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间谍"开始在西方各国四处"现身":"中国网络间谍攻击美英法政府网站","中国技术间谍盗窃德国高科技情报","中国航天间谍在俄罗斯吸纳航天科技情报"……2007年,"中国间谍"从年初就被热炒,到岁末仍是焦点。  相似文献   

2.
在布什众多的"耳朵"中,最特殊的也许就是活跃在陆地上的那一只——情报老手简·泰伊上校。她是一名女上校,很多直送白宫的机密情报,都先由她整理、分析。荒唐报道牵出"国家机密"2007年12月21日,美国《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盖特茨,在所谓《中国窃听美国间谍活动》一文中,引述"美国情报官员"的话说,"中国间谍"利用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夏威夷一个侦听站翻译情报的机会,不但探得大量绝密情报、窃走技术密码,还将侦听站的多名情报人员"拉下水"。  相似文献   

3.
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组织了庞大的谍报网,建立了大量的谍报机构,培养并安插了众多间谍,专门收集情报,刺探军情,为其军事、政治、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日本之所以能侵占大半个中国,间谍和间谍机构"功不可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建立了强大的谍报组织,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反间、反敌特和谍报工作,上演了一场悄无声息而又惊心动魄的谍报战。  相似文献   

4.
孙华 《神州》2012,(30):245-245
情报职能,是公共图书馆应具备的基本职能之一。木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情报职能的的内涵和现状,从公共图书馆内部、公共图书馆与读者、公共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情报机构三个方面探讨拓展公共图书馆情报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文梳理总结了"华人间谍威胁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成因和影响展开了分析。近年来,随着中美在科技领域竞争的加强,美国政府关于"华人间谍威胁论"的炒作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因为日益增多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回流"参与中国人才吸引计划,引起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华人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及某些华人个体的不当行为,为"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出现提供了口实。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本质是,抱持冷战思维的美国政府以中国为假想敌,通过人为捏造华人"间谍"活动的规模与危害,借以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对华政治策略。然而,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影响是双向的。美国政府通过加强反"间谍"起诉,收紧留学生签证政策等方式,一方面阻碍制约了中国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美国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6.
1941年的6月14、16、17和18日,莫斯科连续接到几份高级情报。情报提供了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进攻的日期,以及德国三个方面军坦克的精确数量,甚至连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都完整无缺。这些情报详尽到令苏联人不敢相信的程度,情报的提供者是一个叫勒斯勒的德国人。对很多人来说,鲁道夫·勒斯勒的名字是陌生的。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同盟国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传奇间谍,始终都游离在公众的视线边缘。尽管近年来不断有关于他的资料被披露出来,但在史学家眼中,勒斯勒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7.
近日,斯诺登又有新爆料——英美间谍不仅监控全球通讯网络,也进入虚拟世界,套取游戏玩家的资料。这是自棱镜项目曝光以来,斯诺登爆出的最为奇特的监控项目。此外,情报机构或者恐怖组织还会利用网络游戏来招募线人,甚至进行洗钱活动  相似文献   

8.
庾晋 《文史月刊》2008,(3):13-13
1950年国庆前夕,公安部侦查部门侦查到重要情报,美国间谍机关策划,企图在我国庆之日,用迫击炮炮轰天安门,谋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造成国际混乱。  相似文献   

9.
谁最终会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是上世纪60年代西方情报机构和政治家们颇为关注的问题。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的当时对中苏两国的绝密文件中,就有情报专家对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分析和对毛泽东"接班人"的种种推测,其中有的荒诞,有的也不乏从不同于我们的主观角度得出的符合客观认知的结果。详情请阅《美国情报局密测毛泽东"接班人"》一文。  相似文献   

10.
除了地面侦听站和深海间谍潜艇,白宫旗下的情报机构,还在太空中放飞了大量的"耳朵",不放过电波中的"中国声音"。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的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了54亿户。用手机通话,早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用手机通话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即便是他们的闲聊,都有可能被美国在地球上方3.6万公里轨道上运行的间谍卫星记录下来。其中"有特殊价值"的字句,可能被分析、整理后送到布什的案头!  相似文献   

