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9月10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西子湖畔隆重开幕。晚8时整,一位身着红色唐装、须发皆白的九旬老翁,微笑着拿起鼓槌,敲响了一面巨大的铜锣,为开幕式晚会、也为整个“七艺节”揭幕。这位童颜鹤发的耄耋老人名叫宋宝罗,曾供职于浙江省京剧团,历任浙江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常委。是一位久誉菊坛,集京剧、书画、篆刻于一身的艺术家。为冯玉祥唱庆功堂会宋宝罗于1916年10月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之家。耳濡目染,自小就爱上京剧。他6岁时,父亲便请了一位叫张立英的老师来家教儿子唱戏。两三个月的时间,宋宝罗就学会了《上天台》、《黄金台》、《鱼…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铜锤花脸"这个京剧名词。它究竟是什么,恐怕非梨园行、票友和戏曲爱好者难解释清楚了。不过了解一下,也是对京剧国粹的一种支持和弘扬。京剧花脸是行当"净"的俗称。花脸又分大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摔花花脸……大花脸是正净的俗称,过去讲大花脸多以铜锤花脸指代,唱  相似文献   

3.
唐正芒  周星辰 《百年潮》2022,(11):69-74
<正>毛泽东对京剧情有独钟。据身边卫士回忆:“听京剧是毛泽东最大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之一。当时京剧名家的唱片,他大部分都有。”李银桥曾说过,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时,用听京剧的方法来放松。就连美国记者路易斯·斯特朗也称赞毛泽东是一位“京剧造诣很深的鉴赏家”。他虽自谦“关于戏,我是个外行,只会看”,但其实他对京剧有颇深研究,如对京剧的起源、典故,名角的演出特色都很熟悉,还时常对他们的戏词、  相似文献   

4.
书屋     
《中华遗产》2007,(8):150-150
京师梨园丛书刘嵩崑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版全套定价:148元该丛书包括《京师梨园世家》、《京师梨园轶事》、《京师梨园故居》。徽班进京至今已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余年中,京剧从最初的草台班子,演变为现今的"国粹"。京剧走过了怎样的沧桑岁月?又是什么内在的驱  相似文献   

5.
也许梅兰芳并不懂戏。深知他的齐如山就对他讲,"若按技术说,您比我强万倍,若按真懂戏说,您比我可就差得很多。"但他天分太厚,"关于演戏,你同他说一点,他就可以做到,且做得很好",既生在了梨园世家,怎敢自弃?10岁登台,一唱数十年,只因他除了演戏外别无所长。伶  相似文献   

6.
叶盛章(1912-1966),祖籍安徽太湖县,著名京剧武丑演员. 叶盛章生于太湖叶氏梨园世家,父亲叶春善是京剧富连成科班主事.叶盛章少年进入富连成科班学习武丑行,得到萧长华、王长林等名师亲授,练就一身过硬的武功.他翻跟头没有一点声音,无论翻什么花样儿,落地时都像一团棉花那么轻.如演《时迁偷鸡》,有一场从楼上翻下来的戏,他走的四个“小翻儿”接一个“提”,落地时不是并着腿而是叉着腿,这叫“小翻插花”.由于他的功夫好,以至在观众中传说他能飞檐走壁.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3)
<正>程砚秋先生(1904-1958),字玉霜,后改为御霜,是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他所创立的程派,为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他自幼家贫,长而好学,喜聚书,爱读古典诗文和词曲,据其夫人果素瑛说,他"常在书房阅读,至深夜而不睡"~①。在他的玉霜簃书斋里,藏有大批清代梨园传本,  相似文献   

8.
高百岁,号智远,字幼斋,又名伯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03年出生于北京.高并非梨园世家子弟,其父高立斋曾是清朝顺天府中一名抄写员,因无子而将胞弟高阔斋之次子于出生后数月即过继承祧而立为己嗣,取名百岁,有祝愿他长命百岁之意.高立斋酷爱戏曲,公余之暇,经常清唱几段戏曲以自娱.他常出入票房,为票友中之佼佼者.他不仅爱唱京剧,尤喜琢磨昆曲旦角艺术,常在家中按谱寻声而乐乐忘倦.高百岁幼年即随其父进入票房听  相似文献   

