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玉璧、玉环按照《周礼》记载,商周时期的玉质礼器包括璧、琮、圭、璋、琥、璜六种,历代文人称之为"六瑞"。其中,用以礼天的璧,按《尔雅》的定义分为璧、瑗、环三种。"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好肉若一谓之‘环’。"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说:"无论用哪一种来解释《尔雅》都和实物情况不符。发掘所得的实物,肉、好的比例很不规则。他们既不限于这三种比例,并且绝大部分不符合这三种比例。我建议把三者总称为‘璧环类’。""商代墓中的璧环类多出于死者胸前或腰侧,其用途可能也是如此(指悬挂在身上—著者)。"(《商  相似文献   

2.
杜金鹏 《文物》2023,(7):63-75
<正>一关于璧的定义璧,是一种什么样的器物?《尔雅·释器》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疏》曰:“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怎样理解《尔雅》的定义呢?自宋代以来的金石学著录和“礼图”中,均采用《尔雅》概念来定义玉璧。如宋吕大临《考古图》卷八著录有洛阳玉璧,谓其“边大而空小,璧也”(图一)[1]。  相似文献   

3.
说“璧”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被称为“璧”,已经使用两千多年了。像璧的环形玉器在古玉中还有“瑗”和“环”。孔大的称瑗,孔小的是璧,孔的大小介于璧和瑗之间的称为环。《尔雅》有一个区分“标准”,即“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肉”字指玉璧两边缘的宽度;“好”指中间孔的直径。  相似文献   

4.
《周礼·考工记》(以下简称《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磨器物及制陶等内容。本文在全面整理《考工记》度量衡单位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按类聚合《考工记》度量衡单位,梳理先秦手工业度量衡单位系统,从度量衡单位的比例关系和成品的度量衡比例关系两个方面考察《考工记》的比例关系即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5.
左思《娇女诗》在我国诗史上是一颗明珠,其写小女儿纨素,“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似连璧,像一双相连的玉璧。”《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璧、瑗、环呈圆形的玉质部分,所谓“好”,指它们中央的圆形孔。图示于下:玉璧、玉环、玉瑗分别图“一双相连的玉璧”,其耳朵不能算好看,如果是讲“纨素”耳丑,那么其句与全诗诗人那种矜爱之情格格不久。那么“双耳似连壁”到底什么样子?实际上非常简单,即两耳对称,相合(“连”)…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是近代兴起于西方城市地理学领域里的一个常见概念。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城市规划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总结出理想的城市模型。《考工记》中"匠人建国"即是先人针对理想城市模型所概况的一些简要的成文规范。本文以秦汉两朝都城为例,对《考工记》与秦汉都城规划的联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记凤翔出土的春秋秦国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以来,在陕西凤翔县城之南的秦雍城遗址内及其附近,连续出土了几宗秦国玉器,比较重要,现记述如下。一、1972年,南指挥公社河南屯大队六队农民在村东土场平整土地时,于距地表约4米深的断崖处,出土玉璧2件。璧(凤总0125) 直径29.7、肉11.88、好5.94、厚0.9厘米。玉为墨绿色,玉质晶莹滋润,明亮光洁。璧两面均阴刻花纹,主纹为四周互相蟠纠的勾连纹,以五圈内填短直斜线的环带相隔,纹饰繁细,线条流畅(图一:1;二)。此璧制作规整,肉的尺寸恰为好的二倍,与《尔雅》"肉倍好谓之璧"的记载相吻合。又《周礼·考工记·玉人》:"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郑  相似文献   

8.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上)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晋谢敷撰《光世音应验记》传于傅瑗,后经孙恩之乱散逸,瑗子刘宋北地尚书令傅亮据记忆追录7条。二、《续光世音应验记》,刘宋太子中合吴郡张演,据其所闻续记10条。三、《系光世音...  相似文献   

9.
釦器考略     
"釦器"是一类以装饰技法命名的器物。通常意义上"釦器"是指以金属箍施于器物的口沿、底部、腹部、转角或附加钮、环、鋬、足、铺首等金属构件的一类漆器。釦器滥觞于西周,初步发展于战国及秦,兴盛于汉,中兴于宋。釦器的发展与漆器胎骨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釦器法除主要运用于漆木器之外,在玉器、玻璃器、玳瑁、象牙器上也有少量运用。镶釦漆器与镶釦瓷器是最常见的两类镶釦器物。镶釦瓷器源于唐,盛于宋,宋以后剧减。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20,(2)
《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第一张规划蓝图,探讨这张规划蓝图的道路体系对周代及其之后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复合道路与单独道路两类主流观点,提出五级单独道路的新观点,并以《周礼·考工记·匠人》文献记载为切入口,引入井田制的道路规划结构、方式与理念,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九经九纬"的道路数量及宽度,探讨道路的排列方式,推导道路及门道的确切位置,最终推演出《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的城市道路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考工记》的工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琪 《史学月刊》2005,(10):119-121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著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作者不详。此书在战国时期已广为流传。西汉时河间献王刘德整理先秦古籍,因《周官》缺《冬官》篇,便以《考工记》补人。后《周官》改名《周礼》,遂成为《周礼》之一篇,也称作《周礼·考工记》。由于成为儒家典籍,故历代不乏研究之人。但他们都是从儒家角度解经,没有根据当时的社会制度、流行的思想学说去剖析它们对各种工艺思想的影响,缺乏对当时工艺思想的形成和确立的客观认识。所以,为了探讨此书在文化史中的真正价值,本文想对《考工记》的工艺思想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上海珍和     
<正>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井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该玉璧采用上好和田青玉制作而成,整体纹饰为乳丁纹饰,工艺精细,鸡骨白包浆厚实自然,为玉中精品。  相似文献   

