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3日,雨后的天空格外明亮,古老的朗色林庄园就矗立在眼前。朵朵村长家的小院位于朗色林庄园的正后方不远处。许多个世纪以来,住在庄园里的封建大贵族世代掌管着这片领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西藏民主改革完成,才有了村级行政单位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囊色林(又写作朗色林)庄园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泽当西面30公里雅鲁藏布江的南岸,今属扎囊县(又作札朗县)。囊色林意为"财神之地",相传这座庄园的高楼外形,很象囊色林神的宫殿,因而得名。囊色林是西藏地区一家古老的贵族,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是何时形成的。但根据囊色林出嫁的女儿央京说:"囊色林贵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西藏封建农奴制下的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在西藏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下,有两种特殊经济形式伴随其左右。罗莉发表在忡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五期上的文章指出,封建领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是当时西藏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它们发展到后来,成为西藏社会发展的桂桔。研究其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对认识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社会具有很大意义。这两种经济产生于公元10世纪前后,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吐着王朝的崩溃使一些农奴和属民成为自耕农和个体农;一些村落的大小头人占有较多的土地;一些幸存下来的农奴主与地方宗教势力和教派势…  相似文献   

4.
帕拉庄园     
年楚河平原肥沃的土地,曾吸引旧西藏贵族们来此建立自己的庄园。帕拉庄园,这个被称为西藏封建农奴制标本的庄园,也在此经历了它的风雨岁月。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封建化过程是在深受中国唐朝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完成的。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国有制度脆弱,封建化之后的日本在并未与西欧建立任何联系的前提下,却形成了与西欧十分相似的封建社会模式。其中,庄园制的产生最能反映日本封建化过程的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剥削方式在落后的生产力的作用下由实物地租向劳役地租的回归;二、土地国有制在私有传统和庞大官僚队伍的鲸吞下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中国唐朝先进的封建因素与日本本土落后的前封建因素相互接触、融合,最后产生了日本的封建庄园制。  相似文献   

6.
刘畅 《史学月刊》2024,(2):76-86
自1066年诺曼征服至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是英格兰封建王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王权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以国王和郡守为典型代表,大致呈现三个阶段。首先,三次郡制改革体现了诺曼征服后国王加强地方统治的决心,且国王在二者关系中占据主动。其次,郡守的身份地位和职能属性反映了国王所推行的地方代理人制度,表现为封建王权对地方社会的主动介入。最后,郡守对国王的反抗代表了这一时期地方社会与封建王权之间的权力紧张。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国王和郡守的关系不仅透视出王室政府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博弈与妥协,也凸显了封建王权介入地方社会的最终目的和行为本质,进而二者在权力调适下趋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城市工商业结构、城市经济所有制形式及城乡经济关系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西封建城市经济结构的差异,指出中国封建城市在经济上以商业繁荣为特征,大多属消费型城市,西欧封建城市以手工业发达为特征,大多属生产型城市。中国封建城市经济所有制以国有制占主导地位,西欧封建城市则以行会所有制为主。中国封建城市经济是封建小农经济的补充物,西欧封建城市经济则是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者。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对各自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西藏民主改革的认识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民主改革是西藏在和平解放的基础上由封建农奴制到人民民主的历史性变革和发展,是西藏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里程碑。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西藏和平解放后不同阶段的实际,正确认识和处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基础、时机与条件、策略与步骤以及性质与前途等问题,并依此相应地作出和平协商、"六年不改"、赎买和"稳定发展"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和实现的。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西藏由和平解放、筹备成立自治区至民主改革,跨越几个世纪而成为人民民主的西藏。  相似文献   

9.
《河南文史资料》2012,(4):31-31,F0004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末头品顶戴、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被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曲杰 《中国西藏》2009,(3):10-15
克松村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183;旺清格列在山南的6个庄园之一,1959年西藏的民主改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克松村作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50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中国西藏》2009,(1):86-86
北京的张炜:我想了解一下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 答: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1959年西藏上层集团中的一些人把中央政府在西藏社会制度改革问题上的耐心等待和争取教育看作是软弱可欺,悍然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中央政府迅速平定了叛乱并于1959年3月22日发出《关于在西藏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的指示,对西藏进行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12.
1959年以前的旧西藏,仍然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度的全部特征,在整个西藏表现为四个“最”,即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反动是指农奴主对农奴政治和经济上的压榨。黑暗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得不到政治上的任何平等与民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1959年到现在已经是50年了,在人类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它只是弹指一瞬间,但是对于西藏来讲,这个1959年,意义非同小可,它敲响了封建农奴制度的丧钟,彻底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个很值得纪念,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清代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西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颇具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首先从宗豁一级,其所辖之下的社会基层组织骆卡(庄园)、部落两级建制,以及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特点。其次,对清朝中央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基本保持原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些改革,作了深入的考索。  相似文献   

15.
汪扬 《北京文史》2004,(2):41-41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封建皇朝的首都,是王侯公卿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到处是豪门大宅。但是与豪门大宅形成强烈反差的却也有不少低矮窄小的房屋,特别是在北京城的边缘地带,如几座城门外的沿河地方,还有着一种被称为“鸡毛房”的破破烂烂的小屋。  相似文献   

16.
<正>它为何是绝无仅有的中原封建官邸的标本?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内涵?马氏庄园曾经被遗忘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当它以全新的面貌靓丽登场时,其传奇性令世人震惊不已。  相似文献   

17.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遵照毛主席“解放西藏易早,不易迟”的思想方针,为使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农奴制度压迫的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以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克服种种困难,长途跋涉,向世界屋脊挺进。  相似文献   

18.
大约在1969年9月下旬,我们看到了周恩来总理关于解决西藏问题的指示。指示明确指出:西藏造反公社不仅是要恢复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是想要恢复封建农奴制度。9月25日,中共中央对《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关于一些地区发生反革命暴乱的报告》作出批示,指出“西藏一些地区的一小撮阶级敌人,利用民族情绪  相似文献   

19.
农奴制度是封建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封建社会史,应当首先考虑这一问题。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农奴制度,哪些朝代有农奴制度,史学界具有很大分歧。有的史学家认为西周存在着庄园农奴制度;也有的认为西周是奴隶制社会,魏晋到隋唐才具有庄园农奴制度。至于五代以后是否存在农奴制度,迄今尚未提出具体看法。 我们认为,战国末年进入封建社会,建立封建政权。但是,当时封建制度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两汉是封建化进展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才完成封建化,形成农奴制度。南北朝以后,农奴制度继续发展,直到清朝。下面试简要说明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这里是江孜的班久伦布村,帕拉庄园就坐落在这里。帕拉庄园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奴隶主庄园,位居十二大庄园之列。它是旧西藏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的缩影。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大多是农奴的后代,依然健在的10多位当时身为农奴的老人现在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他们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