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保栋 《旅游纵览》2013,(10):25-26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将把民俗文化导入旅游,是广西宜州打造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必然选择。广西宜州要全方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实施一批民族文化开发重点工程和项目,造就宜州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氛围,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将通过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将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从而打造宜州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罗云利 《旅游纵览》2022,(14):145-147
在新增长理论指导下,要想实现广西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就需要从科技、人才和制度三方面努力。可借助科技创新为广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和原动力,利用完善的制度规定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广西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区域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旅游资源项目的创意开发。  相似文献   

3.
柳成栋 《沧桑》2012,(4):12-16
地方志是记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是地方志记述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民俗人志由来已久,而且日趋系统完整。民俗文化的记述在地方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续修地方志更应加强民俗文化的记述。  相似文献   

4.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关系密切,本文从瑶族的《梅山图》、《吹笙瑶族挞鼓舞》等几个民间艺术进行分析,理清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何宇佳 《广西地方志》2022,(3):50-56+62
万历《广西通志》是明代唯二保存的广西省志,由广西巡抚戴耀主持,广西参政苏濬编纂完成,凡42卷,其中《名宦志》《迁客志》《人物志》《节妇志》共七卷,记载了745名广西历史人物。该书的人物记载内容在补充正史记载之不足、保存明代广西科举史料、保存广西边疆民族史料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亦存在着记载讹误、人物重复收录、类目编排不当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敦煌写本医籍一千二百余首医方中,有祝由方七十余首.这些祝由方与医药关涉少,民俗文化成分多,多数是有着诸多民俗因素的择吉方.这些祝由方不但佐证了传世文献民俗记载,也提供了传世文献罕见的一些民俗行为,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和研究中古隋唐前后敦煌民俗文化.敦煌民俗文化是中古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虽有地域特色,也有时代共性,因而可藉此管窥中古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实地搜集的民间传说与古代文献记载相结合,指出有关建文帝的民间传说实质上体现了中国历史民俗文化中的“帝王神异论”等思想。  相似文献   

8.
刘若斌 《民俗研究》2015,(3):94-100
当我们把宋代民俗审美文化从宋代文化中剥离出来进行本体论研究时,可以深刻地发觉其具有的内在审美品格和审美特质,这是对宋代民俗文化审美之根性的确认。宋代审美文化又是宋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士人们的"中隐"型人生处世理念和审美理想,又如市民阶层纯真朴素地融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物质、信仰等层面的审美创造,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既有多样的目的性和现实实用性,又以其超功利性涵养宋人的精神世界。宋代民俗文化审美作为宋代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它附丽着民俗文化与审美文化的特色,体现出诗意、理性、俚趣等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土族女学者邢海燕的《土族口头传统与民俗文化》一书近日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土族民间流传着大量的口承语言作品,它们以鲜活的形式记载了土族在各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民俗博物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文化遗产,体现出某一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极富独特精神价值。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不计其数的民俗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对它的保护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广大民众既是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也是它们的享有者,唤起民众的广泛参与成为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对于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民俗文化遗产只有植根在民众土壤里才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保护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罗波 《神州民俗》2008,(1):24-27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广西那坡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淳朴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白彝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力。其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该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进行重点开发。突出地方特色,开发以白彝风俗文化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2.
今值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广西边境武装起义100周年之际,敬作此文把起义的背景缘由、始末结果作详实记载,以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弘扬广西人民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广西通志·照片志〉入志照(图)片征集工作的通知》(桂政办电[2005]63号)。3月21日,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发出《关于印发〈广西通志·照片志〉征集照(图)片提纲的通知》,至此《广西通志·照片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广西通志·照片志》是第二轮《广西通志》88部专志之一,由自治区通志馆承修,是广西第一次以照片、图片为主要形式记载历史的大型图册。该书重点记载清代以来广西境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政治活动,重大军事行动和革命斗争,重要的外事和国际交往,重要的经济建设项目和成就…  相似文献   

14.
民俗与语言都是人类原生文化形态,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作和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语言作为民间文化的栽体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记载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样也就形成了以反映民俗形态或具体民俗事象的概念、性质、特征等且与民俗有着某种联系的语词--民俗语汇.明清民歌大量的民俗语汇真实再现了彼时的社会风俗文化形态和市井生活.因而,对其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对于还原历史原貌、纵览民俗风情、透视民间百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水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对周水、存水、刚水记载简略,加之这一地区多岩溶地形,河流常常变成地下河,导致历代志书在今柳江、红水河流域指代三河不一。实际上三河各有所指,周水即今广西龙江一段;存水即今龙江,而非源于犍为郡县境;刚水或与周水为同一水,或为红水河下游,而非今柳江上源都柳江。  相似文献   

16.
宋代买地券为研究宋代的行政建制、民俗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根据买地券中所记载的墓主人生前死后的居所,以考证当地的一些行政区划和地名的古今演变。论文在释文基础上,对相关术语和行政名称以简单的解释,以供深入研究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这里集中沉淀了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并对该地区的经济、政治、生活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清代云南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随中央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和开发的深入,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及方志纂修的兴盛、亲履瘴区人士的增多,使瘴气得到了相对广泛和详细的记载。各地生态环境的变迁,使瘴气分布区逐渐被分割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区域,这些区域交错集中在深山河谷中。纵贯滇西南、滇南、滇东南的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是云南自古以来的重瘴区,主有要顺缅、景东、普镇、镇南、元江、临安、开化、广西、广南等瘴区。  相似文献   

19.
高屋建瓴——读《广西通志·政府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通志·政府志》的出版,不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件大事,在当前全国纷纷出版的新一代地方志中,也是一项光辉的记录,是值得祝贺的。广西地处边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后进。《元丰九域志》卷九所记,广南路始分东、西。广南西路辖州二十三,军三,县六十四。都督府桂州始安郡静江节度使,治临桂县,即今桂林市。《元丰九域志》(成于元丰三年,1080年)的“广南西路”,是“广西”这个区域称谓第一次见于史籍记载,是“广西”作为一个区域的滥觞。而书内记载的所辖州、军、县,也就是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和以后的广西省、区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东南地区出土的汉晋文物中,胡俑数量相当多。然史学界对这一重要的现象尚未作过专门的研究。本文以出土资料为依据,结合古文献记载,试就胡人迁入东南地区的原因以及西域胡人与东南地区佛教流行的关系等问题略抒己见。 一、胡俑的出土概况 据掌握的资料看,东南地区的汉代胡俑主要出土于广西、广东、浙江等地。广西贵县风流岭西汉墓出土的一件铜胡俑,“为一络须老者。戴冠,身著长袍,披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