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德坤  韩永利 《世界历史》2005,(3):4-12,143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取得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成为中国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战后新中国崛起的起点与开端。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国际观念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融人世界的重要时期,是中国同世界密切联系起来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说:“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中日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美英等世界各国废除了过去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国家元首参加了开罗会议,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的筹建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些表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高越 《神州》2012,(8):143-143
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其模式也被西方称作“中国模式”。在世界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成功后与经验时。我们也需要分析其问题与弊端。其政府干预过度、分配差距拉大、发展模式低端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与世界:几个有关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中国(1840—1949)与古代中国相区别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国与世界发生了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日益紧密,以至达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中国成了全球性国际社会的一员,成了世界中的中国。 这不是说近代以前中国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中国与外国、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很早就已有多方面的交通往来。但这种交往是  相似文献   

5.
对现代西方哲学诠释学的主体间性这一观念的理解与再诠释,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中国世界史学主体性的理解,并为中国学者以主体的角色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学者在世界史研究中的更大责任和义务。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构建中国世界历史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引发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之间激烈的礼仪冲突,这被法国汉学家佩雷菲特称之为"两个世界的撞击"。两百多年之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主动融入了国际社会并成长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二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中发生了剧变。中国何时加入国际社会?如何认识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英国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英国史研究钱乘旦中国的英国史研究和整个世界史研究一样,从一开始就与中国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国人寻求国家强盛的曲折经历和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报民的拳拳之心。一中国第一位真心实意希望了解世界的知识分子是林则徐。道光十九年(183...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冷战时期的"三个世界"理论曾经是指导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方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际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和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因此而改变。在国内环境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仍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促进了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国。而作为一个中国人,行走世界之间,发现与中国相关的各种“八卦”也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冯学平 《神州》2012,(17):149-150,1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奇迹。在国际对外交往上韬光养晦、低调谦和,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平等、发展、合作、友好的外交关系。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公正的公信力在逐渐攀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限定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视野和思想方式。由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所决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感受到的世界不同于希腊哲学家所感受的世界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 ,商品经济的相对不发达 ,家长制家庭与村社土地制度的长期存留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国家、权力、平等与公正等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在列强坚船利炮下打开国门的。此后百年间,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丧权失土到恢复国权的过程,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巨大的沦落与上升过程。与此同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的变化是在世界秩序的大变化中发生的,中国在世界秩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六大以后,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化,政治和经济危机征兆相继而来,同时中国的国力增长取得惊人的进展。面对复杂形势,中央先后提出和平发展战略与和谐世界思想,为中国的对外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和理念基础,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了新的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06,(1):8-12
“中国制造”不仅仅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富 的产品,也给世界带去 了更多。可以说,改革开 放以来,由于中国加入 到全球经济之中,世界 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第 三次财富大积聚。 我们确实不希望看 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的结果是外资收获大, 我们收获小,而因此留 下的问题却要我们去独 自面对。利用外资的盲 目性与功利性使得我们 利用外资发展越快,我 们被掠夺得越深。亚洲 如此,中国为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屈辱与探索并存的历史。列强的入侵,国家认同出现危机,一批社会精英探索着"救亡图存"之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民族意识的先觉者,利用外交平台,为中国能够摆脱屈辱、走向平等,努力的争取着。"外交政策群体"也抓住世界新旧秩序更替与重建的机遇,对屈辱的外交提出挑战,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存在。这些轻微的话语对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经济发展被世界经济学家誉为奇迹,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结果,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可借鉴中国经验进行本国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相似文献   

17.
张炼 《神州》2013,(8):163-164
本文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观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观的基本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世界最为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国在其创建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战后急需重建与复兴的现实出发,中国促使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创建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过程中考虑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并将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作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集大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身份于一体,力争合理利益,能够做出让步,为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功创建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方的申报材料与ICOMOS的评估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造成误读的几个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对申报工作的影响,尽量从“他者”角度来认识自身的文化特征,把申报材料的编撰置于国际文化背景下,使中国的世界遗产实现跨文化认同,促使更多的遗产申报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在新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提出的既符合时代性质又符合凝聚全党全国全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国梦”具有明显的历史底蕴彰显中华民族的世界话语价值,切合中国与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命题。“中国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价值,它有效的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维度,“中国梦”是以的民族基础与民族内涵。由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梦”还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追求远大理想、凝聚共识、增强中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