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静涛 《民国档案》2013,(1):134-143
日据台湾50年,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推行差别教育、歧视教育,台湾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较为发达,高等教育则欠缺,严重限制了台湾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开罗宣言》发表后,国民政府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筹划收复台湾的大政方针.陈仪彻底否定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教育,决心将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照搬到台湾,推行祖国化教育.台调会草拟了《台湾教育接管计划草案》,为接管台湾教育做出了初步规划与准备.1945年10月,台湾光复.陈仪团队迅速接收与重建台湾的教育,贯彻中华民国的全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平教育的理念,强制推行国语国文、中华史地等课程,取得一些成效.光复初期,台湾缺乏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困难,教师清苦,学生难以适从.我们既要看到祖国化教育对台湾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意义,但也不能忽视国民党党化教育对台湾青少年的错误导向.  相似文献   

2.
台湾在1895—1945年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里,日本殖民政府“饴与鞭”的治台政策,在当时及战后台湾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本拟从当时台湾社会教育入手,试剖析日据时期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及其对台湾人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史习培 《炎黄春秋》2001,(12):74-76
1945年抗战胜利,光复后的台湾面临着重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重任务。为了加快加深台湾与祖国大陆融合,海峡两岸围绕摒除日据时期殖民教育制度及其影响,普及汉语言文化,开展了教育交流,并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制度述评钟安西1895年5月,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将台湾割让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凡50年。在这半个世纪中、台湾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的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该岛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895年6月-1919年3月日本占领台湾初期为背景,通过分析首任台湾总督府学务部长伊泽修二和台湾总督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的教育思想和政策,对以往研究中把日据初期定义为同化教育时期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总督府并非一开始就实行了“同化教育”和“皇民化教育”政策。首先,当时日本国内普遍存在着以万世一系天皇为中心的单一民族的国家观念,以“同化”手段对异民族(台湾人,朝鲜人)进行“国民统合”,与日本以同一血缘关系形成国家的单一民族观念相矛盾。其次,同化教育政策在现实中又与总督府注重经济利益的殖民经济政策相矛盾,因而遭到否定。另外“芝山事件”表明,台湾民众对日本的同化教育政策也进行了强烈抵抗。因此日据初期,实际上采取了日本人、台湾人和原住民三个系统的“差别教育”和“隔离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6.
《炎黄春秋》2000,(9):29-29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台北中华伦理教育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书画联合大展》,于2000年7月11日至16日在台北市中山纪念馆举行。参展作品的书画家,大陆有启功、程十发、沈鹏、刘文西、王颂余、溥佐等,台湾有吕佛庭、陈丹诚、欧豪年、李奇茂、黄磊生、张光宾等。据台湾有关人士称,这是迄今在台湾举行的规模最大一次两岸书画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7.
《民国档案》2007,(1):F0003-F000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共同编纂的《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已由九州出版社陆续影印出版。该《汇编》所选史料均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揭露了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记录了台湾同胞在日据时期心向祖国,与日本殖民统治当局进行的不屈抗争;反映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接收、管理及全面安排台湾光复后经济、文化、教育等重建工作,是研究民国时期台湾与祖国关系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具有极高的研究、参考与收藏价值。全书分300卷,共收录档案史料12万页左右,将于2007年全部出齐…  相似文献   

