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说西王母石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当首推殷墟甲骨文卜辞“燎祭西王母”。战国时期最终写成的《山海经》尚在其后。青海师范大学教授赵宗福博士论证认为:西王母不是某一代酋长的名号,而应当是世代相袭的。“虎齿豹尾”随同西王母在其部落中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据说,在西方意象派诗人眼里,汉字不仅是图画,还可做相当浪漫的解析。美国诗人庞德在《诗章》第75章,将《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作:“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一用作地名的汉字?  相似文献   

4.
视点     
《南方人物周刊》2012,(1):28-28
近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在长沙的一次演讲,成了一则不折不扣的罗生门公案。《潇湘晨报》的报道说,周其凤声称“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而《中国青年报》在其后的调查中引用的原文是:“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这是很成功的,……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因此,《中国青年报》断言周其风演讲“遭标题党拆解”。  相似文献   

5.
《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而只有土地,没有海洋。《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里也仅指海内,而不是海外。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苍茫云海间”,讲的是徐福求仙。  相似文献   

6.
机舱症候群     
兰堤  李响 《世界》2008,(2):150-152
症候群不是新鲜词,本意是指:“由于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也有时尚人士把某一些人因相互影响而达成的一致意向叫做症候群,比如黄舒骏就把为爱变得一塌糊涂的人们归到了他的《恋爱症候群》里。不过,下面提到的症候群,既非与器官本身相关,也算不上时尚谈资,更不是《世界》杂志跟你开的玩笑,它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旅行中、机舱里,甚至在30000英尺之上,还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与《甲寅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恒一九二五年在《章士钊——陈独秀——梁启超》那篇长文内曾说:“今日章先生视《甲寅》为彼唯一产物,然别人把人物与《甲寅》联想,章行严还忘不了高一涵,亦忘不了陈独秀。”这话好像认为《甲寅》杂志是章、高、陈请人的共同产物。其实,章士钊确是有权利“视甲寅为彼唯一产物”的,无论就主张说,就文体说,就文字力量说,这杂志都可以盖上“章土钊”印记。……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13,(6):93-93
“胎教”似乎是件新鲜事、新名词,其实不然,我国古代就有非常完整的胎教理论,并且”胎教“这个名词也是古人创造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在两干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大戴礼记·保傅》对于胎教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  相似文献   

9.
"岂非天哉"的三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和 《史学集刊》2003,(2):100-101
汉高帝刘邦出身布衣,毫无凭籍,在秦末大起义中,竟然三年亡秦,五年灭楚,而得天下。《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评论他说:“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第3册,P760)早年读到这一段话,不觉得有何难解之处。“岂非天哉,岂非天哉!”就是司马迁歌颂汉高帝的话,是他把刘邦称为“大圣”的自然结果。刘邦既然是“大圣”,当然就必受天命;两个“岂非天哉”,自然是歌颂之辞。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见到了《史记》文章所展现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其直接的层面。 稍后,在读《史记》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篇时联想到了这一段话,心里就产生了问题。这里主要列举《高祖本纪》(个别地方据《项羽本纪》)中对刘邦的一些记载,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大圣”。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就存在两种取人途径:“以财取人”与“以才取人”。 以财取人,是因为财能通神。 为什么一些中国人把钱视为图腾,以钱为价值判断标准与人际关系润滑剂?鲁褒在《钱神论》中做出精彩回答:钱这东西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简直没有钱做不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王家台秦简《归妹》卦残辞,经与传本和张衡《灵宪》所引古本《归妹》缀合,得以恢复原貌。它说明秦简、传本和古本《归藏》的内容基本相同。以往“嫦娥奔月”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秦简《归妹》的发现把这个故事产生的年代提前到战国早中期。“嫦娥奔月”神话源于殷墟卜辞的月神“西母”,是从《山海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的月母“常羲”演变而来。这个神话的原型并未涉及到天神羿,所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和“嫦娥,羿妻也”,当是两汉时人撮合的结果。“嫦娥”所窃的“不死之药”,就是“可令人飞行长生”的蟾蜍。她“奔月”的真正目的,就是能使月亮不断地“死而复生”。这就是“嫦娥奔月”后变为“蟾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代生 《文物春秋》2010,(2):9-11,28
有易氏的历史经王国维先生考订后渐为世人所知,在上古史诗《天问》中还保存有有易氏的资料——商汤借助有易氏势力灭夏,即“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阝],何道取之?”其真实意思是:商汤依靠与有易氏的婚姻联盟,厚赂有易军队参加伐夏战争,取道(征伐)“韦、顾、昆吾”而诛灭夏桀: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贵史料已湮没于北方儒书,而完整地保存在《天问》中,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王鸿儒 《文史天地》2008,(11):49-52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名著,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于是,“真《三国》”中的“七擒孟获”,就被相当一部分人当成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本文作者依据其掌握的史料指出,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小说家的笔法,当不得真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春秋》性质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从战国之际的孟子、苟子,直到两汉时期的司马迁、班固等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即认为它是一部蕴含作者“微言大义”的政治学著作。《孟子&;#183;滕文公下》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瞑。”这是说孔子有鉴于春秋末年世道人心的衰坏,  相似文献   

15.
《文史博览》2013,(4):32-32
对于“婚”字,现在有种较为流行的戏谑说法:女人发昏了,于是一段婚姻就开始了。但“婚”字究竟是何来由? 实际上,在古代,“婚”字没有女旁,如《诗经》就有“宴尔新昏”的记载。那么“昏”怎样跟“娶媳妇”扯上联系的呢?  相似文献   

16.
于石 《古籍研究》2001,(3):59-60
关于《七步诗》的作,没有人在正式的论证中肯定是曹植的作品,而众多的引用以及注释这些引用的人,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把它逮属于曹植名下。博雅如钱钟书在《宋诗选注》梅尧臣《田家》诗注中亦谓:“三国时曹植《七步诗》的‘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何故?  相似文献   

17.
不时有朋友问我:以最便捷的阅读了解五千年来的中国史,读哪种通史好?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排除掉《史记》、《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那样的文言大部头,读过的新式中国通史中,范文澜、蔡美彪先生主编的有10册,白寿彝先生主编的有22册,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是两册,均为1949年后的版本,或多或少都有“以论带史”的特色;相形之下,吕思勉、钱穆、黄现瑶先生的通史类著作,比较简约精要且鲜有政治烙印。  相似文献   

18.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落头之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头之谈》是芥川龙之介从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诸城某甲》中取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没有谈话的题材就不写作”的作家,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发现题材而是找出题材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研究,阐述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分析他借用题材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林华 《古今谈》2005,(4):42-44
如果有个中学生幽幽地告诉你,说把他有限的生活感受归结为一句话“人生悲凉”,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也许会怀疑,这是真的吗?当然这不是虚构。因为这位学生还敢于著文在报上公开发表他的观点以示郑重其事。“人生悲凉”,悲从何来,凉在何处呢?“想想人生充满了痛苦,从出生的那时起,就有一把锉刀在等着你。锉呀锉呀锉,你终于成了一个脑袋削尖、肚皮浑圆的不倒翁,“一个挂着庸俗笑容、过着庸常生活、吐着不咸不淡话语的人,何曾有半点光芒”?  相似文献   

20.
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的失败者中国,面对一个巨额赔款。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这个数字是“2100万银元”。当时中国通行的货币是以银两计算,而不是银元。于是问题来了,此“银元”是何银元?鸦片战争的赔款为什么要用“银元”而不用“银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