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伟 《文博》2009,(2):18-19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多数认为是在汉明帝时,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禁不得祠"的记载,"不得"当为佛陀之音译,佛祠者即佛寺。始皇下令禁止,足见佛教在当时社会的普及。因此,我们应把佛教传入的时间修正为秦始皇时代。考古资料也证明,秦咸阳、汉长安地区与印、欧存在"先丝路"的交往,使佛教在秦始皇时代传入中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传入路线亦有陆上及海上两说。事实上,佛教是逐渐地而且是从不同的方向、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来的。在北方,由印度经中亚,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内地;在南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至广州、交州等地,再进入中国内地。传入时间大致为两汉之际。而且无论以何种方式传入,都与中国同当时的印度与中亚等地的商业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因文献资料的疏漏或错舛以及文物遗存保存较差等综合原因,秦始皇长城在甘肃省境内是否存在至今仍众说纷纭。《史记》等文献的记载以及兰州附近发现的断续的墙体遗迹使得多数学者认为甘肃境内存在秦始皇长城,然而无论从文献记载、考古调查还是秦始皇长城的修建背景等方面考虑,"甘肃境内存在秦始皇长城"都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秦始皇统一之后秦帝国面临的西北边界形势进行分析,并运用"二重证据法"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考证后,认为甘肃境内并无秦始皇长城遗迹。兰州附近发现的墙体遗存与甘肃镇明长城有关。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在平灭六国、南征北战以后,形成了空前的大帝国。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西北领土安全,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加以修葺,形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在西北地区主要是修葺战国时期秦昭王的长城,同时又修建了临洮以北,经过"榆中"到宁夏、内蒙古的长城沿河防御体系,当时的修建方式利用洮河与黄河的水环境"因河为塞",修建一条线性防御工程。说甘肃没有秦始皇时期长城的观点是需要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6.
从事吐谷浑史研究的学者认为吐谷浑与其周边政权一样信奉佛教。本文对佛教传入吐谷浑的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吐谷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佛教的传播确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不过因环境的限制,佛教在吐谷浑并未能广泛流传,因此吐谷浑对佛教的接受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马程程 《神州》2020,(4):47-47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土,佛经也随即由此传译。最早在中国出现系统介绍“地狱”的佛经,是由东汉时来到中国的安息沙门安世高所译的《佛说十八泥犁(地狱)经》、《佛说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佛说鬼问目连经》。此三部佛经,虽每篇文章字数均不足三千,但确详尽地介绍了有关地狱的情况,普及了“十八地狱”的概念、较详细描述了地狱诸苦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中国本土固有冥界观涉及黄泉、泰山以及酆都等概念,这代表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认知.汉代佛教的传入,其地狱及生死轮回思想逐渐与中土原有冥界观相融合,逐步构建成地狱十王信仰体系,使得古人生死观、宇宙观发生了改变,中土冥界观更加丰富且极具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田洪远 《黑龙江史志》2013,(19):184+186
佛教佛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与融入,是以经济密切联系为前提的,同时中国古代社会潜含着佛教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加之佛教高度的适应性成为其能够融入中国的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钦 《神州》2012,(17):28+37-28,37
本文聚焦于六世纪中期佛教文化传入古代日本的过程,从日本本土信仰、佛教自身、政治背景三个层面探讨了佛教被古代日本所接纳、改良,继而形成"日本佛教"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秦牧苑考     
陈芳 《文博》2008,(5):62-65
秦养马业十分发达,为适应战争的需要而建立了官营养马牛牧苑.从出土秦简知:秦牧苑称公马牛苑,分设于县内;牧苑管理机构分为中央-县-公马牛苑三级,苑内总负责人为苑啬夫,下设有苑计等苑吏;为保证公马牛的牧养质量,国家还组织有游牧各县的大牧群,且制定了种种保护公马牛的法令.  相似文献   

12.
