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中方言中的"让人"和"瓤人"是不同的,"让人"的"让"在关中方言中可以读成[rang42]和[rang42],分别代表"责备"和"责备"之外的其它义项,而"瓤人"的"瓤"读作[rang42],是"耍笑、嘲弄、戏弄、侮辱"意思。  相似文献   

2.
杨振兰 《民俗研究》2007,(2):192-204
汉语中的后缀"子"作为名词的形态标记,表示事物范畴,其中的事物包括"物"也包括"人",我们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同时参考了<汉语大词典>,统计出指人或与人有关的名词约160个(称之为"子"缀词),带"子"的惯用语约55个,总计约有222个词语,指人名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直接称人:小子、毛孩子、鬼子、老头子;2)指称某种特殊体貌的人:聋子、矮子、瞎子、麻子;3)指称具有某种人格的人:赖子、痞子、愣子、油子;4)指称具有某种特定行为特点的人:骗子、贩子、拐子;5)因隐喻而产生的与人的品性或行为有关的抽象概念:帽子、辫子、架子、空子等;6)由"子"缀词构成的表示人的某种行为的惯用语:如摆架子、扣帽子、甩脸子、钻空子等.  相似文献   

3.
正以"明理笃行"为校训,以"为目标,构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圣园、成长乐园",‘让每一位师生走向成长,收获成功。教师中有硕士学位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2入、教坛新秀2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4人、教坛新秀6人。近两年,有4人次获省  相似文献   

4.
从菲利普王之战到独立战争结束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印第安人囚掳叙事。对于被印第安人掳获的殖民地人而言,这些叙事不仅是其建构印第安人作为"野蛮人"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暗含了对自身角色与身份认同的理解。殖民地人运用清教、自由和权利话语,使印第安人的"他者"形象从"崇拜撒旦、堕落邪恶的异教徒"到"迷信愚昧、酗酒食人的野蛮人",从"好战残忍、热衷杀戮的嗜血恶魔"演变为象征"专制暴政、贪婪腐败的文化符号"。这种建构的复杂流变内含了野蛮与文明、宗教与世俗、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对立,激发了殖民地人的危机想象与自我审视。它不仅加速了殖民地人对印第安人身份的排斥,还深化了殖民地人对自身特质的认知,促进了其身份认同由殖民地人、英国人向美利坚人的过渡与转变。  相似文献   

5.
小岞位于惠东(惠安县东部),为"惠安女"居所。当地的生计方式——"讨海吃"以及聚落形态——"讲风水"体现在海洋、山地、洼地等对比之上;小岞人也通过"拜神明""敬祖先"来实现自我认同。小岞人生活在一个整合了人-人、人-物、人-神等人文关系的体系之中,"惠安女"不是例外。从小岞人和他们的祖先营造及再营造的人文关系体系中,可以看到,被人们视作"缺乏历史动力"的民间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的存在,比标签化的"惠东形象",更应引起政治经济实践者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也将更有助于更新文化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历史"的传统分析结构中,人是一个有接受、感知、实践和反思能力的存在,但这个结构在实际研究中具有不确定性,身体史简化了"人与历史"的分析结构,身体仅仅是一个单向度感受的存在。根据身体史的方法,"人与历史"可以拆分成"人与身体"、"身体与历史"、"人与历史"三个领域。存在主义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现代人的消极处境,而身体史是历史学家对于存在主义的实证表达,也是历史学家介入现代性批判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何在管理中体现人文性,体现"人本教育"理念,首先要明白"人本"理念强调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对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具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迅猛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二三四"四位一体服务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技术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正以"明理笃行"为校训,以"办有质量的理想学校"为目标,构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圣园、成长乐园",让每一位师生走向成长,收获成功。教师中有硕士学位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  相似文献   