13.
黄建军  于希贤 《文博》2002,(3):41-45
一、从中国古都规划的本土思想重新透视《周礼·考工记》  《周礼》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 ,其成书时代一般认为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 ,其中《考工记》关于西周城邑制度的记载是可信的。西周开国之初 ,实行的是宗法分封政治制度 ,周王大肆分封诸候 ,每分一个侯国 ,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这导致了大规模城邑营建活动 ,为此 ,周王朝制定了与宗法制、等级制相适应的一套城邑营建制度 ,它们见载于《周礼·考工记》、《逸周书·作雒》等古籍之中。《周礼·考工记》曰 :“匠人建国 ,水地以县(悬 ) ;置臬以县 ,目氐以景 (影 )。为规 ,识日出之景与日…  相似文献   

14.
几种汉代的图案纹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几种汉代较常见的图案纹饰,其名称、含义旧说或未能详。这里试根据古器物上的实例并结合文献记载,略作申说如下。一、云虞纹《续汉书·礼仪志》下:"东园匠、考工令奏东园秘器,表里洞赤,虞文画日月、鸟龟、龙虎、连璧、偃月。"同书《舆服志》:"乘舆金根……(木虡)文画輈。"晋崔豹《古今注》卷上:"汉成帝顾成庙……槐树悉为  相似文献   

15.
“六齐”、商周青铜器化学成分及其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二十年代起,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对商周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发展过程、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文献——《考工记·六齐》——的科学性、青铜器实际成分和"六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的结论互不相同。尽管如此,他们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启迪意义的。究竟哪些观点比较正确?本文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试从"六齐"所分各类器物的使用要求出发,以Cu-Sn-Pb三元系代替传统的Cu—Sn二元系研究方法,用现代冶金学知识来评价和探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宿晨 《收藏家》2007,(9):27-32
玉璧是古代礼制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礼仪中所用的一切玉器称为玉礼器,而其中的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称之为"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考工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工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工艺技术规范的著作,该书上承三代青铜文化之遗绪,下开封建时代手工业技术之先河。书中主要记述了有关百工之事,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无不先从《考工记》入手。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社会动荡等原因,特别是秦的“焚书”政策,这部珍贵的科学文献成书后曾一度散佚,直至西汉才重新问世。相传,西汉时整理《周官》六官,由于缺少《冬官》篇,于是以《考工记》补之。由于这个机缘,《考工记》在经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历代注释《周礼》的经学家对它的研究史不绝书。汉代是《…  相似文献   

18.
自汉之后,学者对《考工记》“匠人营国”一节文字的含义颇多歧见与争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东汉经学家郑司农辑录、郑玄注释的严重错误所导致。汉武帝时少府考工官依据西周遗文编选而成的《考工记》,约在两汉之交散佚。郑司农把《考工记》佚文及不属于《考工记》的“营国”佚文合并增入《周礼》后,“营国”制度受到郑玄等历代学者的错误解读。“营国”的对象不是郑玄所指的周王城,而是指西周时代的诸侯大国。“國”字是西周中期分封制度定型时创制并用作诸侯国专称的。“建国”的含义等同于“封国”,“营国”即指在分封的诸侯国内进行城郭、食邑等营造活动。城“方九里、旁三门”的含义不是指方形城的边长九里、每边三门,而是指城墙的周长九里、城门三张。“九里之城”与“百里之国”“三里之宫”结合,构成西周时期诸侯大国地域、都城、宫殿三层次的礼制格局和尺度。西周王城的周长为“方十二里”。“营国”制度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周王城规划,而是西周王朝为诸侯大国制定的国土空间规划,可称之为“周诸侯国规划模式”。这种规划模式的思想与原则,能够反映西周时代中国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所达到的科学与艺术高度。东汉之后,已经异化的“营国”思想,对北魏洛阳、隋唐长安与...  相似文献   

19.
《考工记》作为儒家典籍《周礼》之一篇,其中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当中"和合"的思想。本文将分别从车、兵器的制造、染色湅丝工艺阐述其中的"和合"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山西长治出土的一把战国时期的青铜戈和青铜剑进行了X射线探伤、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腐蚀层结构等方面的检测分析,一方面为修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帮助,另一方面是为探讨它们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两件样品均为铸造成型,青铜剑成型后经过一定热处理;合金成分分析结果戈为Cu-Sn二元合金,剑为Cu-Sn-Pb三元合金,且铜锡配比符合《考工记》中"六齐"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