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为快捷的无损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壁画文物的现场分析中.本文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西藏拉萨大昭寺转经廊壁画,选取部分样品,利用实验室X射线荧光分析,发现所分析颜料的主要显色元素具有一致性,并利用拉曼光谱确定了壁画颜料的成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确定大部分色彩较为纯正的颜料的成分,同时,由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壁画颜料的杂多性,对于含砷的橙色颜料、含砷或含铅与含铁的黄色颜料、含铜砷的绿色颜料、含钙硫的白色颜料、群青与孔雀石的混合颜料则需结合拉曼光谱确定之.本研究工作显示,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开展现场检测,可极大地减少实验室分析样品的取样数量,有利于壁画颜料的无损分析与微损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一些墓葬或遗址出土的银器具有暗沉的灰褐色表面,称为角银。在特殊埋藏环境下,银质文物主要的腐蚀产物可能为氯化银(AgCl)。AgCl会形成脆而细小的颗粒层,使文物变脆。在一定条件下(潮湿、富氯),文物可能完全转变为氯化银腐蚀产物。但是对角银的腐蚀过程还少有研究。为了研究埋藏环境下角银腐蚀产物和腐蚀机制,利用SEM、EDS等方法对8件角银器金属芯部及腐蚀层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分析表明,角银腐蚀系统包含双层:致密的内层及多孔的外层。腐蚀产物主要为AgCl。一些器物在金属芯部及腐蚀层内层含有铜夹杂物。一些高矿化器物的腐蚀层内层含有其他富氧相(含Si和Ca)。在  相似文献   

3.
林滔 《文物天地》2023,(12):136-139
使用三维超景深显微镜、微区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以及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两片清代釉上彩瓷残片进行表面形貌特征、元素分布和化学成分科技分析,实验清楚揭示了标本的釉料、彩料成分特征,并清楚展示瓷器表面釉上色彩呈现与元素分布的直观关系,结合科技数据和绘制技艺、艺术特征可对釉上彩瓷制品进行科学细致的分类,为彩瓷制品的断代以及是否属于出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藏铜币是指旧西藏地方政府发行的在藏区流通的铜质货币,是藏银币的辅币。西藏铜币始铸于公元1909年,1953年停铸。笔者有幸得到一批(共十一枚)品相较为精美的藏铜币,按发行年代分为1927年版“雪冈”、1936年版“新雪冈”和1949年版“雪阿”三个版别。为了解铜币的保存现状、成份组成和制造工艺,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金相显微镜作表面锈蚀产物、表面成分和显微金相分析。1实验部分:1·1样品介绍:样品分1927年版(五枚)“雪冈”、1936年版(五枚)的“新雪冈”和1949年版的“雪阿”(一枚)共三个版别。取四枚样品,记作ZB-1(1…  相似文献   

5.
镇安寺铁牛全身腐蚀严重,弄清铁牛腐蚀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铁牛后续修复和保护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分析了铁牛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组成、结构及其腐蚀原因。结果表明,铁牛腹部为亚共晶白口铸铁,组织中含有多种相及夹杂物使铁牛耐蚀性能降低;铁牛表面腐蚀产物有严重的分层现象,外层和内层腐蚀产物较为致密,主要成分为α-FeOOH和Fe_3O_4;中间层腐蚀产物较为疏松,主要成分为γ-FeOOH和Fe_3O_4;铁牛耳朵、左脚和尾部腐蚀产物主要含有α-FeOOH、γ-FeOOH、Fe_3O_4和α-Fe_2O_3等,且α-FeOOH在锈蚀产物中含量最高;不同部位腐蚀产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耳朵处腐蚀产物α-FeOOH和γ-FeOOH含量比(α/γ值)最小,左脚处最大;分析了铁牛腐蚀影响因素和腐蚀机制。  相似文献   

