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间流传甚广的钟馗捉鬼图,来自《逸史》记载的一则故事。此图因画的是钟馗捉拿邪鬼形象,世人认为含有趋吉避凶之意,故多喜之,逢年过节经常购买,挂于家中。其实,钟馗并非人的名字,而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明代李  相似文献   

2.
《文史博览》2006,(6):37-37
民间流传甚广的钟馗捉鬼图,来自《逸史》记载的一则故事。此图因画的是钟馗捉拿邪鬼形象,世人认为含有趋吉避凶之意,故多喜之,逢年过节经常购买,挂于家中。  相似文献   

3.
陈立平 《神州》2008,(4):110-112
朱东坡,字钟石,北京大源来祥堂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创作。现主攻人物,擅长钟馗并精通西画、素描、水粉。其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1994年作品《兰图》纪念应邀参加香港"庆贺邓小平同志九十寿辰书画展",同年又编入中国书画艺术家《名签》。2005年应邀参加6省1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获全国二等奖。2006年应邀参加"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书画展"并获金奖。作品《钟馗百态图》26米长卷,编入《中国书画大展辞典》。  相似文献   

4.
近台湾友人以《谢遂<职贡图>满文图说校注》一册相赠。此书为庄吉发校注,台北故宫博物院1989年6月出版,影印本,载有清乾隆时谢遂所绘我国境内之少数民族及四周各国之民族图像并于每幅画之上方附有满汉文字说明(图一)。 据庄氏言:谢遂《职贡图》画卷,俱宣纸本,设色画,共四卷。第一卷,纵33.9厘米,横1481.4厘米,共70图。第二卷,纵33.8厘米,横1410.4厘米,共61图。第三卷,纵33.9厘米,横1836.1厘米,共92图。第四卷,33.8厘米,横1707厘米,共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辽宁省建平县先后发现四方金代官印,兹分别介绍如下,并略为考释,以求教正。一、“提控之印”该印是1976年春建平县农场平房分场兰家园子北队社员,在汉代长城燧台遗址北约五百米处种地时发现的。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8厘米,厚1厘米。长方梯形印钮高4、厚0.5厘米,重740克。印面篆刻九叠阳文“提控之印”(图一,1),印背右上方阴刻一个“上”字。查阅《金史·兵志》知,提控为金代末年义军的官名。金代后期有“义军制”。《金史·兵志》上曾有记载:“元光间,时  相似文献   

6.
石涛是否有家室,世间很少有人论及。最近我看到一幅他画的《袖魁图》大绢轴,设色,画钟馗斜倚石上,右手衣袖里抖落出一个小小的魁星;钟馗右侧,站立一鬼,手捧插有蒲、葵花草的瓶子;后方巨松偃盖,巍岭高耸,构思甚为奇特。左上方自题“袖魁图”隶书三字,下接行草书一诗,诗云: 济南书记今白发,岁节钟馗旧绿襦。举手托天欣见月,破靴踏碎可怜渠。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老夫。儿女  相似文献   

7.
《文博》2017,(1)
户县重阳宫内有一块题"唐吴道子戏笔"的明代线刻碑,俗称"钟馗捉鬼图"。本文根据其图像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及碑刻、墓室壁画、传世卷轴画等图像资料,论证该碑刻的原始图本可上溯至北宋年间,可能为现今所见最早之钟馗图像,反映了"钟馗样"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董三军 《收藏家》2009,(11):45-52
四.钟馗造像的源流之神性寄予钟馗造像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的演绎与发展,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兴衰,使钟馗图在中国传统绘画历史长卷中更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9.
<正>《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0厘米,宽140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石刻地图。该图现存于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国家测绘资料档案馆存有该图拓片。《平江图》在1917年8月重刻过,主要在原碑基础上加深,没做任何增减。学术界在《平江图》的研究中取得丰富的成果,梳理对《平江图》的研究,对于深化苏州城市史、地图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成碑时间及其监制者从清代开始关于《平江图》的成碑时间就有很大的争议。张勇坚《平江图与古代苏州》1概括了20世纪之前《平江图》成碑时间的五种说法,一是绍定二年  相似文献   

10.
刘禄山 《收藏家》2012,(12):3-12
<正>最近,江西省博物馆引进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书画精品展—《水墨清韵—近现代水墨书画大师作品特展》,共展出了台北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近现代书画大师的82件作品。在为期两个月的展期内,展厅内的观众络绎不绝,人们久久伫立在大师们的字画前,流连忘返。吴昌硕的石鼓文,白石老人和徐悲鸿的字画,溥心畬的山水、钟馗册页,黄宾虹、黄君璧、傅抱石的山水,张  相似文献   

