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阳陵的历史地理概况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刘恒之子。他继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之后,是西汉王朝的第四代皇帝。刘启生于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  相似文献   

2.
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和明惠帝(恭闵惠皇帝)朱允蚊,其谥号都带个“惠”字,即有“仁慈、柔顺”的意味。这三位以温良冠名的帝王,都是朝代的第二任帝王,其人生的轨迹有着很多相似处。  相似文献   

3.
<正>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和明惠帝(恭闵惠皇帝)朱允炆,其谥号都带个"惠"字,即有"仁慈、柔顺"的意味。这三位以温良冠名的帝王,都是朝代的第二任帝王,其人生的轨迹有着很多相似处。  相似文献   

4.
陕西咸阳市北郊,是一个东西向的大高原,古称洪渎原。原上分布有许多高大的陵墓封土堆,由泾渭交汇处从东到西排列着汉景帝刘启阳陵,汉高祖刘邦长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元帝刘爽渭陵,汉平帝康陵,汉成帝刘鷔延陵,汉昭帝刘弗平陵,汉武帝刘彻茂陵,以及大小数百座为之陪葬的后妃、功臣贵戚墓。位于长陵  相似文献   

5.
太后庙不少地方皆有,仅登封境内就有三个。一个在大金店镇太后庙村,仅存庙址;一个在告成镇东,已无迹痕;一个坐落在颍阳镇河东岸,俗称疙瘩庙。都是为纪念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太后所建。其中,颍阳太后庙现存晚清大殿两座,厢房、耳房十余间,石碑十余座,正殿内祀薄姬太后像一尊,殿对面建有戏楼一座,高大宽敞,独具一格。据《汉书》记载:刘邦称帝坐都长安后,他最宠爱的有三个后妃,即吕后、戚妃、薄姬。吕后生子刘盈,戚妃生子如意,薄妃生子刘恒,同为刘邦所爱。吕雉为正宫,先立其子刘盈为太子,后来刘邦特别…  相似文献   

6.
惠帝七年,刘盈病故。惠帝刘盈的早天,对吕后打击非常严重。吕后只有这一个儿子,可是这个儿子竟然24岁就一命呜呼,老年丧子对身为母后的吕雉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此时,吕后最担心的是惠帝下世后吕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就此走上下降通道。所以,吕后此时一门心思要巩固吕氏的势力。惠帝早天,又无嫡子,吕后将惠帝与宫女生的前少帝扶上帝位,先把皇权掌握起来。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以“明文”与“隐文”并呈的“错乱之笔”记载汉惠帝的事迹。自班固至今绝大多数学者所解读的是“明文”,本文通过系统性的考证与诠释尝试解读“隐文”。依此解读,惠帝具有成为“守成之主”的良好条件;他是父皇的孝子、母后的逆子,是因孝道矛盾而牺牲的皇帝。依此解读,司马迁的错乱之笔才气纵横,史识宏伟。  相似文献   

8.
李海俏 《文博》2006,(1):54-55
过去,对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在陕北南部设立之圜阳县治方位的一般提法是在神木境内秃尾河下游。对此诸家曾多次提出疑义。吴镇烽先生在其所著《陕西地理沿革》一书中表明,他对圜阳县属所在地的解释沿用旧说,“把秃尾河定为圜河”。之后,他又提出了“今绥德无定河以东、黄河以西应为圜阳县地,”“无定河当为古圜河”的推断,这是因为吴先生见到了1957年  相似文献   

9.
王纲怀 《收藏家》2012,(1):31-40
一.概述 有四千年历史的中国铜镜兴盛于战国、繁荣于两汉、辉煌于隋唐。带地纹的蟠螭纹铭文镜是中国最早的铭文镜。估计其问世年代,起始在汉惠帝末年,终止于汉武帝早期,  相似文献   

10.
汉惠帝二年,萧何逝世,曹参自信地说:“我马上要到朝廷去当相国了。”不久,朝廷果然遣使者召曹参出任相国。  相似文献   

11.
嘉庆《灵州志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州(今灵武市),始建于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是塞上历史名城,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特别是唐朝设朔方节度使治所,灵州一跃而为宁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化的中心。明代改为灵州千户所,清代为灵州直隶州,属宁夏府。民国改为灵武县。1996年改设灵武市。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宜城县始建于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其前身是楚鄢都。鄢在春秋初期已为楚邑。战国时期,是仅次于郢的楚国陪都。今宜城县南7.5公里的楚皇城遗址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重要城址。楚皇城东南临近汉水处有一丘陵岗地,罗岗是这片丘陵向东延伸的分支。岗地东南部为汉水冲积平原,泥砂沉积,可能属古汉水主洪道的摆动范围。罗岗西北距楚皇城约6.5公里,高出东部平原3~3.5米,  相似文献   