6.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银覆斛式套杯档案记载为明代,由十二件依次能叠放在一起的银杯组成,每件银杯均镶嵌黑色物质以在内壁形成历代名人高士典故为题材的装饰画,内底注释典故名称,外底标明斋堂款识,外壁其中一面注明制作材料来源的“大明皇帝赐金”字样。故宫博物院张丽研究员根据“醉卧瓮下”历史典故产生的时代背景,推测其制作时代定为清代。在我国,银器表面镶嵌黑色物质的工艺十分罕见,一些学者将银套杯镶嵌黑色物质的工艺称为“阴刻填黑漆”,而查阅资料发现银套杯的表面装饰工艺更可能为乌银镶嵌。乌银在国外被称为“niello”,是指一种或多种金属与硫在高温下生成的黑色金属硫化物,被用来装饰金、银和铜等金属器物。将乌银实施于金属器表面的工艺被称为乌银镶嵌。为了明确银套杯的表面装饰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对其中一个银杯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元素、物相进行分析。显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黑色物质通过加热熔融的方法嵌入嵌槽,在固化后进行抛光使表面平整。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由Cu、Pb、Ag和S元素组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含有硫铜银矿。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为银/铜/铅硫化物形成...  相似文献   

7.
纯银质地柔软,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当它与其它元素形成合金后,性质就会有变化,一般会增加硬度。如通常的银器及银币中常含有一定比例的铜,形成银铜合金,这样质地较硬,不易变形。在英国历史上(从亨利二世到1921年)曾将含银和铜分别为92.5%和7.5%的货币银作为银币的标准合金。  相似文献   

8.
宝鸡益门出土玉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陕西宝鸡益门出土的玉器残块的显微结构、元素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益门二号墓出土玉器分析样品属单斜闪石类型中的透闪石系,其透闪石含量在85%以上。出土玉器样品应归属为青玉种类,玉料较好,属中上水平的玉料。根据我国玉器文化的历史和和田玉的矿物特征,益门二号墓出土玉器分析样品类似于和田玉矿物。  相似文献   

9.
钱渭 《安徽钱币》2007,(4):39-39
最近,本人集得同治通宝小平钱一枚,其直径24.4mm,穿4.8mm,厚1.4mm,重4.1g。之所以称之为“稀见”,乃因其背满文重文,呈双“宝直”局,且互为垂直排列。该币铜质精细,制造精整规矩,文字清晰高挺,字口深峻,整个钱体里层为赤色厚包浆,外层为较薄的褐色包浆。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材料成分分析,结论是:铜95.1%,锡2.58%,锌1.41%,铅0.68%,其它为杂质,材质青铜。钱体表面自然流通磨损明显,属正用品无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明中期开始使用黄铜钱币,一直到清末。过去,对古代铸币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合金成分分析和铸造工艺两方面,对锈蚀产物和锈蚀机理的研究主要针对青铜铸币。黄铜的合金元素中较青铜多锌元素,其腐蚀产物与腐蚀行为较青铜有一定的差别,也较青铜更为复杂,然而现有的文献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匮乏,特别是对于大气保存环境下黄铜钱币的锈蚀产物及锈蚀成因的研究基本空白。本研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包括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对国家博物馆馆藏一批传世明清各时期的黄铜钱币合金组成,不同颜色的锈蚀产物等开展科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嘉靖、隆庆和万历年的黄铜铸币,为Cu+Sn+Pb+Zn四元合金,平均含量Cu 66.4%,Sn 6.8%,Pb 10.4%,Zn 15.6%,并含有微量Fe,不含As。泰昌、天启和崇祯年间及清代各时期的黄铜铸币,主要为Cu+Pb+Zn三元合金,并含有微量Fe、As和Sn。这批黄铜锈蚀产物与常见的青铜锈蚀产物不同,最典型的是钱币表面蓝绿色和白色锈蚀物,经Raman和SEM-EDS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初步确认蓝绿色锈蚀物为一种含铜、钠...  相似文献   

