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明 《收藏家》2020,(3):107-110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北宋本《通典》,行款版式为15行28字左右,小字双行36字左右,白口、左右双边,版心或不刻鱼尾,中镌册序、卷次及叶次,下镌刻工姓名。或刻单鱼尾,鱼尾下镌册序、卷次及叶次。卷端题"通典卷第一",次行低14格题"京兆杜佑字君卿纂"。卷首有贞元十年杜佑《进通典表》,次李翰《通典序》。全书200卷,而此北宋本仅存179卷,其余21卷乃据朝鲜活字本《通典》抄补。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德宗朝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的杜佑《通典》的“凶礼”卷中收录了一系列以《大唐元陵仪注》等为题的逸文。元陵为唐朝的代宗陵,因此《大唐元陵仪注》便成了详细记载代宗丧葬仪礼程序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三吴”考     
“三吴”为六朝以来典籍中常见的地区名,可具体指什么地方,长期来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历史上大致有五说:《水经注》(北魏时)中的“三吴”指吴郡、吴兴郡、会稽郡;《通典》、《元和郡国志》(唐时)指吴郡、吴兴郡、丹阳郡;《十道四蕃志》(唐时)指吴郡、吴兴郡、义兴郡;《历代地理指掌图》(宋时)指苏州、常州、湖州;《名义考》(明时)指苏州(东吴)、润州(中吴)、湖州(西吴)。《辞海》(1989年版)认为《水经注》和《通典》、《元和郡国志》二说较合原意,然亦未作结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东晋南朝时期“三吴”的地理范围,历来有三说,即《水经注》说、《通典》说和胡三省说。以往学者对此三说往往不加辨析而各执一说。本文通过对当时史料的详细考察与分析,认为《水经注》说为正确。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通典》卷六,开元二十五年(737)《令》文注文:"丝五两为绚"(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日本藏北宋版《通典》作"丝五两为絇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本,2008年,第226页)。依据《令》文的行文体例,接续"丝五两为"的文字应是单字量词,"絇""绚"二字必有一误。又,《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开元十五年(727)五月丁酉条,胡注引《通典》:"杜佑曰:《唐令》,绵六  相似文献   

6.
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像。大佛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 乐山大佛现已确认为唐代杰作。但是进一步从文物的角度研究,能够证明大佛建造年代和经过的,是流传下来的唐韦皋撰的《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以下简称《大像记》)这篇文章,保存在清嘉庆八年的《嘉定府志》和嘉庆十七年的《乐山县志》、嘉庆二十年的《四川通志》以及民国二十三年的《乐山县志》诸书中。唐贞元时作为西川  相似文献   

7.
吐蕃攻陷沙州城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吐蕃占领沙州的时间,学术界一直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大致有大历十二年说,建中二年说,贞元二年说及贞元三年说,各家主张的依据不同,推订的方法不同,结论也就不同.笔者不揣冒昧,也想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我们知道,杨志烈死后,杨休明继任河西节度使,于大历元年(766)徙镇沙州.在沙州他的职衔为“河西兼伊、西、北庭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赠太子太保”.休明卒年尚难定考,然《唐方镇年表》将他列在大历元年至二年的河西节度使任上,而大历  相似文献   

8.
<正> 《通典·州郡》银州条下载银州领榆林、抚宁、真乡、开光四县、《元和郡县图志》记银州四县则为儒林、抚宁,真乡、开光,榆林作儒林,与《通典》不同,二者当有一讹。今王永兴先生等人校勘《通典》(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对此亦末察及,因特为考辨,以明正讹。  相似文献   

9.
唐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其始置之年代,史书记载共有以下四说:1.开元元年说。《通典》卷三三“职官十五”:“开元元年正月于蒲州置中都,改州为河中府,至六月而罢。”《元和郡县志》卷一二河中府:“开元元年五月,改为河中府,仍置中都;丽正殿学士...  相似文献   

