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一个新兴的士阶层逐渐崛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影响广泛,大至国家前途以及国际形势,小至个人成功和战争胜负,成为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无可非议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承创新自始至终都是以士为中心的。其中,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心的重中之重——军事。  相似文献   

2.
何靖 《黑龙江史志》2008,(12):20-21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一个新兴的士阶层逐渐崛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影响广泛,大至国家前途以及国际形势,小至个人成功和战争胜负,成为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无可非议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承创新自始至终都是以士为中心的。其中,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心的重中之重——军事。  相似文献   

3.
正东汉在黄巾大起义后就陷入分裂状态,最后最强的几股军阀势力割据一方,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即使在战乱期间,有头脑的军阀首领还是试图在自己控制地区维持一定的法治局面,以利于巩固政权,更容易进行战争动员,从而在混战中取胜。因此,东汉以后的长期混战及分裂,并不意味着法制的完全崩溃,法官依然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可以作为这一时期法官典型的,就是曹魏及司马氏  相似文献   

4.
三、隋唐至五代时期战事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和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时期。隋朝虽然结束了政权林立的大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又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很快灭亡。李渊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唐帝国后,封建制度日趋完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被削弱,再度形成分裂割据局面陷入了“五代十国”割据势力争夺的战火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峡两岸的分裂是冷战时期遗留的问题,也是朝鲜战争的一个后遗症。朝鲜战争爆发导致美国直接派兵进入朝鲜,招致美国插手台湾事务,再度在政治、军事与经济上援助蒋介石,全面卷入中国内战。朝鲜战争爆发和美国介入中国台湾问题,与海峡两岸长期分裂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问题研究综述景有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三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围绕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和标志及原因,学者之间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争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各种意见综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7.
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分裂后,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中形成了以路德教为代表的新教派别,使天主教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第一次大分裂后出现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后来又以俄国为中心)的东正教,则一般都与所在国家的世俗政权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东正教在俄国也曾出现过几次改革运动,但是在改革的内容、形式以及历史作用上,都与西欧的宗教改革大不相同。东正教在俄国,基本上是一直处于沙皇政权的控制之下的。它虽然也经历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是在沙皇授意下或直接操纵下进行的。俄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教会改革有过四次,即:伊凡四世时期的“百章会议”、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时尼康的教会改革、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和彼得三世、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 《神州》2008,(11):19-25
这是一支有着辉煌战绩和光荣传统的部队。战争时期,他们南征北战,千余次的大小战斗造就了他们钢铁般顽强的精神;和平年代,他们忠于使命,凭借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和当时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密切联系的,是有其阶级根源和特定历史条件的。首先,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旧的奴隶制度和社会阶级结构在崩溃、瓦解、但是还没有完全死亡;新的封建制度和社会阶级结构在产生和发展,但是还没有充分强大,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和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此时,新旧制度并存,新旧阶级同在,致使阶级关系十分复杂。在阶级社会中,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和集团,也有不同的主义;甚至同一阶层、同一集团内部,仍会有政见的分歧。此时,旧的奴隶制度和社会秩序崩溃瓦解,天下陷入大乱,那么,新的道路在哪里?怎样致天下于太平?怎样结束分裂混战的局面、实现统一?这许多迫切的现实问题摆在当时每一个关心社会前途和历史命运的思想家、政治家、士人以及普通百姓的面前,迫使他们思考、寻求和  相似文献   

