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淄齐故城     
《文物》2014,(1)
<正>本书是1964~1984年临淄齐故城的田野考古报告,主要收集了20多年间对临淄齐故城的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报告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介绍了1964~1966年对齐故城的普探工作,第三章介绍了对小城的发掘收获,第四章介绍了大城的发掘资料,第五章介绍了齐故城历年采集遗物,如瓦当、陶文、封泥等。通过对勘探和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结合文献记载对临淄齐故城的始建年代、早期分布范围、城市格局及扩展、工商立国与手工业、城内墓地及性质以及临淄与营丘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推进东周秦汉时期金属冶铸业的考古学研究,"临淄齐故城冶铸遗存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组于2012年秋在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在阚家寨遗址B区第Ⅱ地点发掘清理出一处秦汉时期的铜镜铸造作坊址。根据该项目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需要,笔者于2012年10月26~27日赴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铜镜铸造作坊遗址发掘工地进行了现场采样,并对相关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这里仅就阚家寨秦汉铸镜作坊址砂样的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在阚家寨秦汉铸镜作坊址发现一处与铜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7,(4)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故城周边先后出土了10余件战国彩绘铜镜,形制有圆形与方形,主要以红、白、蓝色矿物颜料平涂绘制纹饰,纹饰有龙纹、凤鸟纹、花叶纹、卷云纹、几何纹等。彩绘铜镜较为罕见,而临淄齐故城周边出土10余件战国彩绘铜镜,表明当时彩绘铜镜在齐国比较盛行。临淄战国彩绘铜镜的出土,为研究古代铜镜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甘青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远赴甘青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与研究,这一承上启下的工作在中国史前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2年和2001年,笔者曾先后两次到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工作学习,参加了当地古代遗址和墓地的田野考古发掘,并参观了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考古工地。2003年-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和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相当于国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甘肃武威磨嘴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笔者有幸参与。对日本秋田县的田野考古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谈一谈对日本秋田县田野考古工作的一点认识供国内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临淄齐故城内外新发现的陶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临淄城规模宏大,创建于西周后期,在春秋战国达到鼎盛,汉代仍"人众殷富,巨于长安"。魏晋以降,临淄渐趋衰败,城郭圮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临淄齐故城的考古勘查工作中,发现过不少带有文字的陶片。近几年,我们结合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对齐故城内外的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试掘,获得了数量较多的有字陶片,为我们对有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临淄齐故城的瓦当画花纹含意试探李发林临淄齐国故城出土大批战国到汉代的瓦当。其上的花纹有树木、卷支、兽、箭头、乳丁、圆网、飞鸟、壁虎、龙、怪兽、串饰、太阳、山、双目、莲花、卷草、几何等花纹。古代的工艺美术人员和工匠们,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不大的瓦当面...  相似文献   

8.
陈旭 《中国钱币》2013,(1):3-6,2
2009年夏,笔者在临淄齐国故城一农民处收得齐刀币残陶范56块①。这些钱范均为夹沙灰陶齐三字刀范,含沙量较高,文字刻划较粗(彩1图1)。钱模一面呈高温烧灼过的黄褐色,并有炭灰状附着物,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范的背面大多都有制范时留下的指窝。后经笔者认真调查,为齐故城西南部安合庄铸钱遗址出土。历年来临淄曾多次出土“齐法化”刀范,出土地点均在临淄齐故城的宫城内,即齐都镇西南齐故城南部的安合庄铸钱遗址中。而这批刀范做工较粗,与以前在安合庄收集的另一种做工精美、文字纤细的三字刀范的性状存在较大差别(彩1图2)。临淄博物馆所藏这两类刀范也皆为安合庄及附近出土②,现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2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山东临淄齐故城内的一处铜镜铸造作坊遗址进行了发掘,有关的遗迹有铸坑、房址、水井及部分灰坑,出土有镜面范和镜背范。遗址的发掘是秦汉时期乃至古代铜镜铸造业及铸造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于八十年代初按照十年(1980—1990年)发展规划建立,至今已初具规模,并受到兄弟单位和有关领导、专家的肯定。为弘扬齐国历史文化,提高我馆的知名度,拟就该馆的建立与特点介绍于后。 一、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建立的必要性 临淄是齐国的故都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公元前850年齐国第七代国君齐献公定都临淄,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为止,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长达638年之久。临淄齐国故城成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  相似文献   

