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一座恬静的苗寨。这座苗寨就是剑河县岑松镇展丰村。据说,展丰村今年的年味特别浓郁。那天,我们追逐着太阳前往展丰村。虽然已是大年初六,但这座苗寨却依然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阵阵酒歌和芦笙曲子从山寨里传来,苗家人都沉浸在自由祥和的节日气氛中。我们走向村子。村巷里到处散发着陈年的酒香,那是年味浸染的芳香。暖暖的阳光从远处照过来,经年的瓦檐彰显着古朴的光泽。家家户户门楣上都张贴着簇新的春联,爆竹刚刚响过,春节的喜庆还久久地写在山寨里,写在苗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西藏推出"体验藏历新年"旅游路线传统藏历新年到来之前,西藏推出"体验藏历新年深度游"旅游路线,让游客体验藏家年味。藏历新年是西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民俗气息的节日,藏语称为"洛萨"。期间,藏族群众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携程旅行网等机构已推出了多个  相似文献   

3.
<正>出了山海关,就进入东北三省地界。东北的年,过得最是喜庆。"年"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最大的一个节日,越来越匆忙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把很多传统的习俗简化再简化,年的味道也像一杯久泡的茶越来越淡,许多难忘的年味也就只能飘在我们的记忆中。而放眼银色的东北大地,苍茫而热闹的冬天,雪给一切景致镀上雪白蓬松的轮廓,映着福字的红色灯笼散放着暖洋洋的年味。  相似文献   

4.
春节,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所有的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守岁末的最后一夜,并迎接新春的到来。几千年来,人们把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就是这样一个传承了几千年,有着深深文化根基的节日,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发现被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的春节,年味却越来越淡了。鞭炮声越来  相似文献   

5.
萧放 《民俗研究》2008,(4):266-270
有人说过:“时间带着口音发言。”时间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在人文时间中有日常时间与特殊时间,节日属于特殊的人文时间,也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适应社会节奏的标志时间。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着丰厚的节日民俗文化遗产,节日民俗五彩斑斓。随着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视的节日,从古至今承载了中国人对团圆幸福的期盼,对物阜年丰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和仪式的尊重与敬畏。在梁实秋笔下,孩童的年似乎并不是十分值得享受;在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忙碌又有条不紊;在沈从文笔下,年味在焰火与灯光中被点亮;在鲁迅笔下,年味儿中满是孩提时对繁冗规矩的不耐与对长妈妈的怀念;在林语堂笔下,在白云观会"神仙"的人潮拥挤  相似文献   

7.
农历新年元旦(1914年改称“春节”)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产物,也是华夏传统盛大节日。迎接新年通常始于腊月廿三“送灶”,往后年味愈浓,新年正月初五之后有所趋淡,随后又转入喜迎元宵佳节的新高潮。千百年来,祈求家庭美满、民众幸福和天下太平,乃辞旧迎新的重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古今节日文化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节日文化传统悠久、绵长,早在汉魏时期就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主干形态,唐宋时期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直到明清仍传承着这一节日形态。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传统社会的嬗变,传统节日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这里,我想简要地比较一下古今节日异同,以便对节日的变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农历新年元旦(1914年改称"春节")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产物,也是华夏传统盛大节日。迎接新年通常始于腊月廿三"送灶",往后年味愈浓,新年正月初五之后有所趋淡,随后又转入喜迎元宵佳节的新高潮①。千百年来,祈求家庭美满、民众幸福和天下太平,乃辞旧迎新的重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12,(1):23-27
俗话说,宁穷一年,不过穷年。眼下,年关将至、年味渐浓,送礼、应酬、礼包、压岁钱……各项人情花销就成为盛大节日的重头戏。礼尚往来的春节,是传统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也是消费心理无限膨胀的时刻,平时的省吃俭用变成了现在的慷慨解囊,消费主义刺激下的礼品经济随之掀起狂潮。有人说,这是生活富足、日子过好后产生的客观规律,有所谓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节日丰富多彩。而泼水节和火把节是云南比较有特点、有影响的两个节日。文章通过对这两个节日的起源、类型、活动内容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使人们更加深对这两个民族节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就节日的传承变化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东京作为北宋首都,都市结构与文化空间皆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节日市场与商品交易更加繁荣,市民节日消费需求逐步提高,其节日生活呈现出明显消费特征。从消费视角下探讨北宋东京节日生活,为北宋东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节日生活提供了微观研究视角,使北宋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借由节日这个文化场域得以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13.
青稞在西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体现在西藏纷繁多彩的传统节日中。例如,西藏各地的众多节日中,至少有两个重大的节日是与青稞息息相关的,一个是开耕节,另外一个是望过节。  相似文献   

