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三事件的突然发生,使首都北京地区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的状态。时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吴忠在周恩来的直接指挥和领导下, 亲历参与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为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毛泽东紧紧握着吴忠的手说:“吴忠有忠。”请看《九一三事件中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吴忠》。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武健华所写的《"九一三"事件后对林彪住地的清查工作》一文(载《党史博览》2011年第12期),不由得大吃一惊!武文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他和中央办  相似文献   

3.
赵赓 《文史精华》2012,(7):30-35
一 自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之后,社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4.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歪曲事实,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九一三”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一我是1965年11月入伍的。新兵训练  相似文献   

5.
春雨 《文史精华》2012,(11):58-62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坐“三叉戟”飞机叛逃,在蒙古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东北方向约70公里处坠毁(离中蒙边界约350公里)。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40多年,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官方正式公布的材料很少,人们对坠机原因有多种猜测。再加上国外一些人恶意炒作混淆视听,直到现在,谈起九一三事件,常常听到多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慕安 《文史精华》2010,(9):30-37
1971年,"九一三事件"突如其来,林彪出逃,摔死在蒙古境内。时任驻蒙特命全权大使许文益迎来了一场严峻挑战。在这特殊时期,如何圆满处理这一被蒙方误认为的"军事侵犯事件",同时坚决维护我国的安全与尊严,显得尤为重要。《"九一三事件"后中蒙交涉始末》一文,介绍了许文益积极应对、不辱使命的非凡经历,极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一二·三0”事件发生于1941年,是伪满政府对东北青年反满抗日组织的破坏事件。关于该抗日组织的政治背景,曾经引发一番争论,不明历史真相之人可能会将该事件与同时期发生的“贞星事件”相混淆,并将该青年组织误认为是国民党的组织,甚至在一些国民党人士口述的材料中也有此误解。近几年来,史学界的许多学者对“一二·三0”事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同时还有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著书立说以缅怀过去。其中以郑新衡先生所著的《一二·三零事件始末——东北青年反满抗H地下斗争史事纪》最能够反映东北青年地下抗日活动以及“一二·三0”事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历史研究》近期发表的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 ,展现出历史事件研究的新前景 ,即不再把事件视为自足的研究对象 ,而将其作为透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路径和视角。“事件路径”的历史意味着事件外延的扩展和看待时间的不同方式。在史学研究中 ,“事件路径”是沟通宏观与微观、结构与事件的有效途径 ,它与社会史、总体史、叙事史等当代史学的新进展并行不悖 ,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康庭梓 《文史精华》2006,(11):16-22
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飞机原本共有9名机组人员,但在“九一三”事件,中只有4人在飞机上随林彪等人飞往绝路,还有5名机组人员并没有被告知登机,因而幸运地生存下来。机组成员的去有留原因何在?《“九一三”事件中林彪专机机组人员的走与留》一文的作者是林彪专机组成员之一,他回顾了当年亲历亲见亲闻,依据细节事实对此作出了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一二·三○”事件发生于1941年,是伪满政府对东北青年反满抗日组织的破坏事件。关于该抗日组织的政治背景,曾经引发一番争论,不明历史真相之人可能会将该事件与同时期发生的“贞星事件”相混淆,并将该青年组织误认为是国民党的组织,甚至在一些国民党人士口述的材料中也有此误解。近几年来,史学界的许多学者对“一二·三○”事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同时还有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著书立说以缅怀过去。其中以郑新衡先生所著的《一二·三零事件始末——东北青年反满抗日地下斗争史事纪》最能够反映东北青年地下抗日活动以及“一二·三○”事件的全…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往而知今。近代南明区境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出现的著名人物,史有记载,历历在目。笔者在为《南明区街道志》撰稿中曾进行查档与调查研究,对发生在南明辖区的历史事件进行过梳理,觉得这些历史对后人有教育和启迪作用,现整理于后,以飧读者。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国天主教主教胡缚里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贵阳威迫官吏,欺压人民,勾结地痞流氓强占民产,违反中国法令,激起贵州广大人民群众不满,这就是震惊全国的“贵阳教案”。现市府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博爱路上的南天主堂遗址,就是这一事件的历史物证。光绪二十七年(1901…  相似文献   

12.
好书大家看     
《神州》2010,(5):38-38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 作者:牛大勇欧阳哲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最具持久影响力,且富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为纪念这一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2009年5月北京大学以“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晚年毛泽东     
正从“九一三”事件到病逝,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五年。与“九一三”事件之前相比,毛泽东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极大变化。1972年2月一场大病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疾病缠身,听力、视力变弱,连站立都逐渐困难。与身体状况变化相比,毛泽东的情绪变化复杂一些,有起有伏。在这样一种身心状态中,毛泽东度过了他最  相似文献   

14.
林维和先生将家中珍藏的先人林则徐的信稿,加以整理,汇集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影印出版,定名《林则徐书札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我国近代史上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手稿》共二册,第一册为林则徐亲笔起草的信稿,第二册为经林则徐批改的幕僚起草的信稿。《手稿》按作信日期的先后次序排列,未能确定作信年份的,则编入“原无年份”部分,分别附于两册的后面。笔者最近翻阅了《手稿》,发现所谓“原无年份”的信稿,大多数是可以考证出作信年份的。其中有三件手札,编者误为信的底稿,另  相似文献   

15.
主席身体欠安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很少在公共场所露面。1972年1月10日,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毛主席突然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告别厅,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相似文献   

16.
“九一三”事件中,林彪乘坐从北京调往山海关机场的专机于1971年9月13日凌晨零点32分强行起飞,1点55分飞越中蒙边境,2点30分左右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毁。当晚2点15分,北京沙河机场起飞一架3685号国产直升机,该机两名飞行员与劫机犯展开英勇斗争,将飞机迫降,保存了大量证据。  相似文献   

17.
对福柯《词与物》所包含的历史观,国内学界一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以为,《词与物》在历史哲学上包含两个重要论点:(1)福柯的认识型在本质上是一种统计规律,它使得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剖面成为认识型支配下的概率事件。这样,历史事件在成其所是之前,我们无法知其所是,因为它们都是统计的结果。(2)“真实的历史”应包括“词的历史”(历史文本)和“物的历史”(客观历史)两个共轭的范畴,二者具有互补性。而且,历史学家不可能同时取得对两者的准确把握,“物的历史”愈趋于精确,“词的历史”就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反之亦然。所以,《词与物》所包含的历史哲学思想,极富挑战性,具有鲜明的福柯风格,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8.
《民国档案》2006,(4):29-29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左双教授等《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已由社会科学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分七章,集中讨论了1928~1949年间的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涉及的事件有1928年“济南事件”、1929年“中东路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1年“珍珠港事件”、1946年“沈崇事件”、1947年“二二八事件”。全书共352千字。  相似文献   

19.
评2005年的日本教科书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5日,日本部科学省审议通过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由此引发了今年的教科书事件。本即对该事件的过程和《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该事件对日本社会以及邻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兴盛 《炎黄春秋》2007,(11):67-69
1987年,笔者参加了《湄潭县志》的编纂工作。在查看史料时,阅读了“湄潭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历史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