8.
教育作为国家话语在地方社会的传播,是一个直接而主要的管道。日本领台后一个重大的政策便是思考如何透过教育系统的掌握,确立国家权力的统治基础,以型塑其所需的国民性格,推动殖民事业。虽然日本的教育本质不脱殖民统治与皇民化色彩,然而就正面意义言,台湾现代化之初等教育制度实肇端于日据时期,台湾国民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及对师资培育的重视应归因于日本统治时期的教育政策。同时许多学也肯定日本的教育制度对台湾的近代化有其贡献。然而这种教育形塑过程是如何达成的,国家权力如何与地方社会互动,初期台湾地方社会又是以何种心态面对此种教育制度,对地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是本研究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9.
福建与台湾自古关系密切,超过了祖国大陆其他任何一省与台湾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两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融,其中,就包括教育方面的相依相存。今天,我们讨论两地教育的渊源关系,更多研究的就是闽南教育向台湾的发展及在历史的某一时段,两岸教育一体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1 2月 3 -4日 ,由台湾玄奘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海外华人与侨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召开。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地区的 1 0 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以海外华人与侨民教育为主题 ,也涉及海外华人社会的其他方面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华文教育的整体性研究方面 :暨南大学高伟浓的“历史的思索 :海外华文教育的功用变化及因应之道” ,通过对当今形势下的海外华文教育与数十年前的华文教育对比 ,认为华文的功能大大地走向经世致用。北京华文学院彭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志》2011,(10):40-40
2011年8月2~5日,两岸合编《妈祖文化志》编纂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罗健、副主任江荣全,福建省台办巡视员韦忠慈,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副会长何达煌,以及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宗教学会、台湾教育大学、台中技术学院、明道大学、台湾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2.
日本虽借《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但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收复台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将对日清算追溯到1895年,反对战后国际共管台湾。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负责台湾军事与行政的接收。1945年10月25日,陈仪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接受驻台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投降,以台湾省行政公署长官名义接管台湾土地、人民等,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美国主导下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对海峡两岸不构成法律约束,"台湾地位未定论"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与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访台散记     
应台湾中华两岸管理人才交流发展协会的邀请,我率武汉市政协化教育考察团一行10人于2004年2月25日至3月5日在宝岛台湾进行了参观考察活动。经过的主要城市有高雄、嘉义、台中、台北、花莲、台东等。考察团瞻仰了国父纪念馆;拜会了湖北黄陂台北同乡会、中华化名人胡秋原先生;参观了私立嘉华高级中学、国立中央大学、台北青少年育乐中心、台北  相似文献   

14.
《河洛春秋》2002,(4):61-62
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50名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与台湾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台北中华伦理教育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书画联合大展》,于2000年7月11日至16日在台北市中山纪念馆举行。参展作品的书画家,大陆有启功、程十发、沈鹏、刘文西、王颂余、博往等,台湾有吕佛庭、陈丹诚、欧豪年、李奇茂、黄磊生、张光宾等。据台湾有关人士称,这是迄今在台湾举行的规模最大一次两岸书画交流活动。在台北展出后,7月18日至22日又在高雄市长青综合服务中心展出。 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岂之为团长,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6日至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重庆市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台湾史研究论坛--台湾光复65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香港以及日本的9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提交了64篇论文.与会学者围绕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日据时期台湾社会文化演变、抗战胜利后的接收和台湾法律地位、两岸同胞共同抗日等内容展开讨论,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台湾在甲午中日战后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异族的统治;日本以其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西化)经验,试图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将台湾人改造成"新日本人"。然而,台湾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几乎全为大陆的移民,他们保持着祖先带来的汉文化传统。面对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关闭书院、打击私塾,并拟以"国语(日语)学校"全面取代传统的汉语教育等压制汉文化的措施,有良知、有勇气的知识分子遂召集同志,结成社团,以保存汉文化与儒教思想为己任,挽救传统文化的危机。于是,台湾早在清代就已萌生的文社、诗社、善社与鸾堂等儒教组织,在异族统治下反而更加蓬勃兴盛。日据时期台湾的儒教运动大约兴盛于1919年至1930年间。这一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19日至26日,应台湾玄奘大学邀请.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由会长方未艾率领一行5人,赴台查阅所藏江苏旧志资料并进行学术交流。在台湾期间。与玄奘大学历史学系和台湾出版、发行界就地方志工作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两岸志书、年鉴的购买、交换和利用等进行了座谈和交流:与台北市文献委员会交流了两岸的修志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73年4月18日至28日,金庸接受台湾当局邀请,第一次登上台湾岛,进行了十天的访问。此前他与国民党从无公开来往,他的武侠小说长期以来在台湾也是禁书。那时两岸关系十分敏感,深谙中国传统政治的金庸自然明白个中利害,他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以普通记者身份访台。不管台湾方面邀请他的动机如何,有机会到台湾走走、看看,与台湾高层见面,是他期待已久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李诠林 《神州》2011,(17):21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创作,大体上经历了反省、革新思想阶段(1923-1937.6),坚韧生存、维一线斯文于不坠与无奈彷徨交织的阶段(1937.7-1945.8)。此时期许多台湾作家的文言诗文,或表达台湾回归祖国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