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2009,(5)
我与羌族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让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中华民族这块根性的土地。然而十分之一的人遇难,包括3位老释比在内的100多位羌族文化人的离去,给这个原本就处于文化经济孤岛的民族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2.
正6月9日在苏教国际的组织下,我们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团一行78人前往英国开始了为期21天的培训。21天的时间让我们置身于英格兰这片陌生的土地,感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新奇的一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在英格兰这片土地上,自由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字眼。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眼看去大片大片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牧场,农田,自由漫步其中的牛羊,以及骑马悠闲其中的男子身影,无一不彰显着自由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秦朝建立后,北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南入岭南,完成统一战争。设置桂林、南海、象郡,这是广西纳入全国郡县制的开始,广西属当时桂林郡全部,南海、象郡的一部分。秦朝统一岭南过程中,除设置郡县、修筑道路、设关把守等外,考虑到岭南人口稀少,生产条件差,将中原汉族人民分批遣送到岭南和越人杂居,共同开发这片土地。岭南,包括今广东广西。  相似文献   

4.
这一期杂志,我们关注在那些在废墟上建立的城市。它们被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然后又得以奇迹般地坚强重生。3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撕裂的伤口,使整个中国都感到了巨大的疼痛。3年后的今天,尽管灾难的伤痛还没有完全平复,但灾区已经基本完成了重建。那片被8,O级大地震摧毁的土地,已经生长出新的梦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5.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6,(7):132-133
于旅者而言,旅行是一件关乎内心体验的事.初到异地时,旅途中的千重秀色会让人一如既往的新鲜与兴奋,但疏离和彷徨却也总是如影随形,这个时候若想真地在异乡找到心中的那个家,找到那用温暖铺就的床,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行走在千山万水之外的那一片土地上时,斐文野奢为我们在家与旅途之间,寻觅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折中.  相似文献   

6.
遥祭北川     
北川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变成了一片废墟,98%的楼房被震垮,上万人罹难,是这场浩劫中遭受破坏最严重的一个县。北川,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并非情愿地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扬 《神州》2008,(8):21-23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曾是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凝聚着无数人的青春和奉献,这里珍藏着太多人的眷恋和感伤。肥沃的黑土地倾诉着无尽的往事.走进他,让我们尽情感受历史的沧桑与辉煌。开荒序幕徐徐开启  相似文献   

8.
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我与一行人乘车前往汉旺镇地震遗址公园凭吊,驻足这片土地,幕幕惨景重现眼前,空气里弥漫哀伤气息。凝望夜空,借这皎洁月光为天堂的同胞捎去一份追思与悼念。  相似文献   

9.
汶川! 汶川!     
《风景名胜》2008,(7):66-67
汶川!这个原本让许多人陌生的地名,在5·12地震发生后,却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两个字。汶川!汶川!!它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我们这一组专题刊发之际,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我们时而悲伤,时而感动,悲伤的是那一个个逝去的的生命和满目疮痍的家园,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坚强。谨以此专题,献给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坚强的生命和美丽的山河。  相似文献   

10.
在高原翠绿的初夏五月,偶尔走进乡间原野,你时不时会看到一种形似蓝蝶般的山花,悠然自得地怒放于满山满坡,有的犹如俏皮的孩童,绽放着幽蓝的笑靥,随一阵清风从路旁探过头来,似在有意勾引你不太在意的视线。其实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熟悉  相似文献   

11.
正十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曾给无数人带来悲痛的记忆,也见证了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彼时,一颗爱心的种子在汶川萌芽,此后,爱心的点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走出巴蜀,走进宁夏、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吉林,更走出国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汶川,不但是一个爱心行动的缘起,更成为一份十年不忘的牵挂。2008年地震灾难发生后,牵动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在举全国  相似文献   

