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生态不断地丰富和改变着"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内涵,特别是国际关系思想的功利主义化和行政化进程,促使"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内涵日益融入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之中。论文借用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和民族国家两个层次对"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命题的内涵进行了学理性的建构,分析了华侨华人因素在当代国际关系结构中的属性,强调了设计华侨华人战略对中国外交和中国崛起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针对华侨华人未来国际化民族取向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大多数华人不能也没有条件选择国际化,他们仍将生活在民族国家之中,只能选择追求平等公民政治权利的多元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陈凤林  余正梅 《攀登》2011,30(3):9-1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创建的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谷艳 《沧桑》2010,(2):90-91
中国环境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则比较晚,目前尚在建设中。但是我国的古典文化传统中,早已存在着朴素的生态美学观念,现代生态美学与此一脉相承。儒释道各家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东方古典生态理念,比如"礼乐结合"、"天人合一"、"阴阳和谐"、"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等,具有极大的当代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掘与发扬。我们应当以生态美的价值观立世,尊重生命,尊重他者,善待自然,关爱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吕志祥  刘嘉尧 《攀登》2011,30(6):98-101
我国藏族聚居区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其生态环境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我国藏族聚居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脆弱性和难以恢复性,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进行,藏族聚居区已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问题与潜在的危机。毫无疑问,法治化是我国藏族聚居区生态恢复与保护的必由之路。发掘藏族传统生态文明的"本土资源",尤其是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因素,对解决当代藏族聚居区生态法治中的"高原反应"与内在伦理支撑的缺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慧楠 《风景名胜》2021,(7):0003-0003,0005
数字时代带来了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变革发展。通过数字景观技术,风景园林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园林设计者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景观模拟,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筛查和实地数据定量分析测算,得出园林景观中生态与人文需求的最佳配置,将风景园林中的景观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效果,避免因设计者主观因素带来的风景园林设计失误。通过数字景观技术的探索,将风景园林中涉及到的水文、生态、空间、环境、土地适用性和利用率等学科领域进行技术融合,是当代风景园林景观创设和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强 《沧桑》2010,(2):225-226
韩婴的《韩诗外传》是汉初的一部著作,继承了周代的"天道"观和荀子对"天"的认识。考察《韩诗外传》中有关"天道"的记述,藉此以认识汉初的学术综合趋势。  相似文献   

7.
宋玉 《黑龙江史志》2009,(10):38-40
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的盖亚假说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机整体性的地球自然观。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特别是女娲神话潜藏的生态伦理元素契合了盖亚假说的主要观点,二者的比较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有机联系、和谐相处的生态理论思想,亦能凸显女娲神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价值。这种思想可以丰富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明朝初年开始,大批汉族移民随远征的军队进入云南各地,随之带来了他们自己的民间信仰。在不同的族群文化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作为邪神的"独脚五郎"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没有教义"的群体信仰。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名称上有不同的叫法,但其作为"搬运灵"的特性和淫乱妇女的欲望并没有多少改变。与此同时,滇西南地区广泛流传的"山魈"与"龙王"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结构,在民间出于美好的愿望将"独脚五郎"建构成为拯救当地老百姓的英雄则有其更加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朱静琦 《神州》2012,(23):24-25,27
当代学者将曹植之诗赋分为前后二期,以文帝即位为界,言其文章由前期之高昂转为后期之失落。然细细品读,便觉此说存误。曹植之文赋,其神思,意韵,实乃一脉相承。若简论之,其气乃"豪侠"也。拙文将立足于其"豪侠"之文气,并结合其主要诗文而详论之,以正前人之诸谬。此外,论述中,将引《白马篇》、《箜篌引》等诗作,其真实创作年代,亦将详论。  相似文献   

10.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许多年轻摄影师是读着顾铮的摄影专著成长起来的,也以能被他"策展"为荣。被顾铮"染指"的摄影家多达五六十位,几乎将中国当代摄影界的代表人物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1.
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的盖亚假说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机整体性的地球自然观。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特别是女娲神话潜藏的生态伦理元素契合了盖亚假说的主要观点,二者的比较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有机联系、和谐相处的生态理论思想,亦能凸显女娲神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价值。这种思想可以丰富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是民众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它在生态生发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饮食文化,是一部民众饮食文化"空间叙事"史。其中的饮食密码是一种"超感性"的体悟,它以神合的"心象"、孝悌的"图像"、大方的"意象"、长寿的"文本"等地缘文化,彰显着黄河三角洲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美味"。  相似文献   

13.
林艳辉 《沧桑》2011,(2):62-64
《皇极经世书》为邵雍的代表作,《观物内篇》是《皇极经世书》中最能反映邵雍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篇目。"四维思想"是《观物内篇》里表达得最深刻的方面,从万事万物的产生,天地间的规律以至于人的行动思维,四维思想全面地撑起了邵雍的整个思想体系。邵雍对人和人道统治的阐述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芳 《神州》2012,(29):1-4
格雷·史奈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生态诗人,他善于从各种亚文化中提炼出为己所用的因子进行诗歌创作。这些文化因子经史奈德过滤、加工之后,在他的作品中产生了变异。本文以比较文学变异学和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汉斯一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依据。综合论述唐朝送别诗在史奈德诗歌中的变异现象,探讨变异的过程、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其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王志俊 《沧桑》2011,(4):90-92
《菊与刀》对日本人的负恩观,对社会的情义,对名分的情义做了一些简单的论述。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并把恩推及整个社会网络中,把所有的关系视为负恩与报恩,这使得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毫无怨言。在日本人心目中"情义"被人们视为人与人之间最珍视的一种人际关系,也是日本文化中所特有的,报答情义充满了内心的不快。在"恩""义"的范畴中,日本人竭尽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3,(6):68-72
当前中国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常被归结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然而,究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已不具备在新的时空境遇下满足当代中国人信仰需求的内在品质,还是我们没有发掘理解其真正本质?本文在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境遇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与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真,并对新时期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贾秀堂 《沧桑》2011,(2):172-173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教学陷入一种窘境,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与当代大学生接受方式相对接,故难以彰显"纲要"课教学效果。"角色扮演"为体验式教学方法之一,它将话剧表演引入到历史教学之中,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参与意识强的心理特点。此种教学方法应分五大步骤,遵循五个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它不但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能加深现代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8.
闫慧远 《沧桑》2010,(4):174-176
工业文明以来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实践方式的生态理念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它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忽视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界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以人的尺度弱化或排斥了物的尺度。面对当代人类生存的生态困境,迫切需要遵循马克思的实践观的理论路向,坚持从现实人的生活实际出发,对现代化带来的双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在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对现代实践方式进行全面的生态论提升。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战略离不开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儒学内省自律的道德准则、"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及"和实生物"的天人和谐观等,能够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儒学以关注现实、关怀生命为主要特点,决定了她在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强国中的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0.
李洋 《神州》2014,(14):134-13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启发着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是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