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路簿》是以潭门渔民为代表的海南岛东部沿海渔民记录的关于南海更路的航海指南,是研究我国南海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资料。《更路簿》不仅可以证明中国渔民是最早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的群体,同时还可以证明集渔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于一身的渔民群体在历史上曾与东南亚国家之间一直保有密切和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研究和调查《更路簿》及其背后人群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理解和处理当前中国渔民在南海频繁遭遇矛盾冲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更路薄》是历史上我国海南、广东沿海渔民在南海长期作业的航程记录和航行指南。现已见到的清代各种抄本的《更路薄》已达十余种,而《顺风得利》是其期中最完备者之一,它成于同治以前,涉及南海诸岛的地名、航线及海洋知识,记录范围广、更路多、地名多,并对某些更路加以核证,具有突出的特色。该抄本明确了清代在南海诸岛三条作业线的最佳航路。深入说明了有清一代这里正成为我国渔民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地区。它不仅对我们考定南沙群岛的地名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对南海史地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从而对维护我国的南海主权、对开发建设南海诸岛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鱼群季节性洄游对渔民的生活无疑是有很大的影响,但在先秦时期这种影响并没有直接导致先民的季节性居住。一方面是南海北岸及海岛海湾附近一年四季都不乏食物资源,无需作季节性迁移;另一方面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为追随几种经济鱼类而长期在船上随季节移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对南海的政策立场逐步发生变化,去"中立化"倾向日益明显,甚至走向直接介入。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南海政策的变化与南海局势发展变化直接相关,更与美国的亚太战略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相关。美国插手南海问题对亚太区域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也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构成直接威胁。防止中国所处国际环境因中美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发生的冲突而恶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与菲律宾时有大小摩擦,外交关系指数起起伏伏,始终处于非正常状态。今年5月9日发生的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让那块长久悬在中国公众心头的阴云又浓重了一些。本刊记者日前辗转于马尼拉、宿雾、塔比拉兰等地,绝大多数的当地人对政治上的争端漠不关心,甚至让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那个因为南海岛礁与中国争得不可开交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东部琼海市的潭门镇是个遐迩闻名的渔港。从宋元年间开始,潭门的青壮年男子就驾船远赴南海的辽阔海域捕鱼,练就了"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斗风暴"的过人本领,因此当地渔民也被称为"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续开发西南沙诸岛的群体"。前两年,潭门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千年渔港又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我国名南海问题专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研究员李金明先生撰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一书,1999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南海疆域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在这部260余页、近20万字的作中,李金明先生集其10余年研究心得,从历史、法律等方面对南海疆域进行了深入、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巴蜀史志》2017,(1):4-5
本刊讯2017年1月14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海口市召开“南海主权与地方志论坛”,中央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出席论坛并讲话。王伟光说,我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坚定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始终坚持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论坛的举办,目的是通过整理、挖掘历朝历代和当代...  相似文献   

9.
本卷论述公元906年至公元1276年的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时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的历史。汉族地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海贸易的畅通,边疆民族地区封建化的加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学术文化方面,文、史、哲、理均有巨著,...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封建王朝的神道设教往往与民间神祗信仰相互推动-,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南海神庙是珠江三角洲居民从事海神祭拜的民俗活动点,更是历代王朝从事神道设教的场所。从现有的资料看,在南海神庙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上虽没有皇帝亲临过,但许多皇帝都过问过南海神庙的事,他们派出过许多代表前往祭拜南海神,  相似文献   

11.
“南海Ⅰ号”沉船于1987年夏天被偶然发现。此前,在历史上,渔民作业难免会出现在“南海I号”沉船海域,因此在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渔业工具,如渔网和网坠。渔网为尼龙绳网,有白色和绿色两种;网坠有石制、陶制、水泥混凝土制和铅制四种类型。石质渔网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陕西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鱼钩、鱼叉和三百多个渔网坠,灰坑发现有鱼骨。  相似文献   

