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写作文时,有些同学拿到题目,头脑中立即就闪现出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系列相关素材,也不管是骡子是马,全部塞进文章中,使得文章就像一锅“八宝粥”。这是南于没有掌握选材技巧所造成的。如果说主题是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选取什么材料人文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小芳 《神州》2014,(5):133-133
"思辨"一词在现代汉语里的释义为"思考辨析"。议论文是以思想性见长的文体。一篇议论文思辨色彩的强弱度直接影响着思想的深刻度。文章有无思辨性直接决定其可读性。关注思辨性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进而探究材料作文怎样写出具有思辨性的文章来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安玲玲 《神州》2012,(18):128-129
众所周知,材料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因素,任何文章都由一定的材料加工提炼而成,它既是文章中心思想形成的基础,又是表现中心思想的支柱。没有详实的材料,就会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文章自然就会失去赙染力。  相似文献   

4.
项生 《南京史志》2010,(9):9-10
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是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主题确定后,就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选择。那么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取材呢?  相似文献   

5.
张叶 《神州》2013,(10):73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知道,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那是因为透过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看一个人的眼睛,就能够了解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文章也是有眼睛的。文章的眼睛就叫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它往往能透露出题目的核心内容。比如"写什么,怎样写"就是作文题的"题眼",每道作文题,都有一个"题眼",是作文题中最关键的标明主要限制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而且  相似文献   

7.
正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作文中的材料问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拥有了丰富的材料之后,如何灵活地使用材料更是写作之人要思考的问题。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作文的支柱,鲜活的材料能够有效地表达主题。可多数学生不能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材料,从而导致作文平淡无奇,缺乏形象感。修改作文材料使其增色的方法很多,叙述语言描写化、句子成分修饰化、平实描写细节化等都是常用的方法。我在平时的作文修改指导中也都渗透过这些方法,收到一定的效  相似文献   

8.
材料作文,是由命题者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以此为条件,根据试题上指导性文字规定进行写作。就材料的数量看,大多供一则材料,但也有提供多项材料的;就命题方式看,有指定题目的,也有要求考生自拟题目的。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原题】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导引】清代学者王夫之说道:"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写作文时最核心的内容或者话题。它犹如文章的主心骨,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和详略。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围绕中心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对突出中心的材料要有重点详细的叙述、细致的描写,甚至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帐构     
《文物》1980年第4期刊载了易水同志的《帐和帐构》一文。从前读《晋书·桓玄传》、《宋书·江夏王义恭传》、《西京杂记》、《鄴中记》等,对于帐构形制不甚了解。以后看到《考古通讯》所载洛阳十六工区曹魏墓清理报告里描述的"铁帷帐架"和复原图,才恍然大悟。现在读到易水同志的文章,古代帐和帐构的形制就非常清楚了。现就注意所及,再补充几点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一篇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能否给读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成败的关键。如果读者对文章有兴趣,说明文章是成功的。相反,如果一开头就给读者一种厌倦的感觉,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是失败的。因此,在文章开头就抛出抓住读者眼球的撒手锏。那么,如何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呢?在开头设置悬念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因此,设置悬念即可以用在议论文中,也可以用在记叙文中,不同的文体设置悬念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议论文如何设置悬念1.从材料出发引出疑问。文题材料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命题意图和写作方向。因此,读懂文题材料所蕴含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1966年4月中旬,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老郑给我布置一项任务:把西宁市在城市"四清"运动试点单位中自杀的人统计一下,分分类:自杀的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自杀?有没有办法避免?他说,公安部要召开全国公安会议,研究城市"四清"运动中对敌斗争问题,我们要提前准备一些典型材料。此时"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已经开始刮了,不久公安机关就被砸烂,所谓全国公安会议也不可能召开,我的调查材料也没有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3.
正区角活动是幼儿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活动,它允许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内容与材料,给幼儿提供了自由交往与自由操作的机会,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充分发展。如何让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完全"解放"自我,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在区角活动中,活动环境和材料是区角活动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  相似文献   

14.
李玲 《北方文物》2015,(2):55-58
一些治渤海史者常持"渤海诸王皆右文"之观点,通过文献资料及考古材料两个方面,厘清了"渤海诸王皆右文"是一条以讹传讹的伪史料;此外,就现有材料分析,得出"渤海诸王皆右文"这样的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过去史料不足的时代,如何寻找、搜集材料,是史家一大功夫。尤其是一些特定的领域,研究者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如今进入所谓大数据时代,史料远比以前容易获得。史料相对多了之后,"找"材料的意义和方法都有很大的改变。而另一个过去就存在的问题,即怎样解读和使用材料,成为更紧迫的需要。下面简略的探讨,就属于后一类。本文的题目容易使人联想到"捕风捉影",那通常不是一个褒义词,甚至是有些讲究"客观"的史  相似文献   

16.
许多文章在谈到瓯窑时往往会提到"东瓯缥瓷",但对这个词语的涵义却疏于讨论。文章梳理了史料中对"东瓯缥瓷"的记载,指出了学界目前在这些文献的解读方面仍存在的三大争论。并根据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等材料,罗列了温州目前公布的瓯窑窑址,总结了瓯窑产品具有的鲜明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东瓯缥瓷"的概念,即认为西晋时期"缥瓷"的产地在"东瓯"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其在目前情况下只能单纯表达"温州生产的淡青釉色瓷器"这一层含义。  相似文献   

17.
正吴江的嘱托知名思想家张显扬先生于2013年9月18日去世后,笔者经师母张靓文的同意,开始整理他的有关遗稿、书信和一些资料。不久前,发现了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资料室的档案袋,档案袋上张显扬先生用红笔写着"吴江同志交我保存的两个材料,1989.3.7"。文件袋中确实有两份材料,第一份材料是1985年6月24日吴江致胡耀邦秘书张耀光的信,全文如下:张耀光同志:送上最近我的文章一篇  相似文献   

18.
陈素娟 《神州》2012,(22):233-233
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比成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一样。再聪明的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作支撑。如果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的材料陈旧贫乏,考场作文则不能给人以眼睛一亮的印象,结果可想而知。只有广泛搜集素材,才能文思泉涌。  相似文献   

19.
读文章高手的小块文章或书简日记之类,往往会有一种别样的愉快,其奥妙大约就在于行文特别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旧时术语谓之"通脱",钱钟书先生则称为"家常体"。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2,(4):49
本书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汇编的论文集,主要分为"石窟研究"和"石窟保护"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石窟考古研究、艺术研究、造像研究、壁画研究、佛教研究以及石窟寺的环境监测、保护材料、保护工艺等。书中文章均为编辑委员会精心筛选,学术观点新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