9.
程砚秋隐居务农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益会,要公益会组织京剧界唱捐献飞机的义务戏。公益会托人找程砚秋,劝他体谅同业的难处,出来打个圆场。程砚秋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后来,程砚秋去上...  相似文献   

10.
<正>烟画,也叫"香烟画片""洋画儿""公仔纸",是旧日香烟包内所附赠的一种小画片。20世纪上半叶,随着纸烟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推广,小小的烟画风靡一时。烟画内容浩瀚,被誉为"小中见大的百科全书"。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藏近百套烟画,涉及文学、京剧、民俗、妇女、儿童、风景等众多题材,其中一套"民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印制十九路军抗日烟画"(1套28枚,图一)属于战地摄影烟画,这类反映时事新闻的烟画在发行的种类和数量上比其他类别要少得多,然而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却是最鲜明、最迅速、最直接地反映了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1.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这首歌,不仅西藏干部、藏族群众爱唱,内地援藏干部也爱唱。王鹏雁,这位从山东来到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中石化第七批援藏干部,也在用自己的真情谱写着一曲"藏汉一家亲"的动人乐章。2014年9月,他参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殊荣,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兴趣广泛,业余爱好很多,而在工作闲暇的时候,他最大的爱好是欣赏京剧,以此来减轻繁忙政务所带来的疲劳。毛泽东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对京剧颇有研究的业余爱好者,对京剧的历史、流派、唱腔、程式比较熟悉,看到动情之外,常常忍不住要落泪,要发火。京剧为什么对毛泽东有这么巨大的感染力?详情请读《毛泽东的京剧情缘》。  相似文献   

13.
木乙  张永龄 《旅游》2003,(4):10-12
吃饭上酒楼饭庄,看戏上剧院.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当长的一个时段的社会习俗,至今没有太大的改变。酒楼饭庄里听戏看戏点戏是过去的景儿,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没有站立起来以前的事情。但是,自改革开放20年之后的2003年3月起,北京南二环玉蜒桥把角的便宜坊烤鸭店里。却每周五至周日有京剧彩唱。梨园回归了它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薛京 《神州》2004,(10)
毛泽东创造了历史,而他们"创造"了毛泽东。前者的历史是已经载入史册的,而后者只是在画布上绘制油画。即便如此,画家也有足够的理由骄傲和自豪。自1977年起,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巨幅画像就以始终如一的神情注视着历史的兴衰。如今,这幅画像已被奉为一种图腾进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每年"十一"前夕,画像都要被刷白后重新绘制,也就是说,油画作者至今已进行了26次相同的创作。是谁在一遍遍地画着毛泽东?他为什么要一遍遍地画毛泽东?他为什么要一遍遍地画着形象相同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吕春 《文史春秋》2007,(10):10-12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卫立煌一生如同一个难解的谜  相似文献   

16.
解颐忘忧     
正导语:从前有一个小伙伴是个流氓,后来流氓有了文化,再后来流氓学会了画画,后来的后来他开始画"照片画",有写实的有抽象的,很多慕名而来的"信徒"都找他画肖像,后来的后来的后来,小伙伴们都被他玩坏了……  相似文献   

17.
《旅游纵览》2009,(4):6-7
<正>作为"战士歌手",阎维文的歌会是军营里最响亮、最动人的那一支。在部队的各种文艺演出中,他的歌也是战士们经常唱、愿意唱的那一个。他和他的歌声,带给战士们的是发自内心里最永久的感  相似文献   

18.
刘畅 《环球人物》2013,(12):52-55
卫立煌的一生如同一个难解的谜。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却又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是朋友;他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史迪威在其回忆录中,称他是"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也有人称其是"辽沈战役最大的卧底"。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盖叫天诞辰120周年,不由忆起这位享誉梨园的武生泰斗.   盖叫天是"盖派"艺术的创始人,不仅他的艺术在戏曲界独领风骚,影响深远,而且他坚毅、勇敢、正直的品质也是相当闻名的.他演艺生涯中的3次断腿,至今令人铭记,彰显着这位铁骨铮铮的燕赵好汉的撼人丰姿!……  相似文献   

20.
他是武当山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身份是一名道士,但时人称之"活神仙"。他也是一代武学宗师,传说练就不死之身,活了四百多岁。这是一个不老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叫"全一",又名"君宝",外号"邋遢",但更多的人称他为"张三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