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蒋寅 《文献》2004,(3):253-261
闺秀之能诗,夙为谈诗家所乐道.自赵宋以降,诗话莫不述及闺秀之作.而闺秀诗话之有专书,则肇自有清一代.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辑考清人诗学著述,得见存书九百余种,亡佚待访书五百余种.其中专论闺秀之诗话,见存书二十二种,亡佚书十四种.  相似文献   

2.
一位私人收藏者收藏了一尊小型青瓷造像,其时代大约为5世纪末至6世纪初的造像。本文从佛教经藏入手,进行考析,认为此造像乃是释迦牟尼佛的姨母大爱道之像。  相似文献   

3.
中国二十世纪初年爱国主义史学思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介绍和歌颂中国和外国历史上的爱国民族英雄人物,作为振兴中国人民爱国精神和民族志气的一种借鉴。正如资产阶级革命实行家、理论家陶成章在1904年所说的,“表赞已往之英雄”,“开导未来之英雄”,这是“历史家之责任”,也是“国民之分应”。我在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发现题材极为丰富,当分别作出考  相似文献   

4.
薛登 《成都文物》2003,(4):10-25
《成都物》2000年第1期载荣远大、刘雨茂二位学合撰之《北周王碑真伪考》(以下简称《考》),谓今存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乡大佛村境的省级物保护单位北周王碑,并非北周初元刻立的原碑,而是后人利用已残的两通原碑,“经续补之后重刻的”伪品。这一观点,较之笔发表在《成都物》1987年3期的《北周王碑及造像问题新探》(原稿题名《千年古碑寄伪刻》),仅怀疑和论证该碑之额题系后人伪刻,《考》的见解透辟多矣。  相似文献   

5.
一、版本源流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乖崖集》在宋代有两种刻本:一见载于晁公武《读书志》,10卷,一见载于陈振孙《书录解题》,12卷。 此说不确,考《乖崖集》在宋代至少有三种刻本。 宋祁《景文集》卷62《张詠行状》载,大中群符八年(1015)八月张詠死后,其弟张詠收集其诗文,汇编为10卷,予以刊行。这是宋代的第一种刻本。晁公武《读书志》(衢本)卷19、《宋史》卷208《艺文七》、郑樵《通志·艺文略》、尤袤《逐初堂书目》著录之《张詠集》,当系张詠刻本。黄休复与李焘所见《张詠集》,亦应是张詠  相似文献   

6.
上林三官考     
上林三官考究之学源远流长,自魏时张晏以上林钟官、均输、辨铜为上林铸钱三官之考后,历千数百年,史界未有异歧之说。迄至近现代,学术界方据出土有铭钱范与西汉“钱丞”封泥,核查史料,重新作考,形成数种考说。王献唐、郭沫若仍持同张晏之三官考;陈直、钱剑夫等作钟官、技巧、辨铜三官说;近年,党顺民、吴镇烽又作钟官、技巧、大厩之新考。而80年代发表之拙考——《上林三官核考》(以下简祢《核考》),则持钟官、技巧、均输说。故上林三官考,成为秦汉学界,尤其是秦汉钱币学界关心颇多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西夏政权的早期党项拓跋氏的世系,过去中外学者多有记述,然因史料的阙如,有的多为推测。本文依据陕北榆林及内蒙古乌审旗出土的唐至北宋初的拓跋氏墓志及史籍,分为隋至盛唐及唐末至北宋初两个阶段,分别考辩拓跋氏世系,最后列出隋代至元昊建立西夏之前党项拓跋氏之世系表。  相似文献   

8.
注《尔雅》之孙炎有二,出于郑门者,为魏之孙炎(字叔然)。关于孙炎的师承,历来有两种意见。其一,孙炎为郑玄再传弟子。胡元仪,《北海三考·师承考》次孙炎于再传之列,《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亦云:“郑君虽未注《尔雅》,而得再传弟子孙叔然之注,正可补其未逮。”张舜微、王利器两先生亦主此说。其二,孙炎为郑玄的弟子。持此说者为郑珍,其《郑学录·弟子目》列孙炎于王经后,宋均、程秉前。我们同意后一种看法,理由如下: 第一,对《三国志》中孙炎的原始记载处理不同。《三国志王肃传》云:“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  相似文献   

