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淅川楚墓王孙诰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淅川下寺楚墓是1978年春,在河南省淅川县香花公社下寺北部的一个名叫龙山上发现的。下寺位于淅川县城东南六十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1976年冬在下寺北部的龙山上发现古墓一座,接着经过调查和钻探,又发现古墓十多座。1978年春,淅川县文管会发掘了下寺M1。同年秋,继续发掘了下寺M2和下寺M3,出土了数千件珍贵文物。王孙诰钟出土于淅川下寺M2中,该墓除出土王孙诰钟外,还出土令尹子庚鼎7件,以及(为阝)子倗鼎、缶、簋、簠、盘等数  相似文献   

2.
一、淅川楚墓的发现和研究1、下寺楚墓下寺楚墓位于淅川县东南60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的“龙山”山脊上。1978至1979年,在此发掘楚墓25座,其中大型墓9座,小型墓16座,另有大型墓的陪葬车马坑5座。这批墓葬共出土7000余件随葬品,主要是大型青铜器,其中铜礼器160余件,有鼎、鬲、簋、簋、敦、壶、缶、盘、匜、鉴、洗、盏、舟、瓢、勺、匕和铲、俎、禁等。铜乐器有甬钟一套、钮  相似文献   

3.
河南南部的淮河流域和南阳地区是我省楚文化遗存分布的中心区域,近十年来在过去对楚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又发掘了淅川下寺楚墓群,固始白狮子一、二号墓,叶县旧县一号墓,淮阳马鞍冢车马坑,平粮台楚墓群,正阳苏庄一号墓和楚部陈城等重要遗址与墓葬,为促进我省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淅川下寺楚墓的发掘,对于研究春秋时期楚文化的内涵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下寺楚墓位于淅川县东南60公里的丹江水库西岸的”龙山”土岭上。1978—1979年,在这里发掘了25座楚墓,大致可以区分为五组。其中第三组规模最大,内容也最为丰富,它包括主墓1座(二号墓),陪葬墓3座,殉葬墓16座和尢型车马坑1座。  相似文献   

4.
河南淅川大石头山楚墓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大石头山位于淅川县仓房乡沿江村北,距淅川县城约80公里(图一)。山头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走向,西邻淅川县林场刘裴沟分场山林,位于丹江水库区内(当蓄水量至海拔150米时,整个山头都被库水淹没。而水位降至135米时,全部山头则露出水面),东、南、北三面环水,只有西部可路通林场。以此向南5公里内为徐家岭、和尚岭及下寺春秋楚墓群。这里因库水冲刷,大部分墓口表土被库水冲走,其中有一部分墓已冲刷到底部,统计出露的墓口:楚墓51座(其中有  相似文献   

5.
淅川县下寺汉画像砖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寺汉墓是1974年秋发现的。汉墓位于丹江水库淹没区内,近年来库水上涨,汉墓几经水淹。淅川县文管会干1980年7月10日在水位上涨之前进行了抢救发掘。下寺位于淅川县城西南约七十公里的仓房公社陈庄大队东沟生产队南面,汉墓就在下寺北面一华里的黄土岗上。  相似文献   

6.
去年,丹江水库水位下降,在水库西岸下寺土岭(属淅川县仓房公社东沟生产队)发现了一处春秋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群。这批墓葬由于多年库水的冲刷,表面封土和墓室上部均被冲毁,墓室暴露于外,残存深度一般为2—3米。最浅的不到1米,最深的不过5—6米。但是,这批墓群又将在今年五六月分丹江水库水位保持正常情况下,有长期被库水淹没的危险。河南省文化局为了抢救这批暴露于外而又即将被淹没的重要文物,采取紧急措施抽调了郑州、洛阳、安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八年三月,河南省固始县城东南两公里的侯古堆北侧发现一座距今二千三百余年春秋战国时期古墓的陪葬坑,出土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进一步发掘主墓葬,将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图一)  相似文献   

8.
镇江东晋画像砖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3月26日镇江市郊畜牧场二七大队发现一座古墓,当即由我馆进行了清理。该墓北距市中心4.5公里,南为地笼山,东南为四面山,东近镇宝公路,路东是三里岗村,位于二七大队池南山南麓山坡上。墓壁画象砖上有晋隆安二年的纪年,即公元398年,是一座东晋晚期的墓葬(图一)。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姚墅村村民在该村东南钱家坟山南坡(图一)建设厂房时发现2座古墓,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仑区博物馆在获悉这一情况后对现场进行了勘查,经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后,于同年3至4月间对这2座墓葬(编号M1和M2)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M1砖室券顶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以来,陕西省甘泉县陆续出土了一批秧歌舞画象砖。现由甘泉县文物管理所收藏。这批画象砖共计五块,分为三式。现分别介绍如下:Ⅰ式两块,一九七八年该县下寺湾公社雨岔大队(现属雨岔乡)修建大队公窑时发现古墓一座,这两块画象砖砌于墓壁。该  相似文献   

