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铁城是国民党的一代元老。抗战时期,他曾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旬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广泛流传的话,而“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东北之危机”更是成为传颂一时、流行全国的名言。  相似文献   

2.
王民斌 《丝绸之路》2006,(10):22-29
伊犁河谷是新疆的天赐宝地,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中的一块“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将不抵抗主义的帽子戴到张学良头上,少帅被逼出走国外,1934年回国后,蒋介石又令他枪口对准共产党打内战。他十分不满,毅然与杨虎城共同发动兵谏,逼蒋介石容共抗日。为此,张学良被蒋介石送上军事法庭,长期软禁起来,几十万东北军被瓦解。  相似文献   

4.
题目上的这两个成语,都没给贵州人增光,倒让贵州人很气短的。然而不知自何时起,除了“自大”一词仍不能让人安逸外,“夜郎”竞越来越成为抢手货了。先是本省的几个地方争得不可开交,“内战”未息,据说邻省某县就已挂出“夜郎县”的招牌来了。何以然?旅游之故也!人  相似文献   

5.
"齐临菑十万户"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海 《史学月刊》2005,(7):121-122
西汉前期,齐都临非常繁荣。《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曰:主父偃方幸于天子,用事,因言:“齐临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此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齐临十万户”等语,《汉书》卷38《高五王传》所记与《史记》相同。《史记》中还有一条关于战国时期临人口的材料,即卷69《苏秦列传》曰:“临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这是苏秦游说齐宣王的话。今本《战国策·齐策一》所记与此略同。由于中国古代关于城市人口的记载十分缺乏,没有其他材料可资印证,…  相似文献   

6.
在清代,有数十万人被政府流放到地广人稀的东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永久居民,有的还成为满族的成员,因此,研究清代流人如何转化为东北土著,对于东北民族史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寻找史料中的点点滴滴,力图梳理出一条线索,提出了自己一点不成熟的观点,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努力争取东北,是久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蒋介石在东北的严重受挫,他的数十万精兵落得被“关门打狗”的下场,早在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东北之时就注定了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8.
张沛 《文博》2003,(4):24-24
1983年11月中旬,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件两端作三股叉状的长条形薄铜片,极为罕见。当时遍查考古报告,偶见有此类器物出土,但有叫“板形器”者,有叫“叉形器”者,亦有直曰“不知名”者。名且不知,其用途更不清楚了。后见孙机先生《三子钗与九子钗》一文,始知其为“三子钗”,系古代妇女发饰。  相似文献   

9.
祭楼兰美女     
刘学杰 《丝绸之路》2003,(10):14-16
楼兰在哪里? 楼兰在新疆,在新疆罗布泊的东北处。楼兰曾是一个国家,早在西汉时期便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但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个文明古国于公元4世纪突然消失了,为后人留下了“世纪之谜”。世纪末,高僧法显路经罗布泊时,此地已成为“死亡之海”,他的亲见亲历令人毛骨悚然:“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繁荣的古楼兰完全沦为了一片荒漠。大约500年之后的唐代名僧玄奘,从印度取经返归,他极想去凭吊楼兰故地,亲历往昔岁月的神秘,但望不到尽头的…  相似文献   

10.
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由长安赴北庭,路过武威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开头六句是: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写凉州秋夜景物,真有绘声绘色之妙。其中“凉州七里十万家”一句,涉及校勘和修辞方面的问题。“七里”之“里”,一本作“城”。《资治通鉴》卷219:“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可见“七城”是对的。“十万家”,则是诗人的夸张之辞。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清人张澍所辑的《凉州府志备考》,由陕西省博物馆馆长武伯纶  相似文献   

