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冬学运动是为了配合抗战要求进行的一项群众性的政治教育运动,并且取得了颇有成效的民众动员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冬学运动的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具体实施阶段、实施过程中民众动员的特点以及其在民众动员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几个方面来论述冬学运动的民众动员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在西势东渐的压力下,中国人渐对民族文化失去信心,转而追求彻底的变革.文字改革,即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主张也是这种反传统倾向的一种表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主张越来越政治化,最终一部分共产党人成为这种主张的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进行新文字教育实践,在抗日战争时期更试图通过冬学等群众性识字运动推行新文字.陕甘宁边区于1940年开始在冬学运动中进行新文字教育试点,1941年冬学运动期间普及到全边区,然而很快于1942年冬学运动期间再次将新文字冬学实施范围缩小到延安县,随后停止了新文字推行工作.这次推行新文字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从而影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字改革.  相似文献   

3.
白雪枫 《沧桑》2008,(5):67-68
20世纪40年代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冬学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实施思想即意识领域内的动员工作。冬学运动在调动农民的战争参与性、减少农民的文盲数、解放乡村的妇女、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诸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的华北地区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和山东抗日根据地,总面积为33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300余万,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阵地。为获取民众的支持,巩固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斗争和发展生产的同时,在各根据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社会教育。在所有社会教育的形式中,冬学是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1]。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影响。一冬季是农业生产休整的时节,农民群众,特别是北方的农民群众,历来有冬季读书的习惯。“冬学”一词,…  相似文献   

5.
19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冬学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利用冬日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实施思想即意识领域内的动员工作,在调动农民的战争参与性、减少农民的文盲数、解放乡村的妇女、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诸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源斌 《江淮文史》2001,(4):118-127
每一个作家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的影响,我父亲自小只读过一个冬学,全凭一本《四角号码词典》自学化,后来相继担任了家乡的镇长、书记和周边乡镇负责人。父亲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铭深:革期间他“靠边站”时,有次带我去一个杂草丛生的水塘用拖舟捕鱼,每一网上岸都挂满了青苔,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无数英勇青年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活跃在斗争的最前列。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发动广大青年,尤其是农民青年参加抗战。在晋西根据地内,广大青年的文化水平整体上而言是很低的。为了提高广大青年的文化素质和爱国思想,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晋西青委会积极组织社会教育,利用夜校、识字班、冬学等各种形式让青年可以学到文化知识。但在在这一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扫除文盲。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经历了"速成识字法"的推广和"扫盲协会"的成立两个高潮,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冬学和民校。业余文化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扫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扫盲工作认识观念存在偏差,文化学习很难与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师资素质较低,办学经费匮乏,人口流动频繁。  相似文献   

9.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等七烈士惨遭穷凶极恶的敌人杀害。历经十几年的缉捕和审判,所有罪犯都未逃脱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审判。人民民主专政的法网疏而不漏,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刘胡兰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刘胡兰烈士生平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1942年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1945年10月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1个多月。回村后,担任村妇女救国会秘书,她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1946年5月,她调…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去世后,身边的工作人员整理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的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收入只有单一的工资和工资节余部分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别无其他进账。而支出的项目比收入的项目要多一些,大体有这样几项: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零用费(购买生活用品),特支: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费。  相似文献   

11.
区域政策的必要性正如国家间和各洲之间存在财富差异一样,在各国内不同区域之间亦存在财富的不平衡。在英国,在经济和社会特征两方面,诸如收入、工业产量和效率、农业系统、生活水平与价格水平、就业和福利设施等,都存在非常广泛的空间差异。这些差异是由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资源)和人文或历史因素而造成的,并依靠经济、社会、人口、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12.
罗菊芳 《攀登》2008,27(3):31-33
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的创新理论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新的发展境界,也对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精神状态、人品官德和领导作风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支燕丽 《神州》2012,(5):53+55-53,55
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鲜活、最肥沃的土壤永远是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儿童正是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感受、体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确立生活信念,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充实。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治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世界文化名人。他开创了在中国自汉朝起主宰中国两年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孔子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老师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人,但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死后52年柏拉图出生、后95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差不多同一时代,在亚洲产生了孔子和儒学、老子和道学;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人类和国家的文化财产的宝库。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数 量不断增多,博物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博物馆上网也日益增多。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有 必要对博物馆类型划分作进一步探讨。博物馆类型的划分,其主要依据是:博物馆藏品、展出、教育活动、科研活动的性质和特 点。其次是依据它的经费来源和服务对象。西方博物馆,一般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种类型。 其中艺术博物馆包括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实用艺术和工业艺术博物馆。有的把古物、民 俗和原始艺术的博物馆也包…  相似文献   

16.
口述史学的特征与中共党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述史学是搜集、保存和传播口述史料 ,以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口述史学具有主体性、综合性、社会性、民主性的特征 ,开创了历史研究的一种新模式 ,对于拓展历史研究的领域、增强历史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减轻历史研究的学院气息功不可没。援引口述史方法研究中共历史对党史学科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的中共历史研究和关涉中共历史的研究中 ,业已有了不少口述历史成果 ,但要做和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7.
王德刚 《民俗研究》2003,(3):172-177
近年来,由于旅游研究的需要,考察过亚洲、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对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有了一些了解,因专业的原因,特别关注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在我的心目中,巴黎是一座最宏伟的、最牵动人心的艺术圣殿。  相似文献   

18.
刘康 《中原文物》2002,(2):79-81
博物馆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它是思想观念、运行机制和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综合体现。博物馆只有不断树立创新意识、改革意识、管理意识、开放意识和精品意识 ,走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才能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沙县在举办反右派斗争、反铺张浪费、开展四大运动、(修水利、积肥、造林和除四害)和技术革新等展览的基础上,最近为配合当前生产运动,经过五天苦战,行政上开支10元,建立了金沙县博物馆。在7月19日正式开放。这次展出的项目,在工业方面有矿产资源、革新工具、人造纤维和日用化学工业等六个部份。农业方面有金沙优良品种、水土保持、农作物套种等实物标本、沙盘和图片以  相似文献   

20.
地名,人人用,天天用,与社会各部门关系都很密切。对外关系到领土主权、国际交往,对内关系到民族团结、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行政管理、文化教育、人民之间相互交往和旅游、交通、邮电等各行各业,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长期历史发展变化中,孕育了它的指位性、指类性、继承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本文试就地名的民族性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请教于同行。地名的产生、形成和广泛使用,是与当地居住的民族及其使用的语言分不开的,具有民族语言和区域特点。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