11.
《文史月刊》2010,(8):9-10
<正>美国情报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立于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执行机关,也是美国各情报机关的协调中心。总部设在华盛顿近郊弗吉尼亚州的兰雷。主要由  相似文献   

12.
吴成良 《环球人物》2013,(17):52-53
艾薇儿是奥巴马的亲信,她要让特工们学会守规矩中央情报局第一次有了个女副局长,名叫艾薇儿·海因斯,这在这家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还是个新鲜事。再加上这位女副局长还是个律师出身的"圈外人",取代的是有33年情报经验的谍海老将,并且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信,那就更不寻常。接着,美国媒体又  相似文献   

13.
自近代以来,日本在对外渗透及侵略的过程中,曾派出大量间谍潜入中国各地进行活动。他们打着旅行考察的幌子,广泛搜集各类情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前后,许多间谍依托"满铁"为靠山,通过摄影及发行刊物的方式,不遗余力地向其国民介绍中国的情况,并且在扭曲历史观的驱使下鼓吹侵华舆论。岛崎役治及其发行的《亚细亚大观》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从1924到1942年间,日本摄影师岛崎役治以其创办的刊物为阵地,以旅行考察为掩护,潜入中国各地进行实地拍摄,足迹几乎囊括了所有省份。而其拍摄的内容,则涵盖了人文、地理、经济、军事等方面。尽管从纯摄影的角度而言,岛崎役治所拍摄的照片艺术性并不高,但所包含的信息却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通过对这些照片的内容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它们从各个角度充分暴露出当时日本觊觎中国的险恶野心。也正是得益于岛崎役治这类间谍不遗余力的情报搜集活动,日本才能在后来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一步步实现其野心。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东破获一起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因泄露机密级军事秘密13份、秘密级军事秘密10份,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15.
史鉴 《文史月刊》2013,(7):74-76
网络病毒层出不穷,虚拟空间谍影重重。增强意识提高能力,泄密事件终可避免在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通过互联网涉足网络文化,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内容。但互联网绝不是一方净土,而是危机四伏:间谍瞄准了网络这片肥沃的土  相似文献   

16.
周姝 《湖南文史》2012,(7):52-52
1941年7月中旬,70岁高龄的瑞士情报机构领导人瑞哥·梅森上校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他刚收到情报,希特勒在控制了整个西欧以后,已经打算进攻瑞士这个中立的小国。这条情报是从德国流亡者——罗德夫·罗斯勒那得到的。罗斯勒是一个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他在瑞士卢塞恩市开了一家书店作为从事情报工作的掩护。早些年还在德国的时候,罗斯勒就结识了一批德军高级将领,并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长期以来,这些秘密反对希特勒独裁统治的德国军官冒着生命危险,向罗斯勒提供绝密情报。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情报资料工作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各医院也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图书情报机构,以专门从事情报资料的管理与服务。向情报用户提供情报服务是情报工作的目的,而医院图书馆情报服务内容是医学图书馆除了流通,借阅以外的别一个为读者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情报资料工作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各医院也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图书情报机构,以专门从事情报资料的管理与服务。向情报用户提供情报服务是情报工作的目的,而医院图书馆情报服务内容是医学图书馆除了流通,借阅以外的别一个为读者服务的主要项目。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信息的爆炸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是1950年9月27日,再过4天,就是建国后的第一个国庆节,人们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之中。但,就在这几天以前,北京市公安局却得到一个重要情报,说有特务、间谍可能在国庆节那天进行重大破坏活  相似文献   

20.
贾章旺 《文史精华》2007,(11):32-39
中国共产党党员熊向晖受周恩来秘密派遣打入国民党第一军,并获得胡宗南的信任,成为胡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晖利用工作之便,向我党提供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情报,为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红色间谋——熊向晖》一文讲述了这位红色间谍在敌穴中机智勇敢、舍生忘死为我党获取情报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