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每当我看到爸爸彭成清的相片和遗物时,就会回忆起许许多多的往事。爸爸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望着爸爸的遗像,手捧着他和老战友早年写的回忆录,我们儿女仿佛又看到爸爸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坚韧不拔的战斗风貌。爸爸从1929年参加革命后,就把一生交给了党。  相似文献   

2.
陈向东 《百年潮》2012,(10):48-52
路易·艾黎是一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紧密联系的传奇式外籍友人,周恩来总理曾称赞他是"中国一位久经考验、意志坚强的朋友"。1918年1月,艾黎在新西兰加入远征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战争中受过伤,深知战场上的残酷。从亲身经历中,他明白什么是正义的战争,什么是非正义的战争,他立誓一生要为正义而战。1927年4月,艾黎来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上海。在上海期间,结识了潘汉  相似文献   

3.
葛美荣 《文史天地》2013,(11):70-74
蔡廷锴(1892~1968年),字贤初,广东罗定人,保定军校毕业,早年参加同盟会,后成为抗日名将。他一生做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三件事:一是他在南昌起义中拉走起义队伍,叛离革命;二是他在“一·二八”事变中坚决主张抗击日军,领导淞沪抗战;三是他与蒋光鼐等人一起发动“福建事变”,积极主张抗日反蒋。新中国成立后,他站到了人民一边,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4.
邓金凤 《广西文史》2005,11(1):45-48
岑毓英(1829-1889),广西西林人,历任云南布政使,云南、贵州、福建巡抚,云贵总督,是近代壮族历史名人。他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为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的安全与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他“自束发授书,慨然有志于修庙、辑谱”,在军务、政事之余,“搜罗考证,铢积黍累”,从咸丰己未到光绪戊子(1859-1888),“先后阅三十年”,修成长达11卷的《西林岑氏族谱》。  相似文献   

5.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程中原张闻天的一生,是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过程中不倦地认识和探究社会主义的一生。张闻天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走向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他认识和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  相似文献   

6.
《神州》2008,(1):98-101
王树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他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他曾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并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解放战争时期,他又为中原解放区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为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王树声传》是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军事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历时6年编写而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和档案,并得到传主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王树声大将一生的革命经历,对其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者之一和西路军副总指挥的人生历程详细坦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为纪念王树声大将光辉的一生,本刊特节选书中的一个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从1928年5月,陆定一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算起,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工作超过38年。因此,在这个领域里,陆定一有一个“老宣传”雅号,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时间最长的人,而且是因为他“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缘故。这个雅号也是他令人敬佩的一生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正>饶斌是二汽的一名创业者,是和我共同生活了四十七年的伴侣。二汽,是在他一生辛勤的劳动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64年12月他奉命筹建二汽开始,直到1979年1月他转走了行政、户口、党的关系止,一共在二汽工作了14年有余。整个"文革"大动乱的十年,他都是在二汽度过的。他费尽了心血,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陈嘉庚(1874-1961,著名的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我们的历史课本里,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名字。他一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那么,在儿子眼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以下就是陈嘉庚的儿子对他的片段回忆——父亲有17个子女,我是第五个,由于业务关系,我和他比较接近。兴学抗日报国父亲1874年10月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  相似文献   

10.
陈进华 《神州》2012,(12):1
他,飘逸超然,他,风流倜傥,他,一生追随山水,他,一生作诗无数,他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诗仙李白,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咿呀学语的孩子学习的第一首诗就是这首《静夜思》。李白一生的追求都寄托在他的笔下,寄托于他的诗中。现在我们就从他的山水诗中寻找李白的超然心态。  相似文献   

11.
正吴玉章(1878—1966),原名吴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他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吴玉章一生,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他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他的一生同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其人生轨迹看,吴玉章的思想之所以不断发展变化并走在时代前  相似文献   

12.
张小平 《纵横》2013,(8):48-52
我的祖父张庆孚190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南街,1968年在北京因病去世。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全部历程,在腥风血雨中出生入死、英勇斗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余准 《中华遗产》2010,(11):132-149
那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末季,袁崇焕从遥远的福建来到帝国的首都,登上了一生事业的巅峰。宁远岁月成为袁崇焕一生中最辉煌的篇章,他在这里先后击败了后金两位传奇人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二人,都止步宁远,饮恨而归。但这个时代送给他的舞台,荣耀与黑暗并存……  相似文献   

14.
刘刚 《福建史志》2022,(2):51-53
姚宝铭是四川省富顺县历史上第三位福建籍行政主官。他一生宦游巴蜀大地,先后任富顺、大邑、荣县、巴县、犍为等县知县和涪州知州,在四川做官时长达二十余年,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中,他两任富顺知县,留下崇文重教、爱民如子的佳话,蜀人称之为“姚婆婆”“青天”。  相似文献   

15.
蔡国强从小就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儿时在福建海边画画,长大后去上海读书,到东京留学,又在纽约定居,仿佛偌大世界里的一个旅行者。羁旅感伴随了他一生。他的生活,既孤独,又热闹:他从不缺观众,一个英语不流利的中国艺术家,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神圣的建筑里轮番开个展,从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意大利的乌菲齐美术馆到美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他不断刷新观展人数纪录,创造着这个时代属于中国艺术家的巅峰神话。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初期,随着傣族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随着文艺生产力的解放,涌现出了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傣族歌手、诗人和作家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比较年轻的刀保乾是一个值得一提的诗人和翻译家,他短暂的一生,是为发展和繁荣傣族文学事业作出努力、作出贡献的一生。一刀保乾,字子坤,一九一八年生于云南省盈江县旧城。他从青年时期起就非常喜爱本民族的文学,对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傣族  相似文献   

17.
来信     
终身革命者孙中山中国的近代史,总是从南方揭开新的一页,最重要的人物是孙中山。都称他为先行者,但其实他的一生,至少有长达30年处于革命的激情和亢奋状态中,屡战屡挫,屡挫屡战。从乱  相似文献   

18.
黄乃裳 (1849— 192 4)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以领导创建沙捞越“新福州”而蜚声中外 ,至今仍备受东南亚华侨华人尊崇。黄乃裳又是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以及福建地方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名人。他参加过维新运动 ,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他追随孙中山 ,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丰富的人生经历使黄乃裳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为祖国富强而不断探索、奋斗的过程中 ,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 ,其思想也随之演变发展。黄乃裳的思想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并兼谈近年来新发现的黄乃裳文章等史料 ,希望能够比…  相似文献   

19.
宋月红 《百年潮》2010,(1):77-80
邓小平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实践中书写历史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的理论与方法,从总结历史、开辟未来出发,在新时期大力倡导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用以教育青少年、干部和人民。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约·维·斯大林诞生一百周年。斯大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从十五岁参加革命到七十三岁逝世,半个多世纪中,在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建树了功勋。虽然在后半生,斯大林也曾犯过严重的错误。但同他的功绩相比,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如果说,二十多年前,在斯大林逝世后,他的功过问题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过激烈争议的话,那末,在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种种风云变幻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