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国涌 《炎黄春秋》2003,(12):22-26
一王芸生是新记《大公报》第二代总编辑,在他手里继续捍卫了民间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当然也是他参与掐断了这一传统。他的文字热情洋溢,视野开阔,气魄宏大。老大公报人李纯青说他的文章“长处是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泻”,“那时大公报社论,主要就是表现王芸生个人对时事的纵横观”。陈布雷夸奖他的文章“得张季鸾十之八九”。重庆时期,张季鸾在读了他写的一篇社论后由衷地赞赏说:“我要写也不过如此!”无党无派的报人俞颂华在《富有热情的王芸生》一文中这样评价——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所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而站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硕良文化发展公司策划、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代报人王芸生》正式推出后,在北京南城《大公报》原址四周散居的一群大公报老人中,引起了不少的反响。作者王芸生之子王芝琛,委托张遵修女士将书送给了一批老人,没有送到的老人也竞相争购。此情此景令刚从医院“化疗”出来的作者很受感动。不想,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大多数已超过八十),大多连夜阅读。老人们说,虽然此书写的是王芸生,然而王芸生是《大公报》在40年代两极决斗时期的言论主持人,他那个时期的言论代表了《大公报》的言论。他们认为,作者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把极“左”…  相似文献   

3.
王鹏 《百年潮》2002,(5):73-75
1941年9月6日,<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病逝后,其继任者王芸生(1901-1980年)主持言论大权.王芸生与张季鸾相比较,与国民党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言论尺度有所放松,表现出与国民党相矛盾的气氛,以至连续发生了"拥护修明政治案"、"看重庆,念中原"和"爱、恨、悔"等三次冲突,在当时陪都重庆引起不小的"风波".在这期间,蒋介石对王芸生颇为嫉视,感觉王芸生主持<大公报>言论态度不称他的心意.  相似文献   

4.
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在上海接到中共地下党转达的毛泽东同志的邀请,要他尽快离开上海到香港候船,以全国新闻工作者代表的身份,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为掩人耳目,王芸生对外界说是到台湾休假,暗中到达香港。  相似文献   

5.
王鹏 《文史精华》2004,(7):25-29
王芸生1929年夏进入天津《大公报》,从记者到总编辑、社长,直到1966年北京《大公报》停刊,几十年来服务于报业。他一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各界人物,然而,他与周恩来的交往却是从一场“笔墨官司”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一代报业宗匠王芸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芸生是我国卓越的老一辈爱国报人,长期主持《大公报》编务,笔走龙蛇数十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毛泽东在重庆同他初次见面就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解放后又风趣地称他为“大公王”。史学家唐振常认为王芸生不愧为一代报业宗匠,又是著名的政论家,研究中日关系史的专家,早在30年代他就写了200万字的7卷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研究日本问题的文章,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王芸生逝世于1980年5月30日,离开我们已经21年,2001年是他百年诞辰,笔者谨撰此文缅怀前贤,并望迟迟未能出…  相似文献   

7.
张颂甲 《百年潮》2012,(10):61-65
看到时下新闻工作者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不由得想起当年周恩来总理和曾任《大公报》总编辑、社长的王芸生先生的一段谈话。解放后,周总理有一次问王芸生:多年来,《大公报》培养出许多名记者,有什么经验?王芸生笑着说:报告总理,我没有什么经验,如果说有的话,就是三个字:"发路费"。王芸生所说的"发路费",也就是鼓励记者走下去,深入采访,放手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不作过多干预。这样,写出的报道自然会有创  相似文献   

8.
谢泳 《文史精华》2002,(2):58-60
前几年,因为写了一篇与王芸生有关的文章,我得以认识他的儿子王芝琛先生。我们见面时,曾谈起过当年大公报和王会生的一些情况。王芸生晚年与其子有过很深入的谈话,几乎涉及一切问题。王芝琛告诉我,王芸生1949年以后是一本小说都不看的,但在50年代,他曾看过一本苏联小说,就是上下两本的《旅顺口》,看完以后气得脸都白了,很长时间一言不发。我对王芸生没有作过深入研究,但看过他一些文章和他当年为大公报所写的社评,总的感觉是,他是一个非常有远 见和历史感的人,他当年对中国发生的 许多大事的看法和评价,是很高明的。 …  相似文献   

9.
在民国时期,中国有两个文人引人瞩目,一个是蒋介石的幕僚陈布雷(1890-1948年),一个是《大公报》的传人王芸生(1901-1980年)。他们作为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文章报国”的志向,他们曾是同行、朋友,但又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归宿。早年的不同经历陈布雷1890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的一个富庶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1911年,他毕业于浙江省高等学堂哲史政法科,精通外文、史地、法政、国际时事等新学科。王芸生的幼年经历与陈布雷截然不同。王芸生1901年出生在天津乡下的一个穷工人家庭,只念过几年私塾。10岁时,因…  相似文献   