10.
蒙元帝国从铁木真称汗(1206年)到蒙古族再次进入部族分裂、割据的局面(1399年)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创造了诸多的丰功伟绩。符牌是他们借鉴其他民族的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应运而生的一种政治管理手段。蒙元时期的符牌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本文对已经公开发表的实物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进行等级排序;并对该时期使用符牌的原因及其编号字头的来源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1.
阿富汗战争中逊尼派抵抗组织是抵抗苏联的主体,但是逊尼派抵抗组织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逊尼派抵抗组织之间存在着分裂,分裂的主要原因有意识形态因素和政治因素、阿富汗传统分裂的作用以及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介绍历史上,流通中的大面额货币往往包含含量较高的贵金属,如黄金或白银。持有人只有把他们的全部财产变成一种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用于支付的形式随身携带,这样才方便。那些财产实际上赋予了硬币的合法货币地位。此外,金银币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政治制度下都可以支付。它们能抑制通货膨胀,战争或灾难时期可以被储藏。特别是在危机时期,如战争或通货恶性膨胀时期,大批硬币被储藏,导致日常流通短缺。解决的办法是生产更多的硬币,这样一来政府就要倾其国库中所有的金银。但如果政府想要支持战争、偿还外债或者控制通货膨胀,动用国库的金银…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五万人的兵力击败曹操数十万大军,从而揭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帷幕。有关赤壁之战的若干问题,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早在五十年代,有的史学家就对赤壁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表示了怀疑,近年来,史学界又就此展开了讨论。这次讨论,是以尹韵公同志的《赤壁之战辨》为发端,他从时间和军事的角度出发,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大战,而是小战,是曹操所率的  相似文献   

14.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互动最为频繁的时期,还是南北战争最为频发的时期。中国古史对战争的记载固然丰富,但对兵力、兵种、战术等细节问题的描述往往语焉不详,这反倒为古典演义小说等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致使社会大众对战争的理解严重失真。李硕专著《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南北存在着地区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大致是以淮河为分界的。本文从气候、农作类型、九州四渎和分裂时期南北对峙等4个方面,论证淮河在中国古代为南北方分界的地位。认为:淮河南北气候的不同,奠定了南北差异的自然地理基础。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农作类型的不同,为南北人文差异提供了物质条件。淮河在九州中的分界特征,对秦以后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淮河在四渎中自然标识特征的突出,使其更有资格成为南北的分界线。同时,在分裂时期的南北对峙局面出现时,淮河多为分界线或准分界线。以上多种因素在长期历史中形成了淮河的分界地位,这对关于中国古代大一统疆域的考察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自公元前177年古代中国匈奴政权初次统一西域,至19世纪初中叶,该区域既有和平,也有战争,然而均发生于中国内部各政权、势力间。19世纪初中叶以降,俄、英两国势力先后侵入中亚地区,新疆随之成为外来势力角逐之地。与此同时,新疆的事务,即使是国内事务尤其是战争,也经常有外国势力介入。从此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新疆事务长时间由中国自身的各政权、各势力及各民族来主导的局面被划上了休止符。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境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分裂势力渗入新疆,并以暴力与恐怖表达其政治诉求。新疆又进入了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7.
一由于西汉王朝的二百年经营,长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东汉建以后,长安的中心地位动摇,洛阳在各方面的重要程度渐渐地接近乃至超越长安,遂而成以长安—洛阳为轴心的黄河中下游文化相对发达的区域,而长安与洛阳之间也成为当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然而,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乱。这些战乱就像间歇性的强烈地震一样,摧决了自秦帝国以来垒筑而成的中央集权统的大厦,也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在废墟之上走马灯似地出现了众多割政权,形成为十六国分裂局面。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动荡不安的政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分裂论”等种种谬论,在西方国家不时冒出。中国的国际形象因而受到伤害,发展进程受到干扰。散布这些谎言的,是一群“恶毒攻击中国的人”。他们为什么要攻击中国,目的何在?他们又是如何给中国抹黑的?  相似文献   

19.
在汉末、三国割据战争中,战马和骑兵兵员、将领呈现出从草原向中原、从中原向江南的流动。三国政权都面临着北来骑兵人才层与当地政治、社会的整合问题,并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使得三国政权的骑兵运用策略、水准出现明显差异。蜀汉缺乏骑兵人才;东吴统帅擅长运用骑兵,但受制於战马不足;魏晋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则呈由强而弱的变化过程。三国割据战争和骑兵人才流动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内迁,影响及於西晋的崩溃和之後漫长的南北分裂局面。  相似文献   

20.
多穷  崔峰  查鑫 《中国西藏》2002,(5):28-31
近一段时间,国外分裂势力经常拿西藏监狱说事,攻击我们某些所谓不人道的做法,事实上他们的种种言论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为此我们的记专门采访了监狱,写回一组详实的报道,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