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高中课改推进中,加强对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之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宋灵菊 《神州》2011,(5):44-4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找出体质弱势群体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对这些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进行一年的个别对待教学,并对一年中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这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机能都充分的得到了提高,大多数能够达到大学生健康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王乐  白亚兵 《神州》2011,(8):44-4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找出体质弱势群体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对这些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进行一年的个别对待教学,并对一年中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这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机能都充分的得到了提高,大多数能够达到大学生健康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金平 《神州》2012,(20):91
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盛衰。21世纪除了要求当代中学生们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良好的体质状况是中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证。了解中学生的体质现状,研究他们体质的特点和规律。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孔庆华 《神州》2012,(12):285-28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改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把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倾注了大批专家、学者的无数心血之后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纵观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我们感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头,它正面临着一场痛苦的抉择。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部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呈连续下降趋势。造成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原因很多,本文从目前中小学学校体育课上课的情况到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学生体质下降与目前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卢燕 《神州》2012,(3):319-319
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相似文献   

8.
周明 《神州》2013,(31):24-24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学生步人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赵凯 《神州》2013,(5):160-16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显得特别重要。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理解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核心育人观念、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姚全保 《神州》2012,(6):313-3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青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赵瑞峰 《神州》2012,(15):315-3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全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同时也为每一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提供了决好的机会。有许多体育教师都在探索新《标准》发展思路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会有一些人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标准》的理解上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标准》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归纳总结了几点,以供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12,(4):193-193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相比,《课程标准》倡导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更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突出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教育评价观念,使学习评价能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每一位关注学校体育工作者都面临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何向宾 《神州》2012,(10):197-197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充满着个性、人情和审美,有充满灵性的变式。所以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有规律可循,又“教无定法”——没有固定的程序。现代教学提倡“以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导”既是引导、启发和领入,指示一个正确的认知方向。教师应从“独奏者”角色,从学习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改直接教学为间接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为此,可进行“导学——学导”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陶晓蕾 《神州》2012,(9):346-346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曾文凯 《神州》2013,(7):42-42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体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尴尬。尤其是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升学等原因,存在着学生与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模式不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以高中体育教学为例,对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对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卫平 《神州》2012,(18):287-288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一次很好的尝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形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杨学芳 《神州》2011,(1X):153-15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一次很好的尝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形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牛向红 《神州》2020,(6):147-147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个性发展与意识形成的重点时期,个性内涵极为丰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效地应用各类教学模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个性,通过体育运动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拥有强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具有目标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来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靳利彬 《神州》2011,(6X):198-198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着要求教师本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教学反思作为终身学习的习惯,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杨林林 《神州》2012,(25):50-5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不断提高,要求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职业素养等,更重要的是要求人才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而学校在注重文化培养,忽略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特别是体育方面的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要面临高考的检验,而高考多侧重于文化课方面的知识的考察,体育方面很少涉猎,所以学校要加强对高中生体育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观念。本文简要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为以后高中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