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农民工档案,是一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新举措,是做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延伸的必然。对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良好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续修县(市)志应加强对农民内容的记述。从总体上记述农村劳动力队伍和劳动力素质的基本情况,农村劳动力的投向情况、流向情况,农民工的管理情况,科学地为记述农民内容设计好篇目。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城镇经济的发展为西藏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进城务工也成为西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在拉萨市、日喀则市等西藏规模较大的城市,行业众多、就业门槛不高、灵活性强的第三产业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重要渠道。其中,  相似文献   

4.
顾泉 《黑龙江史志》2013,(23):326-327
大学城建设是在我国城镇化步伐中较为典型的建设项目,随着大学城的建设的迈进,处在其周边的城市边缘地区也逐渐发生变化,附近农村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变化,农村劳动力亦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本文以花溪大学城建设发展状况为例,分析研究大学城建设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的作用,并对如何有效发挥大学城的辐射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城市边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及经济发展的协整因果关系作了初步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通过提高农民工工资以改善其"转移动机",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劳动力有效流动的有效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不但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 ,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农业的发展。在目前状态下 ,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企业内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金燕 《神州》2014,(15):164-164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部分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赚钱糊口不再是他们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廉价的劳动力,但其劳动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切实维护好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重构农民工群体保护机制的基本理念与有效路径亟待加强研究和探讨,否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的社会服务性质的机构,它的职责是对区域内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管理,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业务,提供失业保险管理和就业保障服务。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在促进农业人口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等方面成效显著,这得益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档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基本要素,中国农村现状地少人多与弃耕抛荒情况并存,使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则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就业体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业等方面,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韩冬梅 《沧桑》2010,(3):66-67
农民工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中国建设有着特殊的贡献。支撑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为城市和非农产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推动农村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的地位却处于边缘地带,要改变他们受歧视的弱势地位,除了社会和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外,农民工的自身努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宫敏丽 《攀登》2006,25(2):73-76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分析,表明青海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处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同时,分析了青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消除制度障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搞好农民工技能鉴定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佩卿 《神州》2013,(35):44-44
国务院2010年1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一个约一亿人的庞大群体,已成为当前全国农民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机具在种植业中的推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增加,加之用工企业对务工者要求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们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下,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当前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了农民的自发转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及就政府介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阿克陶县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批的农民工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不断广大了。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本文将阿克陶县作为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积极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志伟 《神州》2012,(21):224-225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广泛应用,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农机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就我国目前的农机化管理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促进农业的发展,其根本出路就是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因此,强化农机管理是重中之重。本篇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农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强化农机管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华 《攀登》2005,24(1):64-6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且规模日益扩大。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逐渐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现,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要从政策和制度上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为农民工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为紧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已被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并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总的来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笔者针对泰来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建国 《攀登》2000,(3):46-49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而有效的选择。但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阻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为此,要通过小城镇建设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必须从调整小城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家庭土地承包制,建立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之。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十六大以来所普遍关心的有关发展的重要问题。广泛研究劳动力转移理论,形成合理的转移模式和途径是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方法,这对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深度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此原则下,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形成原因和转移方法,进而提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