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22日中午,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向西藏大学发来一份电报,报文宣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著名藏学家、西藏贡布地方扎西曲林寺八世东噶活佛洛桑甘丹赤列嘉措,因患肺癌,医治无效,是日上午11时在洛杉矶市圆寂。这噩耗令我昏眩,眼前金星闪烁,如挨重棒,陷入恍惚迷离之中,深夜梦间,面前突然出现几个楷体白字:永不消逝的白螺号。这字体分明指使我,写下这篇悼文。  相似文献   

2.
正我因患目疾,现正住在医院。在医院里接到"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的通知,满怀兴奋,感到有许多话想说。六十年前,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战斗旗帜。他的理想和行动,教育了清末民初的年轻一代。直到如今,中山先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仍然是爱国青年的鼓舞力量。首先,令我最难忘记的是中山先生一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热烈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就以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组织革命政  相似文献   

3.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4.
据说,毛泽东一生只写过一块墓碑,就是为他的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写的。正是空闰袁老先生,将老泽东的作文判了个不及格,学界泰斗章世钊称赞袁先生“此老通古今文史”,一代文豪郭沫若则誉袁先生“斯人育天下英才”。  相似文献   

5.
正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倾资创办的。坐落在东南沿海厦门岛的东南端,与金门、台湾仅一水之隔。1937年7月1日改为国立,素有"南方之强"之称。曾在厦门大学就读,是我一生的荣幸,也是我年轻时期最刻骨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据统计,厦门大学从成立至今,共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40多万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金科 《江淮文史》2005,(3):58-72
李良杰先生是我平生所结识的第一位作家,也是令我钦佩和敬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玉龙,红山文化,“那达慕”盛会,忽必烈的铁骑,“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草原,这一切都令我心驰神往,去年九月,我驾驶着心爱的富康车,从北京一路开到内蒙赤峰市的翁牛特旗首府乌丹镇,游览了布日敦噶查玉龙沙湖,勃隆克沙漠,同时还参加了北京藏语系  相似文献   

8.
我有幸从2000 年起,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一员连续三年间三次到过祖国宝岛台湾,更有幸的是,第一次去台湾时,2000 年6月8 日,我拜访了国民党元老、时已101 岁的世纪老人陈立夫先生。据说,我是大陆最后一位见过陈立夫先生的人。对于那次会见,先生的音容笑貌如同昨日,尤其是他关于呼吁祖国统一,提出国共联手打击台独的主张言犹在耳,令我难忘! 说来是一种缘份。先生在大陆的侄子陈小薰先生乃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他为筹拍《陈英士》的电视剧,几年间奔波于上海—— —湖州——北京之 —间。我们是朋友,常有交往。他听说我要去台…  相似文献   

9.
费孝通先生虽然没有编修过地方志,但是他的一生与地方志结下不解之缘。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缘分,那就是:受益于地方志,也重视地方志,一生都是读志用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李良杰先生是我平生所结识的第一位作家,也是令我钦佩和敬重的作家之一. 细细想来,自己之所以喜爱文学和写作,与李良杰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情深意长的关爱,也是不无关系的.李良杰先生与我的父亲、母亲都曾是一个部队的战友,父亲年长于他,因此,我是称李良杰先生为李叔叔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因为命运的安排,我一生没有机会进入任何美术院校学习,也没有机会在任何名家门下拜师学艺。但在成长为一名职业艺术家的过程中,我却得到过许多前辈艺术家的教诲、关心和帮助,他们的作品和对我的指点在我对艺术的领悟理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张仃先生和我的个人交往虽不算频繁,但是张光宇——张仃体系的艺术风格对我的风格形成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斗胆地说,我与他在艺术上是有缘分的。  相似文献   

12.
茂钦 《文史春秋》2006,(3):M0002-M0002
日本友人犬养毅曾问孙中山:“我每次看望先生,先生话不离革命,请问先生于革命之外,有否别的嗜好?”中山先生答道:“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而外,只有读书。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李拜天  刘伟 《世界》2007,(2):74-74
最近,我和《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的编撰者之一,著名的汉学家马赛免·二道恩先生有过一番小小的争论。我坚持认为“有朋自远方来”应该是一个俗语,而他坚持认为这不算。其实,在争论之初,我确实怀着蒙混过关的心态,心想一个洋鬼子能懂啥,所以故意以云山雾罩的学问之美,试图令其晕晕乎乎,一头雾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梁漱溟先生辞世30周年。梁漱溟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乡村建设派的领袖,民盟的创始人之一,一生都在为中国问题的解决而奔走,他是一位令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敬重的公众知识分子。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人世沧桑后,当记者问晚年的梁漱溟有什么要给后世交代时,他提出要"尊重传统文化,顺应世界潮流"。这是梁老的肺腑之言,亦是其一生留给国家、民族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次多 《中国西藏》2013,(6):87-87
杰帕、香三位大师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三个分支的代表人物。杰为塔布拉杰,即塔布·索南仁青,是米拉日巴大师的弟子和塔布噶举的祖师。帕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是帕竹噶举的创始人。香为香·遵珠扎巴,是蔡巴噶举的开山大师。他们之间既是师徒关系,又是各自教派的开山人。在介绍三位人物之前,我想简略地说明一下噶举教派名称来历和大小分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杜宁 《贵阳文史》2007,(6):79-81
一个有大成就的人,一生中总是南来北往,走东撞西,在辗转中历尽艰辛大起大落,悲鸿先生的一生也正是这样走过的,以致他以博大胸襟,吞吐大荒,创作出了宏篇巨制的艺术作品,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悲鸿先生一生还为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心,培养了众多的美术人材,他的教学体系为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起到了引领作用。在个人情感的世界里,悲鸿先生更是悲喜交加,缘生佳话而彰显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张鹤亭,河北省大名县东劝庄人,15岁加入中共地下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底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时任县长,1949年5月入湘后,在湖南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张鹤亭今年81岁,身体硬朗。他说:“我任宁乡县委第一书记时,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令我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电话里响起陌生的声音。一问,才知道那是陈新桂先生的儿媳的一位朋友从京来沪,她托他来我家取磁带。我给了他4盒录音带──—既不是《济公曲》,也不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而是陈新桂先生生前跟我的谈话录音。那是我写《罗隆基传》时,赴京访问陈新枝先生,他一口气跟我谈了4小时,不仅谈他与罗隆基的交往,而且也细谈了自己坎坷多难的一生。就在我访问他之后不久,陈新桂先生与世长辞。他的儿媳听说我采访过他,给我写信,问那些录音带还在不在。对重要的采访,我都永久保存录音带。我当即答应复制4盒送她。她收到后,全家细细听了…  相似文献   

19.
于是,我成长,背井离乡,浪迹天涯/我见过沙漠、雪峰、女人和羔羊/现在我老了,头白了/我回来了,又回到故乡。——沈苇《两个故乡》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诞辰1000年以后,我看到了这首诗。我突然觉得,这首诗像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祭文,是为他而写的。  相似文献   

20.
九时后乘汽车离开拉萨绕过布达拉宫后山车子沿青藏公路西北行,经哲蚌寺山下,过东噶宗开始离开青藏公路向南岔去。转过山湾,公路沿拉萨河北岩修筑,河水晶滢澄彻,清可见底,在阳光照耀之下,有的碧绿、有的蔚兰,波光闪灼灿如宝石,光彩异常美丽。在山麓下或河岸边时有溪卡村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