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玉树地震已过去170多天了,但全国各族人民在灾害面前所迸发出的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彰显。为了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8月16日,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科院、青海日报社联合召开了省垣社科理论界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如何理解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进行了研讨。本刊特选编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武伟生 《攀登》2010,(5):5-7
玉树地震已过去170多天了,但全国各族人民在灾害面前所迸发出的"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彰显。为了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8月16日,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科院、青海日报社联合召开了"省垣社科理论界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如何理解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进行了研讨。本刊特选编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赵宗福 《攀登》2010,29(5):7-9
一、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与“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的关系 首先,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在特殊时期的进一步升华、发展和充实。任何一种精神力量都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产生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一、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青藏高原精神的新篇章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产生于伟大的抗震救灾实践.正如强卫书记指出的那样,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全省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尊重科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4·14"大地震,就像"精神探测仪",折射出青海各族人民在灾难面前优良的精神面貌.在抗震救灾中,全省上下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的血脉亲情汇聚成了温暖人间的无疆大爱,凝聚成了强大的合力,形成了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取之不竭的力量之源;在抗震救灾中,各族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以一种压不垮、震不倒、摧不折的顽强毅力,支撑起扛得住、冲的上、打得赢的精神品格,为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在抗震救灾中,全省各族人民以高昂的革命意志、必胜的战斗激情,顽强拼搏,奋勇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和生存极限,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战斗意志,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抗震史上的众多奇迹;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怀着对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的巨大支持的无限感恩,迸发出自力更生、奋发进取、勇克时艰的强烈激情,奏响了抗震救灾的凯歌.大地震在记录着各族人民英勇抗击灾难的同时,也在大大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大大拓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疆界.  相似文献   

5.
王予波 《攀登》2010,29(5):9-10
一、广大师生的壮举生动诠释着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4·14”玉树大地震对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来说,检验了工作基础,考验了队伍素质,砥砺了意志品行,凝聚了团结力量,体验了无疆大爱,展示了时代风貌,形成了精神财富。灾区学生约占灾区人口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为寄宿制学生。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16日至23日.青海省地方志办公室举办了玉树地震志业务培训班和篇目研讨会。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派出《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并以“从汶川到玉树——灾难的故事以及我们的记述选择”为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办法,并对突发性...  相似文献   

7.
曹占存 《攀登》2011,30(6):95-97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大地震,震中距人口密集城镇近,破坏力强。玉树是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传染病多发地区,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国家、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迅速成立了相应的卫生防疫组,启动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紧急调动卫生防疫力量,上下联动,全力做好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为玉树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卫生保障。  相似文献   

8.
抗震救灾斗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巨大考验,也是对新时期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与紧急救援体系的全面检验。只有用志书的形式记录下最鲜活最真实的历史,才能发挥最显著的宣教功能和存史价值。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对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价值之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序发展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核心、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体现转型期价值观变化的基本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内在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要大多数人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10.
苏钦 《沧桑》2010,(6):183-1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动力和强大支撑,是当代中国应当极力提倡的先进意识理念和主流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政治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加强、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规范教育任务、明确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以共同的理想凝聚社会力量,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荣辱观念培育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1.
田海舰 《攀登》2010,29(4):51-57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文明先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根本趋向。  相似文献   

12.
李仁武 《攀登》2011,30(3):101-105
"和谐"既是反映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理想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理性支持,要通过思想道德的整合来形成核心价值体系,把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之中,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具有公共道德理性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田海舰 《攀登》2009,28(4):46-49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治理、人民的选择。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民主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和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有着本质区别和不同的历史命运。当前,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4.
李清源  沈秀丽 《攀登》2011,30(6):75-79
先进性别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性别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吴玉敏 《攀登》2011,30(2):27-33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既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很大破坏,影响十分恶劣,却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更让社会主义透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但这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行将灭亡、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时机已经来临。金融危机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更加深入反思和认识的有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确立理性看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  相似文献   

16.
王晖 《中国地方志》2012,(3):28-34,3
方S的核心价值是资政。古方志是方国之志,是王国统治方国政治文化的需要。方志是介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政治文化现象。新方志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弘扬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方志工作应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方志文化传承体系。既要坚持政治文化方向,又不能将非政治问题“政治化”,要正确处理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矛盾,规范化编篡志书。  相似文献   

17.
石文斌 《攀登》2011,30(6):52-5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价值目标、政治价值目标、文化价值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及生态价值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的,离开任何一个或强调任何一个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就无"全面"可谈。因此,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的增进、生态文明的提出,都只是人自身发展的手段,都是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的、最高价值目标服务的。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成才 《攀登》2008,27(2):36-38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事业发展需要坚强的领导,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文章分析了青海省海北州基层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雷云 《攀登》2008,27(1):12-15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本质属性”是同一层次的范畴,而与作为其外在表现和反映的“制度特征”相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经历了从制度特征层面到最高价值目标层面两个阶段,实现了从制度特征到最高价值目标,再从最高价值目标由共同富裕到共同富裕加社会和谐两次飞跃。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在于把社会和谐纳入“本质”之中。这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20.
徐光寿 《安徽史学》2007,(5):117-120
马启民、任纪虎先生认为拙作《陈独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及特点》①在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等三个问题的论述方面,对陈独秀思想予以拔高,不符合陈独秀的本意,提出要与我商榷.其实,这些论述反映了陈独秀的真实思想,也是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理论意义和现代价值之处.另外,拙作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