11.
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岭楚墓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南47公里处的仓房镇沿江村郭家窑小组东南,即丹江口水库蓄水前丹江西岸的丘陵上,南距下寺、和尚岭4公里,西面为龙山,东、南面为  相似文献   

12.
河南淅川徐家岭一号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岭楚墓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南47公里处,在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乡沿江村。此地南距和尚岭楚墓3公里,西南部为龙山。徐家岭是龙山的余脉,它东邻丹江,地势由东向西渐高。在岭上已经发现10座古墓(图一)。1989年,由于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下降,徐家岭楚墓被盗。1990年4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淅川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在结束对和尚岭楚墓的发掘后,对徐家岭一号墓(HXX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位于徐家岭墓地的东南端,为一座“甲”字形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方向98°(图二)。…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6,(12)
1956年3月,丹凤县商雒镇西部丹江河东岸某处挖筑院墙墙基时发现砖室古墓一座,经本会派人前往清理。该墓中室室顶(距地面只有0.60米)已遭破坏,墓中随葬器物全部为修建单位工人取出。从室厦破坏部份下入墓室勘察,仅见北边墓室及西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夏,在哈尔滨市太平区东风镇东南约9公里的红利村郭地方屯发现1座古墓(图一)。 该墓位于屯西南200米的公路南侧,出土了一批鎏金马具饰件。 6月下旬,村民在修筑公路挖沟取土时,在距地表深约1米处发现人头骨、腿骨,同时出土一批遗物。民工邓志强同志将出土的部分遗物收集起来,送交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并介绍了发现经过及遗物出土情况。 1982年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今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有关同志,前往现场进行复查,并走访了村民。从多种情况推断,可认定此处是一古墓葬。 古墓位于东南低平、西北逐渐升高的丘岗地带,南约2公里为阿什河。地层情况为:一,表土层(耕土),厚约20厘米。二,黑土层,厚约30厘米。三,黄色生土层。古墓开口在二层(黑土层),打破三层(黄土层)。  相似文献   

15.
淅川县香岩禅寺始建于唐。它原有两个寺院:一处在白岩山中,称谓上寺。这里群峰环抱,竹木葱郁,殿宇轩昂,碑石林立,现为仓房公社高中所在地。一处在白岩山麓,称谓下寺,两寺相距三十里。一九五八年,因丹江水库施工的需要,将下寺古建全部拆除。上寺碑石中,有一通碑名为《淅川香岩禅寺中兴碑记》(下简称《中兴碑记》)。该碑高326、宽97、厚22厘米。碑石立于雍正十  相似文献   

16.
1958年7月间,我组配合集张铁路建筑工程,在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清理元集宁路古城时,在施工范围内发现古墓约四十座,我们重点清理了其中二十七座。古墓在古城西面壕沟附近(参看本期《元代集宁路遗址清理记》图1)。  相似文献   

17.
温县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县城北一公里许的前东南王村北街群众,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在建房挖掘地基时,发现一古墓,遂报告县文管会,县又请示省文物局,然后对该墓进行发掘清理,结果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器物,墓室正中偏后土台上置一迁葬骨架(图一)。  相似文献   

18.
河南荥阳河王水库汉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年春季,河南省荥阳县人民在县北十二里的河王村溹河中游,兴建水库,在取土中发现了一批汉墓,河南省文化局随即派人进行清理,共清理六座古墓,出土遗物一百四十八件.一、墓葬的位置:这批汉墓位于河王水库拦河坝的西北(图1),南临溹河,西连苏砦村,北为广阔的黄土平原,东邻河王村,附近(溹河南岸)有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各一处.这六座古墓的排列大体在一条直线上,由东北向西南,它们的顺序是:M_1,M_2,M_3,M_4,M_5;但M_4与M_5又压着M_6的前室.二、墓葬的形制结构及随葬品甲.CHM1(C代表荥阳,H代表河王村,以下同此).1.形制:墓室分墓门、前室、后室、右耳室四个部分(图2),方向一百七十六度,墓长6.94、宽  相似文献   

19.
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青川县在川北白龙江下游,地当川、甘、陕三省交界处。1979年1月,青川县城郊公社白井坝生产队社员在郝家坪修建房屋时,发现一座古墓。四川省博物馆和青川县文化馆随即进行清理。以后,又在郝家坪双坟梁发现一百座战国墓(图一,二二)。自1979  相似文献   

20.
宜昌市六朝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八三年元月二十七日,宜昌市机床工业公司在挖掘仓库基础时,发现砖室古墓一座(图一)。当时由于个别群众对保护古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部分器物遭到破坏和散失。市文物处接到报告后,当即追回了散失文物,并对残墓进行了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