10.
论《通典》自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典》作为一部典章制度专史,有很多特点,从编纂学角度看,自注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由于杜佑“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人事”,亦即将历代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加以选录,排列成篇,因而杜佑的自注,实际上是对《通典》所引有关古籍的注释。应该指出,注释古籍,这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著作方式,由来已久,名目繁多,如传、笺、章句、故、训、说、微、注、疏、正义等等。然而,不论用什么样的名称,它们都不仅仅是疏通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法典的国家之一,据《通典·刑一》记载:"黄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陶唐以前,未闻其制,舜圣德聪明,建法曰象以典刑。"注:"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杜佑:《通典·刑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61页。文中的"象以典刑"及注文出自《尚书·舜典》)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在黄帝、唐尧之时,是兵刑不分,没有听说过有具体制度。帝舜圣德聪明,创建了以"象"为名的法典,但其内容没有传下来。据《左传》说,到夏、商、周时,都建有各自的法典。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左传·昭公六年》,《十三经注疏》,北京: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志》2014,(8):14-14
2014年5月22日,《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研讨会在国家方志馆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实施方案及相关问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主持会议,并对《(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方案》作了说明。来自全国各省级期刊编辑及方志专家和高校学者20余人参加研讨会,对《(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方案》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9,(10)
《文物》编委会: 《文物》1979年第6期《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一文,考证亭侯之制,引《通典·职官》十三:"至献帝建安初,封曹操为亭侯。亭侯之制,自此始也。" 读者另在《文物资料丛刊》第2辑见到《安徽亳县发现一批汉代字砖和石刻》一文所引属于(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年),编号140的一块阴文墓砖,有"?费亭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德宗纪》载:"贞元四年春正月……壬戌,以左龙武大将军王栖曜为麟州刺史、鄜坊丹延节度使。"~((1))笔者细考今传各本,发现记载均如是。然鄜坊丹延节度使所辖四州为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王栖曜职责即为鄜坊丹延节度使,何以领外州刺史之职?此处所载"麟州刺史"应为"鄜州刺史"之误。《旧唐书·吕元膺传》载:"贞元初,论惟明节制渭北……惟明卒,王栖曜代领其镇"~((2)),与《旧唐书·王栖曜传》"贞元初,(王栖曜)拜左龙武大将军,旋授鄜坊  相似文献   

15.
唐杜佑《通典》成书于肃、代间 ,北宋始有刻本。其间流传转抄百余年 ,致多有错乱脱漏。 1 988年中华书局《通典》点校本 ,经学者精校 ,为学界通用版本。但该书仍有不尽人意处。《通典》点校本卷 2 1《职官三》“散骑常侍”条 :自秦置散骑 ,又置中常侍 ,散骑并乘舆后 ,中常侍得入禁中 ,皆无员。汉因之 ,并加官。散骑有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后汉中 ,初省散骑 ,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 ,置散骑 ,合于中常侍 ,谓之散骑常侍。后用士人 ,始以孟达补之 ,久次者为祭酒……自魏至晋 ,共平尚书奏事 ,至东晋乃罢之。此条有两处疑点。一、“…  相似文献   

16.
《考古与文物》 2 0 0 1年第 2期刊有高士英先生《朔州出土金代墓志》一文 ,介绍了朔州城区出土的《大金故朔州李君墓志铭》,并根据墓志中所说墓主李汝为“生于大金正隆甲戌岁三月九日”而提出了一个论断 ,即“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的正隆年号 ,不是丙子年开始 ,应是甲戌年开始。”笔者对此有不同意见 ,姑略考证如下。据《金史》卷 5《海陵纪》载 ,完颜亮在贞元四年“二月癸酉朔 ,改元正隆 ,大赦。”因而贞元四年也就是正隆元年 ,此年为丙子年 ,即 1 1 56年。正隆元年始于丙子年的 1 1 56年而不是甲戌年的1 1 54年 ,这是板上钉钉的史实 ,如果连…  相似文献   

17.
岳珍 《文献》2004,(3):98-116
唐人杜佑的二百卷《通典》是古代第一部政典类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理道要诀》十卷则是杜佑为方便阅读摘录《通典》而成的一部纲要性著述.从表面上看来,由于《理道要诀》的内容摘自《通典》,在《通典》原书尚存的情况下,该书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文献价值.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明代以后,该书即已失传.  相似文献   

18.
来函照登     
《百年潮》2002,(10)
编辑同志:《百年潮》2002年第8期刊有王秉默先生作《梁漱溟与陈铭枢的佛缘》一文,叙述两人长达数十年的友谊,说他们相识于南京支那内学院,(未说明具体时间)第二次相遇则是在北京,(说明时间在1924年)并在这时认识了与先父住在  相似文献   

19.
昭和五年春,重游燕京,有幸拍下了《大唐六典》的宋刊残本,抄录了傅(增湘)先生手校的校宋本《通典》,宿愿得偿;八年六月,在支那学大会上,两者得以供诸贤垂览。当时,我曾以“关于《大唐六典》及《通典》的宋版”为题,发表了愚见。现在想来,郡篇讲话因时间仓促,言不尽意处颇多,故改易其稿,草成此篇论文。另外,对宋刊《六典》残本及校宋本《通典》的收藏人为学界着想而欣然允诺拍照和抄录一事,在此谨志谢意。又,这件事情能够成功有赖内藤博士的介绍,《六典》拍照的具体工作多劳桥川时雄先生,我想借此机会对二位再次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0.
战国人口考实臧知非现存史籍中,没有直接、系统的战国人口资料保存下来,后人遂据当时各国出兵数而推定之,计有三说:1000余万人,晋人皇甫谧提出,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从之;2000万人,由今人范文澜先生推定,目前论著多从其说;3200万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