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娜 《神州》2013,(8):149-149
现在我们的教育讲究高效,下面就政治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与教师课前的有效备课、课堂中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采取有效的教法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教师要进行有效备课如何有效备课呢?首先要理解课标。课标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然后要仔细研究教材。教师要根据课标对教材  相似文献   

2.
学生进入高三以来,每门课基本上都已经进入到一轮复习中了。笔者经常听到身边的教师说复习课上起来真费劲,学生打不起精神,教师也就会缺少激情。也有的教师认为到了高三,复习课让他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不用像上新课那么认真去备课了。笔者觉得要让高三复习课上好实际上需要花费更多的尽力,而不是很多教师认为的轻松,实际上是担子更重才对。  相似文献   

3.
安增红 《神州》2012,(5):162-162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要求: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转换师生角色;二要全面理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三要不断更新备课方式;四要善于更新课堂教学方法;五要耐心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六要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正理念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法,也就是物理教师在上课前,一般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进行备课和撰写教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备课和课堂临场教学经验。这种教学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是有效的,但是在社会普遍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  相似文献   

5.
李莉 《神州》2013,(2):174-174
"新课改"是教育教学的一场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是主战场、主阵地,所以"新课改"成功的关键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得思考:如何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环境?如何才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如何才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要针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要针对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发展需要批判性思维,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上需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而当下课堂充斥着灌输,缺乏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角度看,这种缺失的原因有,一是教师不是批判者,二是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封闭而专制,三是学生自身的"向师性"。为此,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要是一个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其次,教师要营造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示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王海锋 《神州》2012,(15):47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倡导教师多运用"鼓励"的教育手段,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是非常有益的,面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面对各种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就要走出陈旧的"管卡压"的"严父式"教育方式,尝试一下"慈母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要  相似文献   

9.
刘静姝  解舒博 《区域治理》2022,(12):187-190
在高等学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合作,构建思政教育"全过程、大格局".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的专业优势,展开联动机制,围绕重大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抗疫精神等素材开展集体备课,上好思政大课,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学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将学科教育、专业情感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全面成长与发...  相似文献   

10.
冀秀青 《神州》2012,(12):270-271
任何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施都要注意其有效性,物理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教育不能离开学生实际和物理教学实际,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物理研究方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教学应突出获得知识的过程,但又不能轻视知识的传递,更不能忽视结论的生成,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且持之以恒的磨砺。  相似文献   

11.
田必奎 《神州》2012,(28):97-97
我们英语教师要想搞好教学,首先要书写好备课薄和听课本,然后检查学生练习、作业,再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座谈。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和学生主体的活动以及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的实效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针对调研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我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以为要构建有效的高中英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十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  相似文献   

12.
刘莲凤 《神州》2012,(15):369-369
由于生活经历、学习经验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化。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设计的教案要有知识层次,达到让所有学生都能站在自己的高度来进行自由的学习、尽情的发挥,使课堂的学习沟通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13.
沈庆波 《神州》2013,(32):178-179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对象。备课的目标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备课,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备好学生。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可称资源,整合进教学活动,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的教学活动。佤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等的影响,学习化学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佤族学生的特点,并从中学化学教学的情感、方法、以及运用、等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备课,探讨了如何激发佤族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背景下,引领教师开发教材时用的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资源。但教育的超前性与教材的滞后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此,教师要改变"用教材教"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15.
胡桂春 《神州》2011,(6X):221-221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益,而课堂教学效益的高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过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本文就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效益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痛苦、主动参与教学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那么,教师就要在政治课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主体、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趋势,把课堂主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可  相似文献   

18.
曾雅琴 《神州》2012,(28):115-115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 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师生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这一点必须要把握准确。教师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教育者不是教训者。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师生共学习、共探讨的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虽是受教育者,但绝不是听任教师摆布的装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人看透,即把学生自身的思维、个性、灵气都挖掘出来,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张东旭 《神州》2013,(13):207-207
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知识的钥匙尽我们所知道的交给学生。"叶圣陶先生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特别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形势下,从学习的角度讲,我  相似文献   

20.
唐天贵 《黑龙江史志》2013,(11):285-285
<正>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教师和学生这对矛盾统一体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失去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教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教师年龄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彼此都处于情绪不稳定、遇事不冷静的时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