11.
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临淄齐国故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临淄城的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河,西依系水(即今俗名泥河),南有牛山、稷山,东北两面是辽阔的原野,北距渤海百余华里。《史记·齐太公世家》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原简报中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燕侯脮磬铭文有关文字的改释,认为“山巤”应系此磬之名,磬铭与传世的燕侯载簋铭文立意和措辞近似,表达了当时统治者渴望贤良辅佐治国安邦之殷切期盼,与文献所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国统治者不拘一格求才纳贤、任用贤良的情况可互证,系战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反映。燕侯脮诸器年代为战国中期。燕侯脮磬出自临淄齐国故城内,系齐破燕所劫获的战利品,是战国中晚期燕齐之间互相攻战的历史遗物与见证。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21,(2)
2016年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在山东临淄东古城村北遗址发掘了一批西周至战国时期遗存。其中M4040为西周时期中型贵族墓,随葬器物较为丰富。该墓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坑下部有生土二层台和壁龛,葬具为一椁一棺。随葬器物有铜器、陶器、石器等,其中铜器有礼器爵、觯各一件。墓葬发现有人牲、羊牲、殉人、殉狗现象。根据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出土器物判断,M4040可能为西周初年殷遗民的墓葬,墓主可能为中小贵族。东古城M4040南邻临淄齐故城,该墓的发现为研究临淄齐故城的性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临淄出土燕明刀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中国钱币》2001,(2):39-43
2000年7月,笔者在临淄故城附近得数十块燕明刀范(另五块未能得到)(插二图1),出土地在齐故城北0.5公里处(图1),  相似文献   

15.
斯里兰卡的冶铁考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斯里兰卡20世纪80年代以来冶铁考古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古代斯里兰卡的铁产品主要是块炼铁和高碳钢,冶铁技术主要有阿腊口腊瓦瓦的自然通风竖炉和以季风为鼓风动力的撒马纳腊瓦瓦开放性矮炉两种,可能与缅甸的自然通风竖炉、日本的踏踏拉以及西非的多哥兰地区抽风式竖炉存在某些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6.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一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来自田野考古工作。"十一五"期间的田野考古工作量很大,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地下古代遗存被发现。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些从未登录的古代遗址同时被发现,为考古学界提供了大量新资料。但是真正有质量的资料还是来自那些有充分调研的,即通常所说带有明确课题意识的"主动发掘"的田野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17.
石刀是包括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古代的一种重要石制工具。由于石刀流行的时间长,分布的地域广,出土的数量也极多,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因此有不少的中外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研究。例如,20世纪50年代安志敏先生在《中国古代的石刀》一文中就对中国古代石刀进行过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18.
齐故城五号东周墓及大型殉马坑的发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故城大型殉马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故城大城的东北部,河崖头村西头。此村坐落在大城东垣的一处拐角内,城外是淄河。在村内及村西,初步探出了二十余座大中型墓,情况表明这里是齐故城内的一处贵族墓地。自1964年冬至1976年,在墓地的西部先后发掘了五座大墓。其中五号墓附近发现了大型殉马坑(图一)。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19,(6)
<正>198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临淄齐故城南侧的孙家庄(两醇)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323座,多为中、小型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有二层台、壁龛、腰坑等,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饰、水晶、玛瑙等。该墓地的发掘为周代齐文化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计巍巍 《南方文物》2023,(1):252-258
华南史前考古肇始于20世纪20、30年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及业余考古学者的工作。本文基于芬戴礼神父同时代传记、香港遗留笔记及其1930年代发表的学术论文材料,对华南考古先驱耶稣会神父芬戴礼(Fr. Finn D.J.)香港及周边考古活动学术影响进行梳理。通过对芬神父田野考古工作方法、提出的研究假说及阐释路径的分析,本文总结华南史前考古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学科初始阶段的一些特征,进而揭示华南史前考古与当时中国北方考古及东南亚考古学术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