10.
正以"明理笃行"为校训,以"办有质量的理想学校"为目标,构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圣园、成长乐园",让每一位师生走向成长,收获成功。教师中有硕士学位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2人,区学科带头入4人、骨干教师4人、教坛新秀6人。近两年,有4人次获省优课比赛一二等奖,10人次获市等级奖,并获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二名,获省书法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德治 《旅游纵览》2013,(2):92-97
"力"是指身体器官的效能。通常叫做能力。比如人的视力、听力、握力等。摄影人至少要具备三种能力,即: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这"三力"是从事摄影艺术造型必备的素质,是摄影作品能否"一花独秀"的先决条件,是进一步完善"拍什么"的实施过程。它体现着摄影人的基本功力。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特征,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强调的"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和"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疏理、发掘儒家和谐思想,科学的借鉴儒家和谐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星 《民俗研究》2015,(3):5-24
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的汉文化,对于"人"的成长过程,经常使用从"生"到"熟"的隐喻性表述。通过详细梳理汉文化对"人"的"生"与"熟"这两种不同状态的描述,指出了汉文化对处在"生"与"熟"的中间状态,亦即所谓"半生不熟"或"夹生/半熟"状态的"人",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象。在汉文化对人的"生"-"夹生/半熟"-"熟"等状态的分类中,内涵着汉文化的秩序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从"天人合一"、"尚中贵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寻孔颜之乐"等角度系统的论述了人与天和谐、人与人和谐、身心和谐。这些"和"思想,对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朝的军队编制中有"越骑"。如淳说"越人内附以为骑",晋灼说"取其材力超越也",学术界对两种观点历来争议纷纭,而学者以倾向晋灼说者为多。考虑"越骑"和"胡骑"、"羌骑"并说的史例,似乎应当重视出身"越人"之说的合理性。"胡""越"既是民族概念也是方位概念。考虑到"越"也有方位概念的涵义,更有助于理解"越骑"称谓的历史文化指向。除了西汉建国时的项羽故事外,东汉衰微时也多见出身越地的马上英雄。孙吴军队中有"骑士"的事实,可以否定因"越人非善骑所出"、"骑非越人所长"而以为"越骑"与"越人"无关的简单化、绝对化的意见。汉朝军队中"胡骑"、"越骑"并置,也有显示"胡越宾服"的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6.
辽代墓志石刻史料蕴含了较为丰富且十分珍贵的"墓志人"(志主)的寿龄和死因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已出土的辽代墓志石刻史料,对"墓志人"的"性别年寿"、"民族年寿"、"职业年寿"、"时段年寿"和"地域年寿"等作出分类比较,并分析造成每一类型"墓志人"年寿"差别"的原因;同时,依据墓志石刻史料所记,对以各类疾病为主的辽代"墓志人"致死原因进行梳理和考探,即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开拓一条深入而细致、微观且具体的研究辽代社会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目标。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公平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形成了"公平优先"、"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公平"等一系列思想,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七次印刷本),在明代画家黄姬水"字号"栏中,有"工雅山人"别号。本文结合《续书史会要》、《粤西文集》等文献,以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姬水《行书杂诗》卷、《行书唐子西诗》轴上面的款识、印章加以考证?,认为"工雅山人"为"士雅山人"的误读,是一方伪印。由此推断,凡款识或印章是"工雅山人"的作品均为伪作。  相似文献   

19.
董郁玉 《炎黄春秋》2012,(11):22-25
共和之实中国人不知道"共和"一词的人不多。从1949年以后,对每个大陆中国人而言,尤其是对那些在1949年以后出生的大陆中国人来说,镶嵌在国名中的"共和"一词,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时常要出现的最重要词汇之一。中国人知道"共和"一词含义的人也同样不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使是对那些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共和"一词,虽是他们在念读国名的全称时经常会触碰到的词汇,但却是  相似文献   

20.
北魏的"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指被用以象征死者神灵或作为死者灵魂依托的人,与先秦祭祀中的"尸"实质相同。起源古老的、类似于在中原地区早已消失的"尸祭"的"魂人"礼俗,曾经不仅盛行于拓跋鲜卑民间,而且存在于北魏皇室。但"魂人"与"尸"不能等同,一般不宜以"尸"直接替代"魂人"。其最大区别在于选择标准不同。"魂人"的选择最看重的是状貌与死者相像。即使并无血缘关系,祭祀者仍将其视同亲人。这两点也最为汉族士人所诟病。高允严厉指斥"魂人"礼俗既不符合秦汉之礼,又不同于华夏古制,严重损害社会风气,希望文成帝以移风易俗为己任,根除"弊俗",但其建议并未被采纳。"魂人"礼俗的消亡时间无法确考,或已至孝文帝改制时。这一礼俗的存在与逐渐消失的过程,是北魏文化认同曲折进程的一个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