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系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和文物科技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面向全国文博工作者和社会文物爱好者,欢迎国内外同仁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文物科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管理学为中心,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刊物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提倡研究与应用协调发展,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经验。《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设有诸多专题栏目,其主要有:《文物学说》,论述文物工作理念、政策、方针和体制、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面向全国文博工作者和社会文物爱好者,欢迎国内外同仁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文物科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管理学为中心,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刊物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提倡研  相似文献   

4.
弹指之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中国文物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杂志已经期满六周年,在文物界,在文物理论、科技领域,在广大文物工作者中间站住了脚跟,获得了认同,开辟了一方独具特色的文物科研期刊园地,并结出了芬芳的果实。据知,这个成果十分的来之不易,为开办这个刊物,中国文物学会的同仁们为之多方求助,费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2011年第2期《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刊登的贺辉《有关中国大遗址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关于"大遗址"概念提出的时间等与大遗址保护的实践和历史不符。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和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和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作为传媒之海的一叶扁舟,随着新年伊始而悄然起动了第八个年头的新航程。值此新年新展望之际,作为编辑人员,在检视过去,盘点得失的同时,更对刊物的前景充满新的期待,对广大读者、作者寄予新的诉求。《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七年多的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为当今全国唯一的文物学科理论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每期内容分学科论坛和文保科技两大版块。两者和而不同,共生共荣,推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谢辰生先生在全国人大纪念《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大会上关于《当前文物工作的四种错误倾向》的发言,在文物界内外引起广泛的反响,有的业外期刊已先行发表,受到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热议和好评。最近谢辰生先生提出希望在《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上将其发言全文发表以餐读者。其实,这“四种错误倾向”的存在和提出,已是上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期间的事情。但是,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值得有关方面高度关注。今天的现实情况比诸十多年前并无多少好转,有的问题甚至表现得更为严重。谢老在发言中又针对当前现实作了深刻的补充论述。为此。本刊尊重谢老意见,将谢老发言的全文登载。  相似文献   

14.
《馆藏文物防震规范》WW/T 0069-2015,基于馆藏文物防震安全提出馆舍、展陈和文物全系统防震安全理念、设计方法和具体措施。本研究针对馆藏文物防震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展柜及文物安全性判别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地震波+馆舍+展柜+文物"的全过程全系统防震设计理念;其次,针对浮放展柜及文物,进行地震作用下安全性分析研究;第三,与Getty博物馆研究成果对比,验证本研究理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分析得出:文物防震安全与文物高宽比、支撑接触面摩擦系数、安放处加速度峰值等因素有关;引入了抗滑动安全系数和抗倾覆安全系数进行设计,可充分保证文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吴志红 《南方文物》2003,(1):121-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保管部是肩负这一重大使命的部门之一。保管工作是博物馆的重要基础工作。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藏品,就不成其为博物馆。因为文物标本是博物馆全部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文物藏品是历史的见证物,它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产性,所以,保管好藏品,才能开展科学研究,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管工作包括藏品管理和科学保护两个方面。藏品管理的程序是:文物的接收、鉴选、登记、分类、编目、建档、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2):F0003-F0003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国家文物局主管,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文物学科和文物保护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CN11-5285KI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SN1674-9677。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面向全国文博工作者和社会文物爱好者,欢迎国内外同仁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文物科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管理学为中心,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  相似文献   

18.
创刊词     
我国文物界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问世了!《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的诞生,顺应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我国文物保护与科学技术联系日益紧密,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的文物保护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文物地图集》是一套大型工具书,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册共32册和全国重要文物分卷1册,由国家文物局主编,2015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黑龙江分册》是《中国文物地图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省文物考古人员与地图工作者通力协作的科学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序图、专题文物图、十二市一地区文物图和单位简介、重点文物图、文物单位索引、黑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国  相似文献   

20.
引言《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是由中国文物学会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合办的理论研究刊物。几十年来新中国文物事业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却显得很薄弱,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一刊物的面世,无疑对于加强我国文物研究的理论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文物战线几十年只是一个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实践者,没有进行过理论研究。因此,刊物编者向我约稿,让我深感为难。适逢《中国大百科全书》改版,二十年前我为大百科文物卷撰写的概括性文章因篇幅过长,需要压缩字数扼要改写为新的大百科条目,这个任务我刚完成交稿,因系旧作,内容基本没有改动。为了应急,只好又把我为新版大百科改写的条目,在内容和文字上略作调整,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编者交卷。尽管近些年来有许多新理念、新情况,但是我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认识的基本观点始终没有改变,趁此机会重新发表就教于读者,恳请批评指正,以匡不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