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孝以祖为对象,健在父母不与;孝主体以君宗为限。西周孝之尊祖大异于殷,即在其政治、血缘合一,孝包容新旧的统摄、开新能力亦栽根于此。西周孝尊祖敬宗抑父是围绕孝对象、主体的尊卑排序和强化兄统弟纲纪展开。前是政治的,后是血缘的。孝确立了始祖尊于祖,祖尊于祢的尊卑之序,它及于孝之主体,则是立“孝子”以义为据和“曾孙”而“孝孙”而“孝子”的贵贱之序。孝道所确立的这些秩序,成为周礼乐明之基础,由天子以至  相似文献   

2.
李静平 《沧桑》2010,(6):141-142,173
孝道在中国家庭、伦理、社会、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要地位。"孝"本源于农业经济与宗法制度,夏朝始就入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是国家意志。它又是儒家倡导的伦理法内容之一。它的合理性是老有所养,增进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尊敬长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睦利于社会稳定、"国祚"长久。其内涵中的糟粕为"父为子纲",衍化为"官为民纲",幼辈绝对服从长辈,民绝对服从官,束缚了民智与创造力,漠视了民众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高鑫 《旅游纵览》2022,(17):119-121
孝感市作为我国唯一因“孝”命名的城市,拥有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孝文化故事,以及多个与孝文化相关的旅游景点。本文将阐述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其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何念 《上海地方志》2023,(4):31-38+95
明朝政府提倡“以孝治天下”,在官方引导和贵州儒学的兴盛下造就了明代贵州社会孝亲敬老之风。明代贵州方志中有大量孝行记载,不仅有男性还有女性,其孝行充分体现在病床前尽孝、割股疗亲、舍身救亲等多个方面。明代贵州孝行特点有:多为照顾生病父母、女孝多表现为奉养公婆、孝行多受表彰等。明代贵州孝行促进了贵州重孝风气的形成,但也使得愚孝行为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朝历代官方和民间的重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对于孝文化有着不同的诠释和传承。四川地区在孝行的推崇和传播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从而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孝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吴镇烽新编《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新收录与西周郑井氏相关五件器铭,在衍簋、槐簋、槐鼎等铭文参照印证下,西周郑井氏为井叔氏分支可进一步确定,但其分立时代却可往前推至懿孝世。在一百余年的家族分立史上,多达八位家族成员大致可将其世谱划分为四代,郑井季可定为第一代,衍、槐、康三人为生存及任职年限有先后的第二代,伯良父与叔爯父当紧随其后为第三代,郑井叔蒦父年代或最晚,可列为第四代。  相似文献   

7.
论仲爯父簋与申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在南阳发现的西周晚期器仲爯父簋等,在青铜器研究上是一组标准器,与文献对照,对研究周代历史很有意义。簋铭计四十五字,隶写如下: 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辞作其皇祖考?(夷)王、监伯(阝尊)篮,用享用孝,用易眉寿, 屯右康?,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第一行的“申”字,以前多读为“(纟重)”,是不对的。北京大学裘锡圭同志一九七八年始释为“申”①,后来中国历史博物馆许青松同志也作过讨论②。“申”字释读的正确,由本器可得更明确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孙颖新 《西夏研究》2020,(2):118-118
李范文《夏汉字典》第2323号“■”■1字条所列义项有三:①孝;②柔;③葵。⑴其第一义项以《掌中珠》“孝顺父母”及《华严经》“以孝治民”为证,第三义项以《掌中珠》“葵花”为证,唯第二义项但引聂历山《唐古特语文学》卷一第249页及卷二第57页所出“柔和”一解,于义不明。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化的核心是儒学思想和宗法化的结合,都以周代为其肇源时期,可以说周代明是两千多年封建明的渊源。在周代(主要指西周)明中,孝和友的道德习俗不仅贯彻于家庭、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而且渗入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的根本制度之中,因此,西周明是以孝友为核心的明,这是世界古代各国所仅见的。研究西周孝友明,对于进一步解剖西周社会性质和整个中国古代明的特殊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许天笑 《中华遗产》2010,(10):90-99
中国人讲究做人的本分。孝悌忠信、百善孝为首,“孝”都被放在第一位。孝何以具有“百善之首”的独有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靠家庭来承担。老人晚年生活好坏,质量高低,不仅与老人们所处的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关,更关键的在儿女的孝顺。传统的“孝”文化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特别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长期实施,农村养老方式应走向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1994年10月,山西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普侯地的最后5座晋侯及其夫人墓已清理完毕。这5座墓,M33时代在西周孝、夷之际,墓主为晋侯“僰马”;M91、M92时代在周厉王之世,墓主为晋侯“喜父”;M93、M102时代为春秋之初,墓主为晋侯“仇”。墓中的随葬品极为丰富,青铜礼乐器、玉石器琳琅满目,不少青铜器上铸有铭文,为探讨晋国君主的世系、西周时期诸侯的葬制、葬俗、乃至青铜器、玉器的研究,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金文中的“敬夙夕”与早期道德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敬夙夕”与天命观念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蔡簋》:敬夙夕,勿法朕命。《师簋》:敬夙夜,勿法朕命。《师虎簋》:敬夙夜,勿法朕命。“夙夕”与“夙夜”同义。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又有:《师酉簋》:虔夙夜,勿法朕命。虔、敬同义。法,读为废,《诗经·韩奕》云:“无废朕命,夙夜匪懈,虔共尔位,朕命不易。”“夙夜”或“夙夕”即早晚,是一日之命,又称“小命”;“朕命”是周天子所受之天命,又称“大命”。“大命”由“小命”累积而成,《逸周书·命训》云: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  相似文献   