14.
正年,是二十四节气土壤中长出的大树,根深,枝繁,叶茂。过年,过的是四时八节中,季节深处的根和枝叶积攒出来的那份祈盼和喜庆,春节就是年这株大树上盛开的花朵,是花朵里流溢出来的世事与人情。祭祀,人与万物情感交流春节是锦屏苗族社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脚步悄悄走近,乡村忙碌起来,人们穿红着绿,赶年场、备年货,烧米酒、打糍粑,杀年猪、宰鸡鸭,挂彩灯、贴春联,营造出浓浓的乡村年味。除夕当天下午,家家户户备祭品,到祖坟上向新逝的亲人或早逝的  相似文献   

15.
张小华 《神州》2014,(2):53-53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生命价值,它与当地一些传统节日一起构成了富有特色的节日文化。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这些特色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多种现代价值。本文从秀洲区三个古镇的三个特色文化节日入手,探讨节日文化的生命价值以及传承利用现状,并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节日文化,为美丽秀洲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民族的28个民族聚居的地区。除市区外,四个郊区多是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市城乡逐渐形成一百多个民族节日,展现了原始宗教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彩画面。据初步统计,凯里市有各种节日(集会)一百三十三个。其中苗族123个,占各节日总数92.48%;汉族6个,占4.5%;木佬入、(亻革)家等4个,占3%。从地域看,95.48%的民族节日集会分布在四个郊区的26个乡镇及村寨。在众多的民族节日集会中,由于地理位置及区  相似文献   

17.
王雯娟 《风景名胜》2016,(12):20-21
寒意转深,冬月渐近,湘西南边陲的芋头古侗寨,此时已经飘起了浓浓的年味,特色的侗族新年“吃冬节”已经来临.作为保存最完好的侗寨,独特的文化传统,美丽的侗锦、古朴的鼓楼、热情的多嘎多耶、虔诚的祭萨、热闹的合拢宴……无不吸引着外地人赶来,加入到侗民们欢快的节日中来. 冬节是侗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三十至冬月初九,称为“侗年”,俗称“吃冬”.  相似文献   

18.
塞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是法老参与演出的最古老、最重要的宗教典礼之一,与王权关系密切.节日在法老认为必要的时候举办,以庆祝法老顺利统治一定年限和更新王权为目的,但以后者为核心.在节日游行和一系列或公开或神秘的仪式过程中,塞德节巧妙地利用节日氛围,使全国人民再次认可了法老的合法统治地位和各种权力,使法老的王权以新的、更强大的面貌继续下去,在王权的实施、维持和强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塞德节完全是在宗教和喜庆节日的外衣掩盖下,由法老和统治阶级设计和庆祝,是宣传、确认、强化和推进王权统治的典礼,维护国家权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日本盂兰盆节的历史演变和宗教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民俗节日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而逐渐形成的。而传统节日的发展,有很多节日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节日的形式内容也随之改变。日本的许多节日都来源于中国,因此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每个节日都或多或少的留存着中国文化的印记。日本的盂兰盆节也不例外,然而在它的发展历程上又有怎样的不同,为何它会成为日本第二大节日。通过对其民俗节日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其精神世界,了解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勃 《民俗研究》2007,(1):169-181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清明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汉代以前即已出现。但作为节气的清明与作为节日的清明毕竟不同。譬如韩养民、郭兴文明确指出:“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