11.
一、《十二山楼听琴图》的创作内容梁橙里《十二山楼听琴图》扇面是佛山市博物馆藏品,创作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它为我们了解晚清时期佛山私家园林文人交往及其古琴雅集提供了实物例证,颇具历史艺术价值,弥足珍贵。扇面为纸本,纵17厘米,横50厘米。画面以淡彩描绘歇山顶两层楼阁一栋,掩映于云雾松林之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6,(11)
正《书法丛刊》2005年第3期上刊登了殷宪《近年所见北魏书迹二则》一文~([1]),第一则是《北魏石棺墨书"四耶耶骨"》,介绍了他于2002年在大同市所见的一方石棺盖上的墨书文字(图一),"棺盖为沙岩,高四○厘米,宽二八厘米,上下框四厘米,左右框三厘米。上有墨书六行,凡五七字,可确认者五四字"。为方便讨论,  相似文献   

13.
翻开《塔城地区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简称《塔志》)最先映入眼帘的是8开版的《塔城地区行政区划图》(简称“区划图”)。在其右上角配置一幅(5厘米×6厘米)塔城地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图,以示志书区划图设置的规范性。区划图展示出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西北部,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周边与新疆的6个地州市相邻,其腹心地带又析出克拉玛依市、奎屯市之区位。图面用不同色块一一标出其所辖的1市(塔城)6县(额敏、乌苏、沙湾、托里、裕民、和布克赛尔)之区划,以明志书记载空间。在区划图框…  相似文献   

14.
《陶雅》中说:“世界之瓷,吾华之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青花万“寿”纹大尊就是一件素负盛名的康熙育花瓷精美之作,它是融书法与陶瓷艺术为一体的典范.该尊高77、口径38、足径28、最大肩围150厘米.口微撇,方唇,唇外近直,颈较短.溜肩,肩以下向内斜收,足部圆鼓凸起一圈,斜削式微浅宽圈足,砂底.除两道接痕在器内外有明显手感外,  相似文献   

15.
吴葆勤 《文物》2020,(4):92-96
赫连山、赫连简墓志2014年出土于山西太原,于《文物》2019年第5期刊布发掘简报[1]。据《简报》介绍,两方墓志皆由志盖、志石扣合而成。赫连山墓志盖顶有3行阳刻篆书"唐故赫连君墓志之铭",志石方形,边长57厘米,楷书阴刻,自右向左共22竖行,行22字,计471字(图一)。赫连简墓志盖顶同样有3行阳刻篆书,文作"大唐故赫连君墓志铭",志石方形,边长54厘米,楷书阴刻,自右向左共23竖行,行23字,计482字(图二)。《简报》对两方墓志的释录及断句有可商处,今据拓片予以校补。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05,(11)
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冬季拍卖会将于11月20-21日在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开槌,预展时间为11月18-19日。本届拍卖会设中国油画、中国书画、翰墨缘——名家留珍、岭南名家书画以及当代广东中国画名家5个专场。在中国书画专场中,大连万达宝斋提供的徐悲鸿的《立马》、傅抱石的《风雨行舟》,实乃极精之作。徐悲鸿《立马》(108×53厘米),作于1947年。傅抱石的《风雨行舟图》(53×61厘米),是傅老先生于1959年国庆之际为张谔所作。傅抱石《云山归客》(67×40厘米),作于1945年。陆俨少的《巴船出峡图》(120×37厘米),作于1977年。陆俨少在70…  相似文献   

17.
马丽香夫妇的瓷刻艺术张丛笑马丽香瓷刻宝鸡市总工会干部马丽香和她的丈夫马辉统,花费10年心血,镌刻出大量精美瓷刻作品。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这些作品出现在众多美术家和群众的面前。瓷刻中有面壁沉思的达摩,丰满动人的杨贵妃,手持利剑的钟馗,线条流畅传神的...  相似文献   

18.
节令画是具有民俗特色的绘画品种。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流行于民间,同时也存在于宫廷生活中。本文勾勒了上起汉代下迄明清的宫廷节令画发展概貌,介绍了门神、钟馗、《岁朝图》、《五瑞图》、《货郎图》等宫廷节令画代表作,进一步解释了刘若愚所谓“锦盆堆”、“货郎担”等在宫廷节令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1月19日《中国文物报》头版刊载了张照根写的一篇报导《苏州真山墓地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以下简称《张文》),报导了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苏州博物馆和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真山墓地进行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及汉代的墓葬,其中D1号的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方铜印。这方铜印据《张文》报导说:印的纽式为桥纽,“长2.9厘米,宽2.8厘米,高2.1厘米,印文为‘上相邦玺’”(图一、二)。《张文》推断说:“结合出土的陶冥币‘郢爱’,此印应为楚相之印。根据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仲夏,笔者在美国专程往访芝加哥美术馆,观赏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鹊华秋色图》卷原作,目击心会,颇有所思,因此写成再再考。一我观《鹊华图》原作最初一个直觉,乃一小卷,高28.4、长93.2厘米,其纸墨暗旧,满幅题跋印鉴,朱墨映衬之下,更见画中色彩纷然可喜,茂密拙朴。而细观之下,却有诸多破绽,逼人眼目,其画风与赵孟頫殊不类,一言以蔽之:少神。此例述之。 1.毋庸讳言,项元汴俨如《鹊华图》的“总监制”,不能不引人注目。试看画的前后隔水,前后的骑缝印中有六方半印,都是项元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