14.
南阳出土的西周晚期仲爯父簋,其器、盖铭之间存在异文,一作“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辞”,其余三件则作“仲爯父大宰南申厥辞”。通过语法结构的分析和对比可知,两种句式的主干成分是基本一致的,均为主谓结构的“南申厥辞”,意即“南重申了仲爯父的命辞”。据铭文所云,“南”的身份为“仲爯父”家宰,受后者之命作器祭祀二人的祖考。结合周代贵族家族的作器制度和祭祀通例来看,“仲爯父”与“南”当为同一宗族内部的亲属成员。其中,“仲爯父”身为宗子,对整个宗族的作器与祭祀活动拥有支配权,而“南”的宗法地位低于前者,所以要服事并听命于“仲爯父”。仲爯父簋铭文的重新释读与相关史实的钩沉,有助于考察“南申”名号之缘起及其与“西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西周金文中与《彔卣》有关的师雍父、伯雍父、彔、■、伯、彔伯■这几个人名的身份与关系,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或认为彔与■同系一人,或认为伯雍父与■同系一人。然而,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并结合西周时期的实际情况分析,只能确认以上数人为身份和地位各不相同的四人而不可泛泛系联,师雍父与伯雍父同,■与伯■同。伯雍父为周王的重臣,曾率军戍守古师;■既直属于周王,又是伯雍父的属官,多次执行军事任务;彔的地位比前二者要更低,可能是师雍父的下属;彔伯■为西周诸侯,其时代晚于前三人。至于另外一件《雍作母乙鼎》则是西周晚期器,更与伯雍父无关。  相似文献   

16.
陈颖飞 《江汉考古》2012,(1):100-106
清华简《祭公之顾命》所记祭公出自西周时期重要的世族祭氏,本文试从简本《祭公》切入,系统梳理与考辨西周祭氏材料,讨论西周祭氏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一、祭氏的来源及相关铭文。二、祭公谋父与西周金文中的其他祭氏。三、综合以上论证,排列祭氏世系谱。结果表明,清华简祭氏确系周公之后;第一代祭氏即祭季,官居太史;第二代祭氏有两位祭公,前者与昭王共没于汉水,后者即祭公谋父,他可能是穆王伐东夷某些战争的主帅,对某些东夷氏族进行了战前动员;金文中的祭俗父与伯俗父、师俗父并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17.
剑声 《古籍研究》2002,(4):110-112
“孝”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传统道德之一。儒家经典中不仅有论孝专《孝经》,而且在《论语》、《孟子》、《礼记》等作中也载有大量关于“孝”的论述。儒家孝论之意义和价值及其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已有人作过不少深入地研究。但是,对其中包含的一种超越个人、家庭、社会的道德要求、关系到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伦理观点,却尚未给予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旧唐书·孝友传》、《新唐书?孝友传》和《宋史?孝义传》三传中所记录的孝行有诸多特点,本文仅从行孝与为官的关系对三传所记孝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纪进凤 《黑龙江史志》2013,(11):333-33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化中"孝"的内涵与外延,即"古孝",来引申出现代社会意义上的"今孝"的内涵与概念。从文化内涵的古今传承和变化中,寻找到现代社会保障问题的精神根源和经济基础,结合科学统计数据的论证,总结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需要做到即传承又摒弃和发展新的孝文化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符合中国国情和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渐进式社会养老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吴龙全 《神州》2014,(15):30-30
本论文以孔子“孝”道思想为切入点,记录孝的由来,以及孔子“孝”道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伦理观的核心范畴,应该说就是具有浓郁情感意蕴的“孝”和“仁”。因此,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时代的变迁,2千多年孔子伦理学“孝”被人类进行了新的阐述和诠释,历久弥新,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的深远意义和指导作用是极其重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