11.
北齐韩祖念墓位于山西太原市北郊区小井峪乡小井峪村。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共出土了22件鎏金铜器和金银器。利用无线显微镜、X射线荧光能谱仪等科技手段,对这些器物进行无损科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鎏金铜器均为铸造而成,然后采用金汞齐表面热处理,金银器在技术和风格上均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全面了解北齐时期金属器制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Elemental analyses and microstructural studies of historical metal artifacts provide researchers with invaluable and priceless information about met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cedure of creating artifacts. In addition, the information is helpful for knowing about the metallurgical processes of the artifact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y a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elemental analyses of seven Sasanian silver coins preserved in the Sistan Anthropology Museum, Iran.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ree methods were employed: first, the 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 microanalysis (micro-PIXE), to determine the main and trace elements of the coins; seco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SEM-EDS), to perform elemental analysis to identify impurities of the metal; and third,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coins which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optical microscope (OM). The elemental analyses identified Ca, Cu, Ag, Au, and Pb in the coins. The high quantity of Ag in samples validated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nd accurate cupellation technology for refining silver and separating impurities from raw ore. The gold concentration in the coins indicated the use of non-galena ore for silver extraction. Additionally, the microstructural analyses of samples point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es on coins.  相似文献   

13.
师小群  呼啸 《收藏家》2011,(7):3-10
2011年6月20日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开馆20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20周年馆庆,4月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与陈列部在陕博西展厅联合举办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精粹展。  相似文献   

14.
吐蕃系统金银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ibetan Kingdom ros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the 7th century as a mighty minority regime under the Tang Dynasty of China.Tibetan gold and silver wares were recorded in Tang literal documents and enjoyed a great fame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their distinctive and exquisite form.But their samples were seldom discovered for a long time.Based on a study of the Tibetan gold and silver articles recently unearthed from Tibetan tombs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known from collections abroad,the...  相似文献   

15.
两件西汉时期鎏金与鎏银青铜器镀层中的金属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对两件西汉时期的鎏金与鎏银青铜马镳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西汉时期鎏金与鎏银青铜器的部分金相学特征和部分金属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汉时期已采用了金汞齐与银汞齐在铅锡铜合金表面火法鎏金和鎏银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卫华 《收藏家》2010,(1):29-36
战国中山国是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西部建立的诸侯国,始建于春秋末年,鼎盛于战国中期,后为赵所灭。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当时的五个“千乘之国”之一。但由于历史短暂,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一直被称为“神秘王国”。  相似文献   

17.
The gold was put into use as early as Shang dynasty. From the late Tang dynasty on, the private gold and silver workshop came into being in accor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xcavation and workmanship systems, which stimulates greatly the gold and silver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China. Most of the gold and silver wares unearthed in Zhe Jiang are from Late Tang to Ming dynasty. Its categories and shapes are closely fit in with the needs of daily life.  相似文献   

18.
"黑石号"沉船出水了大量中国唐代中晚期的瓷器和一些金属器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通过对长沙窑瓷器、越窑青瓷、白瓷、绿彩瓷器、金银器、铜镜的造型、装饰及图案等的解读,阐述了中国唐中晚期外销瓷器的总体情况和所包含的文化交流内涵,分析了外销对中国部分窑口瓷业生产的影响。对采集到的两件白瓷标本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元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外销白瓷可能的产地。论文也就沉船可能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郑韩故城遗址出土战国晚期铁器的锈蚀产物类型,采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观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郑韩故城遗址内仓城铸铁遗址出土的13件样品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样品间的锈蚀程度,发现铁质文物的锈蚀机理复杂,成分多样;一些锈蚀产物中出现明显的分层,锈蚀不均;部分铁器中还存在着活性锈蚀物,其保存状态与金相组织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揭开江都王陵 盱眙大云山汉墓发掘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云山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缘起于2009年1月发生的盗墓案件。三年以来,考古队揭露出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发掘遗迹5处,主墓3座,陪葬墓12座,陪葬坑9座,出土玉棺,金缕玉衣等在内的大量漆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10000余件,文献和出土资料证实,大云山汉墓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一号墓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