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位与共和国几乎同龄的并有着40多年军龄的老军人。在我的一生中,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中令我终生难忘的是1997年7月,我作为驻香港部队先遣组副组长,亲历了这年7月1日中英两军的香港防务交接,亲自组织和参加了驻港部队在香港军营的首次升旗仪式,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共和国整整走过一个甲子的历史了。60年前,我是一个25岁的毛头小伙子,60年后,我垂垂老矣。古语云:“鉴往知来”,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前行,必须清醒地回首。作为陪伴共和国走过60年风雨的老人,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老干部,近一段时间,我陷入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1949年,共和国成立那一年,是我永远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我结束了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生活,告别了受欺凌、受压迫,连歌都不敢放声唱的日子。那一年,是捷报频传的一年,也是我与高小同学秧歌扭得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我是穆罕默德·穆尔西博士,共和国的总统,合法总统,我拒绝接受这个法庭的审理”  相似文献   

5.
<正>十八大前夕,几位同志来,说他们正在编辑《共和国日记》,一年一本,"十一五"期间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经过五年的工作,即将出版,要我写个序言。翻阅《共和国日记》1949年卷清样本,按月、周、日依序写来,仿佛又回到那些激情澎湃的日子。当时我30岁出头,在东北做工会工作。民族危亡中投奔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相似文献   

6.
刘梦熊 《世界》2003,(9):6-11
来到中非共和国勃亚利农业站不久,看见一位来上班的彪形大汉,上身赤裸,头颈上盘着一条十来斤重的蟒蛇,它伸出头东张西望,吓得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7.
关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了。我们应当对共和国的历史进行研究,编写共和国的历史。这个问题,我说了一年多了。我准备找力群同志说这件事情。要就这个问题向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我想,中央会赞成的。想先搞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现在搞这件事有基础,有充分的条件。首先,编纂出版了《当代中国丛书》,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套丛书的规模很大。已经出的各卷,有综合性的,有专题的;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都有。这是很重要的材料。当然还要增补修订。其次,已经出版了一大批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著作。主要是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这…  相似文献   

8.
苏联“八一九”事变目击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8月19日至9月2日,我作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当时的工作单位)访苏团组的一员(团组共5人),途经莫斯科访问了苏联的鞑靼尔斯坦自治共和国科学院和该共和国巴尔达辛区苏共委员会,历时15天。作为8·19事变的见证人和目击者,通过现场和新闻媒介,所见所闻甚多;同时通过同苏联社会基层和接待人员的接触,了解了某些苏联人对此事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反映。我是这次学术访问的材料记录员,回来后  相似文献   

9.
来到中非共和国勃亚利农业站不久,我看见一位来上班的彪形大汉,上身赤裸,头颈上盘着一条十来斤重的蟒蛇,它伸出头东张西望,被吓得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0.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我因编导《武训传》,为此也"臭"名远扬。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今将我当年编导此剧的经过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11.
屠筱武 《江淮文史》2016,(3):120-126
正国家、民族的命运,与生存于其间的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我出生于1947年,基本可以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共和国经历的起落浮沉,决定了我人生道路的起落浮沉。1973年的高考事件,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十年"文革"期间,高考制度完全废止,大学招收的是无需经过考试的工农兵学员。其实"文革"后期的1973年有过一次流产的高考。我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错,却名落孙山,而且作为陪衬对象出现在《安徽日报》的头版头条中,成为我一生难  相似文献   

12.
贾兰勋 《百年潮》2000,(1):9-18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我从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会跟共和国的一位缔造者、国家主席刘少奇联系在一起。6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走进了中南海。之后,又来到少奇同志身边,成为他的贴身卫士,直到少奇同志含冤  相似文献   

13.
吴达才 《百年潮》2013,(6):10-11
前段时间,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了刘少奇一家在1960年所摄的全家福合影,左边第一人为长子刘允斌。这让我想起57年前我与刘允斌会面、交谈的往事,谨作追记,以悼念这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身亡的共和国英才、  相似文献   

1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过去了55年,而在我的脑海中,有关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前夜的历史事件和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宣告共和国成立的庄严仪式(我有幸是这一仪式的见证人)的记忆却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5.
我是贵刊的资深读者。在1998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写了如下的一点感想,也是希望。这些话应该对谁说呢?我不知道。就对你们说吧。但愿不会给任何人招来麻烦。一、明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了。现在都喜欢说要把或应把什么什么带到21世纪。那么我们这个刊物,或者还有我们这个共和国的有关方面和有关领导,或把或应把什么带到或带给21世纪呢?我以为最主要的是中国百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共和国50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成功的经验固是前车后辙,有轨可循,当然也还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时时开辟新路;失败的教训则正是前车…  相似文献   

16.
沈国凡 《百年潮》2010,(11):63-68
与王文正老人相识是为写《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一书。土义正当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员,参与了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审判的全过程。采访中我还了解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初期,我有幸参加了两场共和国大审判。1980年,我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员,参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981年初,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宣判后,我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回到上海休息几天,到医院里看望生病多时的老伴,然后于3月到衡山饭店报到,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长,参与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我在2006年出版的《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这本书中,将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过程已经作了一个全面的口述;而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的情况,至今却鲜为人知。作为一名亲自参与了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全过程的法官,觉得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情况进行一次回忆,那就先从庭审的情况说起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的同志已注意研究远东共和国对中国的外交这一问题。《世界历史》1988年第3期发表的《远东共和国与中国》一文充分肯定了远东共和国的外交在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建立中苏外交关系中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一评价是属实的、正确的。但远东共和国外交中也有过失的一面,本文仅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8月,我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肖教授组织的远赴俄罗斯南西伯利亚的考察活动。此次的考察路径,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实地踏勘被称之为"最北方的汉式宫殿"。对于这座特殊的汉式宫殿,我早有神往之感。8月13日,我与李肖教授、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党社教授等人到达哈卡斯共和国(哈卡斯人居住地地区,在苏联时期是哈卡斯民族自治州,1991年苏联解体前改为哈卡斯共和国)米努辛斯科"地方志博物馆",专程前  相似文献   

20.
郭华红 《文史月刊》2008,(10):73-74
恢复高考迄今整整30年了。1977年冬天,来自各个行业的570万“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向沉寂了儿年的高考考场时,有谁能想到这一重大事件将改写共和国的历史,改变一代人的命运。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每每想起这一时刻,就心潮汹涌,激动万分。是邓小平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圆了我的人生之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