12.
澳门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南端.珠江口的西南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毗连,西与香港隔伶仃洋相望。澳门一名见诸史籍是在明朝.人们把能停靠船舶的海湾称为“澳”,“其回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即仔、路环、大横琴、小横琴四岛)高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日十字门,故合称澳门”①。澳门既有“澳”的作用,又有“门”的景观而得名。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增置南海等四郡,澳门就属南海郡地。公元1152年(来绍兴二十二年)建置香山县,澳门为香山县的一个渔村,称香山澳。明清时期均设立…  相似文献   

13.
于洋 《纵横》2010,(11):14-17
近来,南海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焦点与热点。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通过法案将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属,挑起了新一轮南海岛礁归属争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我国南海的主权之争,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立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辩驳的主权。  相似文献   

14.
<正>澳门,是镶嵌在我国南海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澳门、南海就是中国的领土、领海。由于澳门在中外交通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曾是西方人到达中国的第一站,后来又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外贸易、中西文化的交流枢纽。罕见的不完整条约暗藏“玄机”在明代,葡萄牙国就开始觊觎我国澳门这块宝地了。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口遭遇风浪,贡物被水渍,请求借澳门晾晒,  相似文献   

15.
正《更路簿》是帆船时代我国古代海道针经的一种,在福建、台湾、广东一带的称《针路簿》,在海南的称《更路簿》。它是世世代代的海南渔民在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航海及生产作业的指南纸质书,记载了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岛礁之间的始发港、针位、航向和航程,涉及南海历史、法律、政治、海洋、天文、自然地理、潮汐潮流、航线、地名命名等研究领域。《更路簿》从被发现到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海南民间的"秘本"到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从只有老船长、老渔民才能看懂的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差异使得微山湖湖区渔民形成并传承着与陆居农民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民上岸聚居,在水上时期并不凸显的宗族文化遂开始冒头。作为渔民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老祖"从祖先的总称发展为涵盖了祖先和各类神灵的庞杂信仰体系,其中的宗族因素从被隐含到逐渐被凸显,与渔民从水上到陆上的迁移有关键联系。五年或十年一次的"敬神"仪式从改名开始,被渔民们建构为自己的宗族文化,宗族因素渐渐从原本统合在一起的因生产方式形成的敬神活动中独立出来,续家谱仪式也从祭祖与敬神的统一转变为单纯为了续谱和祭祖而举办,这满足了渔民不同于陆居农民的那种对群体历史感和归属感的格外迫切而深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87年6月26日,中法《续议界务专条》签订,法国政府承认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为国际法认定。但到了清末至"二战"期间,法国、日本等列强竞相侵占中国南海海域,争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1946年,中国政府派林遵率"太平""永兴""中建""中业"等4艘军舰收复了西沙、南沙群岛;尔后,推出和正式公布南海U形11段断续线,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中国渔民行政区置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发动渔民进行民主改革为目的而在中南地区、华东地区设置的诸多渔民行政区即属此类。渔民行政区又名水上行政区,正式定名于1952年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渔民工作的指示》中。在相关城市设立市辖区"水上区",在沿湖地带"按湖设治",在沿海地带以港口为中心设立渔民县、渔民区、渔民乡。本文对"水上区"和渔民县进行了政区置废的过程复原。按湖设治的洪湖县、微山县和洪泽县,沿海地带因港设治的洞头县、定海县、岱山县、普陀县、嵊泗县、珠海县得以延续至今,震泽县、雷东县、石岛县、大衢县、舟山县已被撤销。渔民行政区的置废是行政区划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满族民歌《劳动号子》《跑南海》是图们江和海参崴一带的反映满族渔民生活的"劳动号子",流传多种,有的长达几百句。下面是流传较广的一首:东南风来哎嗨,西北浪来哎嗨,出南海呀哎嗨,过山岗啊哎嗨。东道走来哎嗨,西道往来呀嗨。海参崴呀哎嗨,撒大网啊哎嗨。鹰嘴哎...  相似文献   

20.
刘养洁 《人文地理》2006,21(4):123-126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及资源战略价值,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南海诸岛的领土、领海主权争端愈演愈烈,形成了今天"六国七方"的复杂局面。本文从政治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南海的地缘战略及资源战略价值,阐述了南海主权争端的由来及现状以及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南海主权争端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全面启动,中国与南海沿岸各国的经济合作、政治互信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这将有助于减少外部大国遏制中国的借口,南海问题将会由直接有关的各方共同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