12.
赌博,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社会现象。纵观我国历史,由赌博引起的灾难和不幸,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君王好赌,朝纲不振,亡政灭国;百姓爱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尽管如此,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乐此不疲,久走黑路,这到底是为什么?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一些历史上的赌博怪象。让读者去思考,让智者去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2015,(3)
<正>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这片广袤的土地与丰富的物产,那么在这片土地上到底生长着多少种植物,我们又怎样来区分它们呢?这道浩大的题目并不是无解,有一个人他能准确地说出上万种植物的名称,拿来一株小草或是一朵小花,他张口便能说出这些植物的科和属,就犹如一位父亲在说着自家的孩子。这位"父亲"的足迹遍布祖国东西南北,他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中国,荣耀与灾难同在;喜悦与痛心并存。汶川这起历史罕见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举国震惊,举世关注;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一幕幕场景,气壮山河,令人动容。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慷慨解囊,伸手驰援,捐资献物,同舟共济,表现出与灾区人民同命运共患难的血脉亲情,现在,灾区人民正从废墟中奋起,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征程。我们相信,以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百折不挠、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一定能够续写重振家园的崭新篇章,让大震之后的灾区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15.
正如美国本土人民所具有的独特的冒险情结,库柏所有的作品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探索精神。这种与美国民族发展相似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受到重视和尊敬的。作者把《最后的莫希干人》取名为《最后的莫希干人》,就有着令人心酸的悲哀音调。从种族观念上讲,作者一再对不幸的印第安人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对白人殖民者的无比憎恨,但在有些问题上的态度又是模棱两可的:对文明与荒野,白人与红人,红人的不同派别,对纳蒂·邦波其人等等,库柏的观点都有让人琢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6.
刘凤惠 《神州》2013,(20):6-6
正如美国本土人民所具有的独特的冒险情结,库柏所有的作品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探索精神。这种与美国民族发展相似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受到重视和尊敬的。作者把《最后的莫希干人》取名为《最后的莫希干人》,就有着令人心酸的悲哀音调。从种族观念上讲,作者一再对不幸的印第安人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对白人殖民者的无比憎恨,但在有些问题上的态度又是模棱两可的:对文明与荒野,白人与红人,红人的不同派别,对纳蒂·邦波其人等等,库柏的观点都有让人琢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
翻开这一期《中州今古》杂志,就看到了五月阳光的明媚。五月,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于是如潮的思绪,奔涌在灿烂的五月,但不仅仅因为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五月是谦逊的,肩负着成长的厚重。五月延续着春天的生命,让鸟雀的啼鸣也越发婉转动听。五月的内涵在于把赞誉留给阳春、把成绩留给仲秋,坚实的臂膊担起了春华秋实,让甸沉的希望滴着汗水一天天长成。面对无数黝黑的脊梁,我们要对那个一八八六年诞生的节日说:劳动最光荣。五月是年轻的,洋溢着青春的风采。“五·四”,是我们每个人已经走过和即将走过的节日,充满了激情与奋进、率真与稚纯。下…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峨眉     
这是一片神奇而又神秘的土地,这是一片让人产生豪情,激情与爱情的土地。这里天蓝地阔,这里山高水长。当您身处峨眉、耳畔传来悠悠的古刹钟声,那样数不清的又让人耳熟能详的费教音乐,也只有这里,您才能领会到文化与生命的真正关系与含义。这种感觉与享受是您在大都市的豪华剧院中根本不可能体味到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七月流火,这是一个火红的岁月。七月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而在2021年我们也迎来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盛大的节庆。青春当燃,韶华莫负。不管在何时,不管在何地,青年永远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人群。西藏,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20.
正苏轼被贬至岭南时曾写过一首诗(节选):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藷芋,荐以熏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这首诗描述了他对岭南饮食的见闻感慨。一代文豪也可算是位"食家",喜欢吃猪肉,还发明了东坡肉。但到了岭南,五天吃一顿花猪肉,十天才能吃一次鸡粥。猪与鸡很少有得吃,但是熏鼠肉和烧蝙蝠倒是可以顿顿有,从刚开始听到"蜜唧"就觉得恶心想吐,到后来连海鲜、青蛙都可接受,东坡先生对岭南的饮食也是越来越习惯了。诗中提到了许多岭南特色"美食",已经足以让人惊讶,其中还有一种"蜜唧",它又是何种美味呢?其实是指刚出生还没睁开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