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11月,云南省举行孙中山先生诞生90周年纪念大会,任职于云南大学的刘文典应邀前往。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12日,我与刘文典先生哲嗣刘平章、侄子刘明章一起,到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特藏室,查阅了刘文典先生流落于该馆的藏书。刘文典(字叔雅)是近代著名学者,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五四时期积极参加《新青年》工作,1927年参与创办安徽大学,行校长职权。历任北京大学、清华  相似文献   

3.
刘文典跑警报刘文典教授,字叔雅,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卒于云南昆明。接触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人,无不知道刘文典先生的大名。关于他的逸闻太多了,最早是说他曾住在白云观里读《道藏》,因私自吃荤被道士赶了出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他与沈从文的逸闻。刘文典历来看不起新文学作家,在西南联大则尤其蔑视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的沈从文。西南联大晋升沈为教授,刘文典很不满,怒气冲冲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刘文典是什么?”还有一次日机空袭,刘…  相似文献   

4.
回顾刘文典的生平,探索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对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不无裨益。一刘文典(1889—1958年),字叔雅,原名文(马总),笔名天明等,安徽合肥人。幼年入教会学校,这是他那经商的父亲刘南田希望能学会“洋话”,今后能与洋人做“大买卖”的缘故。受西方文化的薰陶,刘文典外文基础扎实,但他的追求却与父亲的企望相去甚远。17岁时,他慕名前往芜湖安徽公学就读。  相似文献   

5.
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1909年赴日留学,1912年回国。1913年再度赴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并任孙中山秘书。曾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任教,对诸子百家颇有研究。专著《淮南鸿烈集  相似文献   

6.
黄勇 《文史月刊》2008,(11):56-58
刘文典(公元1889-1958年),中国文学史家,字淑稚,原名文聪,安徽合肥人。1913年赴日本求学,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作有《淮南鸿烈解》、《庄子补正》、《三余杂记》等。  相似文献   

7.
狂人刘文典     
刘文典跑警报刘文典教授,字叔雅,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卒于云南昆明。关于他的逸闻太多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他与沈从文的逸闻。刘文典历来看不起新文学作家,在西南联大则尤其蔑视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的沈从文。西南联大晋升沈为教授,刘文典很不满,怒气冲冲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刘文典是什么?”还有一次遇日机空袭,刘文典在跑警报途中见沈从文也往山上跑,便对沈说“:你跑什么跑?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被炸死了,就没有人讲《庄子》;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李昆声先生,1944年10月生,湖南张家界人。现为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云南大学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主任,曾任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1984—1988年)、馆长(1988—2002年)。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教授(1995—1996年),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2005—2006年),台湾艺术大学客座教授(2011—2012年)。  相似文献   

9.
杨沫(1914-1995)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相似文献   

10.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11.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史飞翔 《文史月刊》2011,(10):35-35
刘文典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目前坊间风行的关于他的传闻轶事,大多突出他的“狂”与“傲”以及特立独行的各种怪僻。那么,历史上的刘文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3.
书与人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1958-1962)的言谈。编者在随侍胡适之先生时,将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除编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以外,都收入了这本书。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  相似文献   

14.
佟宝昌 《史学集刊》2001,(2):F003-F003
这是一张民间收藏的普通照片,摄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它反映的是当时吉林大学在响应号召“大炼钢铁”的过程中,校党委第一书记兼校长匡亚明(中间带口罩者)、副校长佟冬(中间挥手者)等人视察炼铁工地的场景。画面虽小,但它很容易把人带回那个“左”倾错误泛滥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罗平汉 《百年潮》2006,(8):31-36
毛泽东是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大力倡导者,也是较早觉察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出了乱子的领导人.从1958年10月中旬起,毛泽东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发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问题不少,并由此领导了1958年底至1959年上半年的纠"左"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4,(6)
<正>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人日记,所载始于咸丰八年(1858)正月一日,迄于咸丰九年(1861)十二月。2006年,李德龙和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将之收录,题为《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关于作者,任小波先生说:"此书不著撰人,当出自清咸丰间某位朝官手笔。"~①际上,通过日记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将作者考证出来。一《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所载以日常生活为主,举凡交游、仕宦、游历等,莫不详备,其中多处内容隐含了作者的生平线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年 《江淮文史》2002,(2):138-153
1958年到1960年,在“大跃进”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民歌运动。作为曾在化领域“大跃进”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全民写诗运动,它的兴起和发展都是与毛泽东的直接提倡和大力推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1958年上半年至1961年6月,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彻底终结的曲折发展历程,其命运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农村公共食堂在河北省蓬勃兴起;随着大跃进的中止,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也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9.
袁昶之《乱中日记残稿》,是义和团历史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重要文献。该日记原件迄今未见传世。最早的刊本系袁允(?)等编撰的《太常袁公行略》,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印本。尔后,翦伯赞、杨洛安等先生,又将此日记辑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一册(1951年3月神州国光社版),流行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0.
回顾1949年以后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1958年高中毕业生寒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应该是仅有的一次针对未成年人的“运动”,而且整个过程俨然是1957年“反右”运动的“浓缩版”,从全国来看,所涉及的人数也不少,而且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件事情不应该被历史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