13.
正公元前628年,雄才大略、"取威定霸"的一代英雄晋文公撒手人寰、寿终正寝,其子公子欢继位,成为新一任的晋国国君,是为晋襄公(?—前621年)。然而,大树底下不长草,与乃父晋文公相比,晋襄公自然显得平庸普通,相形失色。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黯然失色。即:气概偏于内敛,性格偏于懦弱,能力偏于平庸,事业偏于平  相似文献   

14.
《文史天地》2014,(9):93-93
正说起皇帝减税,还得从汉朝的皇帝说起。汉高祖、汉惠帝及汉文帝基本实行十五税一的田租率,这个税收并不重。文帝时期,还两次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实际税率是三十税一。但汉朝人头税比较沉重,每个成年人每年负担120钱的算赋,汉文帝也将算赋由120钱减为40钱。汉朝早期的减税政策,带来了"文景之治"。隋文帝的减税也值得一说。开皇九年,隋文帝征服南方后,免除江南10年的  相似文献   

15.
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释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4,(11)
甲本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有两种写本。甲本字体在篆隶之间,不避汉高帝刘邦讳,抄写年代可能在高帝时期(前206—195)。乙本字体为隶书,避邦字讳而不避惠帝刘盈讳,抄写年代可能在惠帝或吕后时期(前194—180)。甲、乙两本均附抄有古佚书,乙本所附古佚书四篇,已在本刊1974年第10期发表。这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瓯王国的历史,过去一般都依据《史记》的有关记载,认为汉惠帝三年(前192)开国.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早在春秋末年,东瓯便已立国.而对于东瓯国的地域问题,特别是都城问题,目前争论尚大,迄未定论.就都城而言,不外乎在今之温州和台州的黄岩之争;就地域而言,则有以温为中心而地包台、处,或以台为中心而地括处、温之辨.  相似文献   

17.
看到宁夏一些地方报刊上有关灵武与灵州的文章,把灵武与灵州混为一谈,说“灵武古称灵州”,就是说今灵武是由古灵州演变而来。由于编纂《宁夏水利志》的需要,笔者查阅了有关史籍和志书,得知从汉惠帝四年(前197年)置灵州到民国2年(1913年)改灵州为灵武县的2100多年间,灵武与灵州是两地两名的时间相当长,二者合而为一的时间比较短。现将了解到历史上的灵武与灵州的建制沿革整理出来,简要记之于下,就正于史志学者。  相似文献   

18.
《宁夏史志》2004年第3期刊载白述礼先生《古灵州历史大事浅说》一文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其中汉惠帝置灵州,北魏孝明帝立灵州一段,在谈论刁雍在古灵州地区修渠时说:刁雍“上表奏请开艾山渠。”艾山在吴忠以南,原富平县西南三十里,也就是今天的牛首山。引黄河水修渠,史书载“灌田四万余顷”。对此段叙述,我也有一些看法,与白先生商讨。  相似文献   

19.
马王堆汉墓发掘已近二十年了,仍留下许多疑点,令我们去考究、思索。轪侯的身世及夫人的族属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轪侯身份,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史记》、《汉书》均只在功臣表中,记载他以长沙国丞相于汉惠帝二年庚子封侯,食七百户,八年薨。其姓名,二书记载稍有出入,《史记》为“利仓”,《汉书》为“黎朱苍”,从墓中出土的一颗篆体阴文的玉质私印看,轪侯应为利苍。在《汉书·百官公卿表》景帝中元五年栏中,又有一条“轪侯吴利为奉常,六年奉常利更为太常”,而轪侯世系表却无吴此人,这点两部史记记载相同,不当有遗漏,且吴与轪侯姓氏不符。吴利是谁,《马王堆汉墓》一书按时  相似文献   

20.
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汉初期,北部诸郡多为强大的匈奴帝国侵占,不能恢复秦郡之旧观。汉高帝时云中、定襄、代郡、雁门四郡只得秦郡之半。在汉惠帝至高后二年之前这段时间,云中、定襄二郡的北界推进至阴山南麓的赵武灵王长城下。代、雁门二郡经数十年的扰攘,终于在汉景帝时期将北界稳定在善无、武州、平城、参合、高柳一线。西北之上郡、陇西、北地三郡边界则退缩至秦昭王长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则以秦始皇长城为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