10.
王芸生三碰蒋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蒋介石所阅读的报刊中。《大公报》是必不可少的,他的办公室、公馆内和餐厅里,各放一份《大公报》,以备随时翻阅。《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向王芸生交底:“你在报上骂谁都行,就是不要碰蒋先生。”开始王芸生对这一劝告视若神明,加之1934年夏,王芸生应蒋介石之邀,到庐山为其讲课,蒋虔诚地称王为“老师”,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因此王芸生对蒋有过幻想,亦有为蒋开脱的言论。后来通过事实,王芸生对蒋介石的真面目有了些认识,那么在报上碰碰蒋先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香港随之沦陷,《大公报》香港馆被毁,总经理胡政之等人困在香港。这时已任总编辑的王芸生在重庆找到蒋介石的幕僚陈布雷,请他设法营救。陈很  相似文献   

11.
王鹏 《纵横》2004,(12)
近70年前由天津《大公报》出版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七卷本)是一部集中日关系史料与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史论专著。它成书于抗日烽火乍起之时,再版于中日关系正常化之日,与20世纪中日关系的变化息息相关。作者王芸生(1901—1980)是《大公报》记者,因著此书而成为中国研究中日关系史的专家和日本问题的政论家。王芸生自幼家境贫寒,虽只上过几年私塾,却奠定了很好的古文根底。他在做茶叶店和木行的学徒时,抽空阅读仅有的几份报纸,了解了许多外界的新闻,也被记者职业所吸引。为此,他辞掉学徒工作,整天埋头写作投稿。他写的多是针砭时弊的政论…  相似文献   

12.
1948年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发动了一场对《大公报》气势汹汹的围攻,对《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进行公开叫骂,并且罗织了种种“罪状”。要害之一,认为《大公报》发动了“反美扶日”运动。1948年7月19日,南京《中央日报》发表了题为《王芸生之第三查》的社论,它说:“……第二查,查出1947年3月以后到今,王芸生君以《大公报》贡献于反美扶日运动。”国民党把国统区内一浪高过一浪的“反美扶日”运动的所谓“罪状”,归咎于是受《大公报》“煽动”。当然这也言过其实。不过,抗战后《大公报》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作了许多如实报道,并且还作了许多实事求是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1949年2月,在海浪颠簸中难以安眠的王芸生面色蜡黄。在这趟中共为他安排的从香港北上解放区的旅途中,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天津《大公报》宣布更名,揭旗造反;接着,中共对《大公报》的态度再次“升级”。政治定性其为“彻头彻脑的一张反动报纸”。  相似文献   

14.
秋石 《百年潮》2016,(4):79
正1975年春天,眼科专家唐由之到中南海参加毛泽东眼疾的会诊,当工作人员把唐由之介绍给毛泽东时,毛泽东说道:"这个名字好,你父亲一定是位读书人,他可能读了鲁迅的诗,为你取了个‘由之’的名字。"夜里,在毛泽东卧室外值  相似文献   

15.
正加多也有人私下里叫他"汉族人加多""张加多",先说说这个特别的名字。我问他,这个名字是谁给您起的?加多心不在焉地说,名字是他自己"随便起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涵义。这主要是因为"加多"这两个字,单纯从藏文字面理解起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辽远高阔"之意,仿佛说的是加多常年生活的这片区域,也就是世界屋脊、藏北的羌塘高原;还有一个含义可理解为"生活在高地上的汉族人"或"汉族人在高原",那指向就更明  相似文献   

16.
李长海 《纵横》2008,(1):63-63
我的一位老领导叫缑纯嘏,是个老八路。他的名字很特别,容易念错。他说1955年授军衔时,他这个名字可闹了笑话。那时的领导干部有的文化不高,不认得他的名字,授衔大会上,一位首长  相似文献   

17.
论竹内好——关于他的思想、方法、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内好(1910-1976)这个名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透射着令人费解的色彩——因为这个名字被相互对立矛盾的因素所环绕着。有人说他肯定源自西方的近代性价值①,也有人说他是反近代主义者;他生前所得到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去世至今已有20年,对他的评价仍无法统一。在他的专业领域中国学界,  相似文献   

18.
王芸生28岁办《大公报》,终其一生与之紧密相连。40年代主持笔政,“文人论政”,为他赢得了煊赫的名声;解放后出任社长,虽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和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历经坎坷,但得以善终,并有机缘一吐心府之言。《纵横》杂志主编许水涛采访王芸生次子王芝琛先生的《一位民办报人五味俱全的生命历程》一文,读后令人大开眼界,感喟良多。  相似文献   

19.
正1960年2月13日,经过1个多月的周密筹备,在河滨公园召开了万人大会,在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的一片欢闹声中,河滨城市人民公社诞生了。城市人民公社是当时"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社会试验。街道成立人民公社的缘由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主席到河南视察时,当地领导向他汇报用"人民公社"这个名称的缘由。毛泽东主席听后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8月9日,他到山东视察时又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8月13日,他的讲话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不同的人对生死有不同的理解,记得有人说"生"与"死"实际上是不同生命形式的存在。老爷子的选择让我对"向死而生"这个命题有了另一种理解。老爷子在生前决定了他的死后,他的肉体生命停留在了75岁,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的选择又让他以一种更高的生命形式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