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烽火江南话奇冤——新四军与皖南事变》童志强近十多年来,皖南事变研究一直是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之一。1987年南京军区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皖南事变》的发表出版,更是引发和推动了史学界、文学界和新四军老战士的研究热情。笔者在《皖南事变研究...  相似文献   

2.
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运用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的透示法,以人生哲学的解剖刀,深挖党的高级领导人的内心世界,较之以往的历史文学作品,这是突破。但作品中也存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失实并由此导致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价问题,在此写出,谨向小说作者和史学界、文学界同志请教。一、北移路线问题  相似文献   

3.
《山月记》的比较文学新考察[日本]德田进《山月记》是中岛敦的①作品,是昭和17年(1942)作家33岁时冠以“古谭”之题,发表在《文学界》2月号的作品之一。正如本篇小说冠以“古谭”之史,它乃是取材于唐代李景亮所撰《人虎传》而创作的。但是作为“怪诞”的...  相似文献   

4.
在羊年乍暖还寒的初春,老作家石果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里程。他是贵州湄潭人,本名何恩余,石果是笔名。这个名字属于文学,他的作品的光彩照亮了它,伴随他终生。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结下了,曾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后来又在遵义《民铎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辅助线》。这些只是发韧之作,他的成名,是在上世纪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他的小说《喜期》,一经《西南文艺》发表,即被《人民文学》转载,编者称之为“标准的短篇小说”。接着,《人民文学》又发表了堪称他代表作的《风波》以及他的得意之作《官福店》。其中《风波》影响最大,《中国文学》译为英文发表,国外译为日文、丹麦文出版,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摄制为电影《一场风波》。他在《西南文艺》发表的《石土地》,也以内容的厚重、生活气息的浓烈而引人注目。当时,全国知名的贵州作家很少,除了老作家蹇先艾,石果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我曾听北京文学界的朋友说过,其时评论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北方有骆宾基,南方有石果,指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受读者喜爱。以后,石果还用“石梦天”的笔名发表过一些作品,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旧作一起结集为《喜风集》出版。喜,是他心情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了王利器先生主编的《〈史记〉注译》,(以下简称“注译”)为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史记》开辟了康庄大道;为一部分专家学者研究《史记》提供了参考,是史学界、文学界的一椿盛举,极值得庆贺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池莉是从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的。最初写诗,随后写小说,在《武汉文艺》及《武钢工人报》上发表。1981年开始在省市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1982年短篇小说《月儿好》发表以后,随即被《小说选刊》选载,被国内的多种文学选本选载,并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介绍到国外,还获得了武汉市的“中青年优秀短篇小说奖”和《芳草》优秀作品奖。其后,池莉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通过系统的读书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切观察和深刻体验,创作了被文学界誉为“新写实小说”之代表作的《烦恼人生》及一系列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影响的作品,这些…  相似文献   

7.
《营队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尤·邦达列夫的成名作,也被称作“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苏联文学界引起争论。在我国,对于这两部作品也褒贬不一。有的评论者认为这样的作品“宣扬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有人则认为“表现了英雄行为”“写了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的心灵真实”。到底这两部作品表现了什么思想以及应该如何评价它们,这是许多读者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有地域界限的,文学又是没有地域界限的。文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都希望全人类知道他的作品。由于对于文学的喜爱,我在近20年里参与了市内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结识了一些文学界的老友新朋;通过耳德目染,知道了一些市内文学界鲜为人知的事情,现借出版《江汉明珠采风》的机会,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新中国成立后,我市文学就发展迅猛。以南下干部中的知识分子和行阳简易师范学生为主体的一批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当年在通海口小学教低年级语文的刘培清,陆续在《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发表儿歌、诗、童…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距今已四十六年。对于“事变”发生的原因、教训和具体史实,长期以来没有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皖南事变”四十周年(一九八一年一月)前后,不少史学工作者和老战士,纷纷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有关资料,深入探讨“皖南事变”的有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发表的研究文章和回忆录,约有三十多篇,出版的专著和资料约有十多种。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些长期不清楚和有争论的问题,已基本澄清:对于过去不敢涉及和不能涉及的问题,已能触及,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也还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挖掘材料和作深入细致的研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俾斯麦这个历史人物并不陌生,但对于俾斯麦生平的活动和他的政治思想,对于后世对他的评价和争论,却并不清楚。特别是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十多年来,西方史学界对俾斯麦的研究和争论,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一九七一年西德出版的《一九四五年后历史学中的俾斯麦问题》(下略作《俾斯麦问题》)一书能为我们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俾斯麦问题》是一本争论性的论文集,由罗塔尔·加尔编辑并写了导言。文集收辑的二十三篇论文,是战后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大多是执教于西德、瑞士诸大学的“俾斯麦家”,也有象美国的亨利·基辛格博士这样的政治活动家。因此,这部论文集比较集中地、典型地反映了战后西方史学界(以西德为主)对俾斯麦的最新看法、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皖南事变》是作家黎汝清最近发表的以皖南事变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据作家黎汝清说,他在《皖南事变》中把史学家们搅浑了的一潭清水又重新澄清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一)46年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有关皖南事变的争议,集中在这样几个问题上:一、皖南事变是否可以避免?与此相联系,二、假如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不是由茂林、  相似文献   