9.
最近两年,我为寻检清代至民初期间黑龙江各地的碑刻文字,几乎查阅了相应时期所有的新旧地方志。在着手查阅之初,我原希望能找到一本关于黑龙江方志的目录专书,按图索骥,会省时省事方便许多·可是未能如愿,于是就把《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朱土嘉主编)和《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黑龙江卷》(高岚岩主编)、《黑龙江政区沿革纪略》(高恩林著)找来,一并参照使用。三种书都编得好,使用起来也方便顺手。及至今年夏,见到方衍先生著《黑龙江志考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下称《考稿》),方知早在几年前,他已经在…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意义上的秦文化研究,大约经历了发端于20世纪初和兴盛于80年代以来两个阶段。从20世纪初王国维、蒙文通和卫聚贤等人对秦都城、秦公簋器铭和秦民族源流的探考,至三四十年代苏秉琦发掘宝鸡斗鸡台周、汉墓葬并从中区分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即秦文化,接着陈秀云《秦族考》(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文理学报》第1卷第2期,1946年)明确提出秦文化概念,标志着秦文化研究由此开启。此后三四十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博物馆珍藏的“尘定轩”斗彩山水人物盖碗,是皇家赐予清代黔籍名宦石赞清的一件御瓷。本文通过对斗彩瓷发展史的介绍,以及这件后朝仿前朝型制瓷器的价值评述,说明它是反映清代道光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状况的一件难得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12.
关于清代帝后朝服与朝服像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故宫现藏帝后朝服与朝服像的系统排比,结合有关文献研究,作者认为:1、康熙的4幅半身肖像画分别为两幅朝服像的稿本;2、清代帝后朝服像可分为写生像和祭祀像,祭祀像的背景是程式化的,自康熙以后的皇帝服饰,乾隆以后的皇后服饰是写实的,与制度基本吻合,并表现出时代特征,而此前帝后朝服像中的服饰存在着虚构想象的成分;3、康熙《大清会典》记载的服饰形式是康熙青年时期的,雍正《大清会典》记载的则应是康熙晚年和雍正时期的服饰面貌。雍正元年颁布的服饰制度在康熙晚年已经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3.
大高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明代皇室、宫官婢女演练道教科仪的场所,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祈祷上天、求雨祈晴的地方。清朝统治者采取儒、道、释并用的政策,注重对大高殿的利用,尤其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等朝,屡次对其进行修缮,以备皇帝亲诣拈香。本文对清代的常修、大修及八国联军对大高殿的破坏等档案史料进行梳理,并进一步阐释了清王朝对之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稿着力探讨了清初起居注官设立以前形成的八旗值月档的形成过程、性质及其与早期《实录》体史书的关系。认为八旗中旗色相同的二旗按月轮番记录制度,至迟在皇太极即位之初已被延续下来。值月档记载内容,从天聪五年档来看,包括有汗的起居言行为主的后金内部的各类日常事务。这些日录作为档案由书房(文馆)保管,以此为基础由巴克什编辑成专题档册;并和对外文书一起,作为《实录》等史书编纂时的基础资料来使用。值月档久已不存,但崇德元年的《太祖太后实录》,还有顺治年间的《太祖武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与其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5.
李理 《收藏家》2012,(2):10-14
继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成功举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之后,2011年10月3日至2012年1月3日,在台北故宫将隆重推出"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本次展览继续以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提供的展品为主,另有法国凡尔赛宫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以及沈阳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6.
宫哲兵 《江汉考古》2004,(4):73-78,90
宜昌市沮水两岸有近三千座悬崖石窟,多年来被传为万窟之谜。石窟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段,有当阳市的百宝寨、百家洞、岩屋庙,及远安县的旧县镇、鸣凤山、鹿苑寺等。经过笔者2002年的两次调查,认为这些石窟分为道教石窟与应付兵匪之乱的石窟两类。道教石窟的年代大约为明清时期。应付兵匪之难的石窟年代大多在清咸丰年间,也有早至明末的。  相似文献   

17.
"宣铜"一词在明清文献中多有记载,其涵义至少有两种以上。作者通过科学的无损检测,同时结合对清宫旧藏实物的分析,基本可以推定古籍和档案中多次出现的"宣铜"的质地应该是黄铜。"宣铜"器的样式多种多样,清朝器物可以分为炉、彝器和杂式三大类,其下又可以分成若干式。清朝"宣铜"器款识丰富,工艺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8.
《清史稿·儒林傳》對常州學術的記載頗能反映該書敍學價值之一般。它以繆荃孫在光緒年間任國史館總纂時的工作成果爲基礎修訂而成,其中常州學人的傳記多爲繆氏手筆。通過這些傳記,繆荃孫編織了常州學派的學譜,最早將常州學派記入清代國史,奠定了常州學派在正史《儒林傳》中的重要地位。繆荃孫筆下的常州學人,是貫穿清代學術史始終的學人羣體,基本屬於漢學陣營,而非以西漢今文經學反對古文經學的對立派別。  相似文献   

19.
从"枪手"看清代科场枪替活动的市场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枪替是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主要舞弊方式之一。枪替活动与当时的社会经济、风尚习俗相互影响。乃至出现了较显的市场化倾向。乾隆年间是枪替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雇倩枪手作弊现象在童试和岁科试中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李正华 《收藏家》2009,(2):92-94
故宫端门西广场陈列着一尊清代武成永固大:降军炮(图1,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它是康熙帝为平定“三藩之乱”而铸造的。清初,平西王吴三桂、平南壬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分镇云南、广东、福建,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清廷下令撤藩。十一月,三藩中势力最大的吴三桂起兵,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次年,称周王。先后夺占贵州、湖南、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