22(1):22-24
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由人治到法治的重大转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基本治国思路是政策治国,倾向于人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治国方略的民主与法制化,摈弃人治,确立了走法治之路的基本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新彦 《攀登》2007,26(5):32-34
依法执政的科学命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深层意蕴。理解党依法执政的深层意蕴需从三个维度入手,它具体表现为执政理念的新境界、执政能力的新提升和执政方式的新跨越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