11.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是一项跨学科、跨地域、跨部门的大型科研项目 ,它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不断繁荣应运而生的。“东北工程”的任务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 ,集中优势力量 ,深入研究东北边疆历史上的疑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的难点问题 ,使整体研究水平有一个较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 ,形成系列化、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是作者 2 0 0 4年 1 0月 6日— 1 1日参加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国际文化宣传中心和德国乔治·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关于亚洲和欧洲民族主义与教科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文中对“东北工程”的研究计划、课题进展情况等均做了详细介绍。为了让国内外学术界对“东北工程”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征得作者同意 ,特予刊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25日至—27日,由辽宁省历史学会、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主办、大连大学承办的“东北亚历史与东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的专家学者及来自人民出版社、《世界历史》编辑部等单位的特邀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56篇。与会学者围绕“辽海文化与东北地方史”、“东北抗战与全国抗战”、“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等三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会议除对辽海文化与东北地方史进行了讨论外,还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谢天锡 《南方文物》2003,(2):123-124,121
我家祖传的遗物中,有一枚铜质古印,柱钮方形,印面刻有阴文篆书“耀明”二字,一侧边款刻“亮工”二字。清代乾隆年间,由谢氏祖上吏部左侍郎谢墉从周亮工家中征集“叠山先生遗印”时,将这枚“耀明”印也同时转让过来了,在谢氏家中保存至今,只知道已有几百年了,但不知是历史上何人之遗物。显然,在当时周亮工是知道,周氏后人在转让时也介绍了此印的主人是谁,并表明其意义,否则谢墉是没有必要同时也收下这枚铜印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  相似文献   

15.
刘晓峰 《民俗研究》2006,13(2):247-258
2003年第3期《民俗研究》刊登了曲彦斌《宝鞍山端午节“克仗斗石”民俗探析》一文。文章基于踏实的田野调查,对东北某地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做了非常详尽、生动的介绍,读来如临其境,让我们对这一今天已经很难找到的古俗孑遗有了很详尽的理解,这是我们要深深感谢的。这篇论文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斗石”之俗的流行范围问题上提供了新的线索。因为直到目前仍然有外国学者认为“克仗斗石”只流行于中国的华南地区。曲文还注意到古代有“斗石”  相似文献   

16.
入山与出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学之道有小大之辨。庄子尝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荀子亦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荀子·解敝》),都是讲“小不知大”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而近人王国维倡三境界说,其第一界曰“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拿登高望远当大前提,并不是一上来就讲埋头苦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古是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考察,除  相似文献   

17.
董文涣(1833——1877),晚清学者、诗人、诗律学家。董文涣诗歌创作的整体历程,从起初“不由学问”时的“率其胸臆”“、肆其手口”,到后来“徐徐焉知所取径”后的“撷文史之癖”“、削韩孟之膏”,直至最终“深思反省”后悟出“神与机流而不知其故”“、心与手触而浑然无间”,可以说,他毕生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孜孜以求。更重要的是,他所创作出的那些记载毕生情怀、风格几经嬗变、洋洋洒洒达数十万言的诗歌为他古诗声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特殊工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使役华北“特殊工人”是伪满后期四种强制劳动形态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日伪在华北公开推行强制“供出制”等虽略晚于伪满.但把抓捕的抗日军民送往东北强迫使之服劳却早已开始。日军竟有大规模的“抓劳工作战”,并建立诸多战俘训练所和劳动训练营。据对所获日伪军警政部门片断统计资料考证:伪满后期四年间。关东军与重要厂矿奴役华北“特殊工人”达20万人左右。关东军和伪满洲国的有关规定都表明:特殊工人是丧失一切自由、随时都可遭到杀戮的真正战争奴隶。  相似文献   

19.
位于长春伪满皇宫内“建国神庙”遗址是东北沦陷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宗教侵略 ,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 ,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一系列否定侵略、美化战争行径的有力批判。同时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建国神庙”的建立 ,“天照大神”的祭祀使东北人民蒙受了灭种灭族的受欺凌的悲惨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实行均势外交 ,打破日俄垄断地位 ,是清政府的基本方针。东三省改制前后 ,均势外交策略经历了由全面引进外资的“开门通商”之策 ,到将精力全部集中到以铁路外债为核心的“厚集洋债 ,以均势力”的转变。徐世昌作为东三省首任总督 ,在这种转变中 ,很无奈地担任了执行者和过渡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