秦铠甲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孝 《文博》2002,(6):62-65,71
以前研究秦代铠甲,所依赖的考古资料主要是秦俑坑将士身上的陶塑铠甲。由此许多学者对秦代铠甲的类型、质地以及开合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推测和认识工作。而近年试掘的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的青石铠甲,更是为秦代铠甲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直观的实物资料,从而大大扩展了我们对秦铠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王斌  陈吉 《历史地理研究》2021,41(3):101-110
关于秦至西汉前期的海盐县城址,目前学界有大金山北麓说、戚家墩说与甸山说三种观点,各有千秋,也各自存在若干值得商榷之处。查山古文化遗址1973年、2008年、2017年(N地块)和2018年(L地块)的4次考古发掘,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线索与思路,即秦至西汉前期的海盐县城存在位于查山东侧的可能性。以流传于金山卫地区的拱北门石碑故事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该地区地表采集的遗物遗存、现有考古工作报告,以及历史文献学、气象地质学等多学科数据资料与研究成果,对查山东侧新说加以论证,希冀能够裨益未来城址的实地勘探和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14.
秦子姬簋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珍秦斋藏秦子姬簋盖是新发现的春秋早期秦铭文材料。本文解释了铭文词句,又根据《史记·秦本纪》的有关记载,并参考宝鸡太公庙出土秦武公及王姬钟铭文的研究,认为铭文中的“秦子”是指秦出子,“秦子姬”乃是其生母“鲁姬子”。这对于讨论青铜器铭文研究中的“秦子”问题以及秦国早期历史的探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制漆业经过唐代螺钿漆器的出现和金银平脱的盛行以及宋元戗金漆器的发展,进入清代漆器制造业空前繁荣,这一时期用漆之多和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漆器的制造无论其规模,还是工艺技法都得到了很高的发展。尤其是乾隆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漆器生产更加兴盛,技法更加丰富多彩,工艺更加高超,达到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高峰。现将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漆器及其制造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秦至汉初的县行政机构主要分为县廷内的曹和县廷外的官。目前的材料显示县廷内设有户曹、仓曹、司空曹、尉曹、金布、狱曹、吏曹、令曹、覆曹、旁曹、讂曹、左曹,可能还设有右曹、中曹、兵曹、厩曹等,但是这有待新材料的验证。县廷外设有司空、仓、少内、畜官、厩、库、田、田官、尉、司马、乡、亭、传舍、厨、市等独立官署。其中,司空、仓、少内、畜官、厩、库、田、田官即所谓狭义之官,其负责者被称为官啬夫。传舍、厨、市是否为狭义之官尚难定论。此外,发弩、船官、皂、车曹可能分别是尉、司空、厩、库下的次级机构。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很引人注意的现象是晚清民初的唯识学复兴。唯识学复兴与中国已佚古唯识学典籍从日本传回有关,没有杨文会与日本南条文雄的联系,就没有这批典籍反传中国,没有这批唯识典籍,也不会有后来佛学取向的变化。不过,探究更深层的历史原因,则应该看到这与中国当时面临的危机有关。当时,西洋科学与哲学思想挟"进步"、"富强"之势影响东亚,中国士人与中国佛教必须回应西洋的科学与哲学,佛教必须拿出一些足以证明自己既比西方文化更适合于科学与技术、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又比西方基督教更适合拯救东方人的心灵的思想来,因而日本反传中国的唯识典籍,恰好给中国的知识界与佛教界提供了佛教对西洋科学与哲学回应和理解的资源,这使得佛教在晚清民初的中国思想世界中,竟然成为理解各种外来新思想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于睡虎地秦简以及关沮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说明,指出睡虎地秦简的"定杀"是把麻风病犯人缚以石头然后活生生地坠入水中淹死的刑罚.关沮秦简中"(羁)谋"是托人说媒的意思.睡虎地秦简中的"(埱)"字是以‘弋'掘地之义.张家山汉简<引书>的"寻"字是舒两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围绕着秦二世继位"合法性"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对《秦二世元年文书》的文本加以梳理式解读;二是对秦二世滥杀宗室的现象和成因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三是对秦汉之际的一则"佚文"加以发掘并讨论其史料价值,结合对相关传世文献的关联性分析,揭示出秦末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所知晓的"沙丘之变"的内涵与《史记》的记载相一致。本文进而认定:《秦二世元年文书》文本尽管是真实的,但是所述历史内容却不足以凭信。《史记》关于秦二世"继位"出于阴谋篡夺之说,应该是符合史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