12.
石川达三是日本当代文学中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影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风中芦苇》在日本战后文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小说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版发行。我国外国文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作品“暴露了战争狂人压制言论自由的野蛮行径”,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苇泽悠平“是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也把这部作品作为“反法西斯文学”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一)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香港大公报》载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论组新发表的《周总理与中国文化遗产》一文,提到“周总理批判了苏联的《世界通史》,指出这部书就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错误观点,歪曲了我国的历史。”可见一个国家在世界史中的地位,是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认识的一部分,它可能被歪曲,也可能经正确的表达,而使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有更充分和全面的认识。从世界史看本国史,我们会在历史之中发现更多过去未曾注意到的事实;对于若干平常知道的事实,发现更丰富和更重大的意义,从而对于中国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增加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16年8月4日,美国学术期刊《科学》发表题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暴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的文章,宣布经过历时十年的研究后,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科学家这一发现支持了史学界二里头文化为夏朝考古学遗存的观点,支持了“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的传说,同时,也强有力地支持了喇家遗址一带极有可能是大禹故里的推测.  相似文献   

15.
王兵 《文史月刊》2012,(1):31-31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的美国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生活的《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界反应很冷淡。鲁迅说:“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在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立场而已。”  相似文献   

16.
白少帆 《百年潮》2001,(2):75-77
1924年9月,正在北京求学、经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张我军寄来《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发表在《台湾民报》2卷7期上。他指出世界各地“新道德、新思想、新制度的萌芽”,呼吁台湾青年以“团结、毅力、牺牲”为武器,改造台湾的旧道德、旧文化与旧制度,“与其要坐而待毙,不若死于改造运动”。同年11月,张我军在《台湾民报》2卷24期上又发表了《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一方面,他介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日本文坛与中国文坛的革新,呼吁台湾文坛能借鉴祖国、日本文学改革的经验,把台湾“陈腐颓丧的文学界洗刷一新”;另一方面针对台湾文坛击钵吟,指出:“台湾的一班文士都恋着垄地的骷髅,情愿做个守墓之犬,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拙作《中国货币文化宝库中的两颗明珠》(以下简弥《明珠》)发表以后,见到《中国钱币》1984年第3期上有《宋代钞币“官交子”、“会子”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与“明珠”说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这两块钞版来历不明,特别是“行在会子库”,更属古董商人伪作。《质疑》发表后,台湾也有人认为这两块钞版可疑,并谈  相似文献   

18.
读了黎汝清同志的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之后,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一、作者在小说的“代后记”中说:“我在1964年9月,开始写提纲时,便自认为已经把握了皖南事变的来龙去脉。”把皖南事变历史“自认为弄得一清二楚后才动笔却是实情。”这是否言过其实?现举二例说明作者并未把皖南事变历史弄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9.
《文献》杂志今年第一期刊发了我几年前写的《再议&;lt;赵志集&;gt;》一文。原文原分三节,为一:关于《赵志集》的校录.二、关于《赵志集》诸诗的作者;三、《赵志集》作品产生于初唐补说,或许是因为版面原因.第三节在发表时被删去了。我觉得删去这一节.文章就不完整了.因为前面也已提到“作品的时代归属”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赵志集》的研究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这里借《古籍研究》一角将这一节发表出来。以与对这个问题尚有兴趣的同道切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史学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虽然起始于50年代,但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了深入的进展,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现将这一专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建国后至文革前,国内史学界关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的主要著作及资料有:中国现代史资料编委会编《“九·一八”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1957年7月,北京)、《从“九·一八”到“七·七”国民党的投降政策与人民的抗日运动》(1958年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