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菁毓  程博 《文博》2009,(6):487-491
铜胎漆器在中国古代因实用功能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品种。“漆衣铜镜”作为铜胎漆器的一个工艺品种,因其数量的鲜少而倍受漆器鉴赏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有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而得以较完整保存,出土后笔者首先对其损害状况和病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脱水保护处理,使这面铜镜达到较为稳定的保存状态。通过显微观察和电镜成分分析,确定漆彩绘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颜色。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绘制图案进行了效果与工艺的复原。  相似文献   

2.
杨菊  于璞 《文物春秋》2008,(4):53-57
2007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北京大兴高米店汉墓出土的两件铜镜做了科学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科学结论,为考察汉代铜镜的铸造技术提供了科学资料,同时为金属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出土于敦煌佛爷庙湾的一件魏晋时期的铜镜进行保护研究,对其病害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锈蚀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首先绘制了这件铜镜的病害图;采用湿法化学分析、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探伤仪、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和同步热分析仪(TG-DSC)等方法,对铜镜的材质、纹饰及主要锈蚀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铜镜的材质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镜背覆盖着精美的龙纹;铜镜的锈蚀产物中都含有碱式氯化铜,并将这些分析结果用于制定铜镜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1992年5月,洛阳文物工作队在洛阳东郊热电厂发掘一批唐代墓葬,其中编号为C7M622中出土了一面制作精良的山水禽兽纹铜镜。现介绍如下:铜镜圆形,圆钮。钮周围环绕水波纹,其外环列  相似文献   

5.
邓秋玲 《收藏家》2007,(12):53-60
中国人使用铜镜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直到清代铜镜才逐渐被西方传入的玻璃镜所取代。中国早期的铜镜发现不多,到战国铜镜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青铜的合金成分已达到最佳配比,如当时的楚镜,  相似文献   

6.
2010年福泉山遗址出土具重要考古价值的象牙器,腐朽状况十分严重,为了能妥善保存这批珍贵的文物,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光谱、X荧光分析,对其微观形貌、物相、分子结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出土象牙器主要成分为碳羟磷灰石,其内部有机成分已完全流失,微观结构中存在的主要多孔道直径因长期受地下各类盐的侵蚀变大,直径范围0.33 ~ 3.6μm.象牙器组成除了Ca,P外,还含有其它多种元素成分.这些元素成分来源于象牙长期地下埋葬环境中各种盐类的侵蚀所致.它干扰羟磷灰石结晶,使其结晶程度降低、晶格稳定性变差.因此,采用B72乙醇/丙酮(1/1,V/V)溶液,对两件象牙权仗、一件象牙权仗柄进行了脱水加固保护,经加固的象牙器强度明显增加,颜色自然.为了对后续出土象牙器的更好保护,研究在B72加固液中复配分子粒径分布较宽的可逆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PVE),以有利于加固液渗透进入象牙内部细小孔道.经检测复配PVE的B72加固液成膜后透光率、膜强度等性能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原泉 《东方收藏》2023,(2):15-17
“铸铜为鉴,整饰容颜;修尔法服,正尔衣冠。”铜镜作为中国古代日常用具,其传世和出土的数量及样式多、分布范围广,具有重要的收藏和考古价值。据考古成果证实,中国古代铜镜初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繁盛于汉,衰退于明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作为历史文明的溯源物,中国古代铜镜以千秋史韵辉映着历朝历代的兴衰沉浮;其精湛的工艺彰显出先民的非凡审美、生活智慧和祈愿祝福;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习俗……因此,深入探研铜镜的铸艺、文化、保护等,有利于客观展现伟大的中国文明,丰富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体系。本文以辽阳出土的两面汉镜为例,管窥汉代铜镜不凡艺术气息之下的镜文化及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8.
借助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对湖北柳树沟墓群出土的一件汉代薄胎残损铜镜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包括基体的微观腐蚀形貌、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表面锈蚀物的物相和元素组成,从而确定了此面铜镜的腐蚀程度、材质、组织结构及表面锈蚀物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表面清洁、点焊粘接、补全、随色及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措施恢复了铜镜的器型,展现了文物原貌。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出土青铜器修复与保护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铭、精美的纹饰及造型、高超的冶金和铸造技术及表面处理技术而闻名于世。大多数青铜器在出土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与腐蚀,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修复与保护处理,以便于研究与陈列展出。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阳新县白沙商代中晚期遗址出土的一件黑漆木柄,依据其装饰工艺和内外部结构,选用醇—醚连浸法保护处理。本文阐述了黑漆木柄独特脱水过程。并透过漆器的表面特征,发现了商代中晚期优美的髹漆、漆器装饰工艺。  相似文献   

11.
山西博物院是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的古代铜镜,在对1000多面铜镜进行整理时,发现有些铜镜的表面污迹斑斑,而且部分铜镜有粉末状铜锈的病害,特在其中选出10面进行了污物、锈蚀物的清理与分析保护。保护过程中,在尊重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前提下,不改变特定历史环境赋予文物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汉代金柄铁剑的技术处理谈出土铁器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出土金柄铁剑的保护处理,提出对此类文物库房保护的要求及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在维持原貌不变的条件下:1.对金柄铁剑的腐蚀状态及腐蚀活泼性进行分析检测;2.金属腐蚀因素的消除处理;3.金属文物的缓蚀处理;4.防腐蚀的封护处理。  相似文献   

13.
深圳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铁器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铁器文物大多是铁和碳的合金,其主要成分铁的性质比较活泼,其机构多带有微孔和腐蚀通道,铁器表面不同的金相组织也会引起电化学腐蚀,因此铁器文物极易被锈蚀。很多铁器文物埋于地下年代久远,出土时已经腐蚀严重,甚至千疮百  相似文献   

14.
马文婷 《丝绸之路》2013,(4):132-133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一是形成期,距今4500~4000年;二是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600余年;三是衰变期,指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大减,而且其主要用途、构造特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而现今留存于世的青铜文物的保护状况也随着它们的制造时代、出土环境、现存环境及保存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介绍的保护修复对象为2009年在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保护修复完成的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鍪。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针对秦俑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彩绘跪射俑进行了保护修复,是在考古出土现场保存状况、文物病害及病害机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场保护与实验室保护修复。现场保护重在稳定文物状态和应急处理;实验室保护则依据文物保护程序进行保护修复,在进行文物表面清理工作后,使用AC33(丙烯酸乳液)及PEG200(聚乙二醇)加固彩绘层,使用环氧树脂对陶俑进行了粘接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彩绘陶俑的保护修复工作可为以后大型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四川邛崃出土的一批银元,用SEM-EDS和XRD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银元及锈蚀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银元中除含主元素Ag之外,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Cu元素;表面锈蚀物大多数为铜的化合物——氧化亚铜和碱式碳酸铜,少量为角银。结合分析结果及试验,采用机械振动和5%EDTA二钠盐水溶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除锈,之后再缓蚀封护,并用有机玻璃制作的钱币专用盒封装存放。分析数据将为研究我国银元文物提供科学信息,保护方法将为银器类文物的保护提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圳博物馆收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存在的虫蛀、糟朽、彩绘脱落、开裂、残损等病害,急需进行保护处理的情况。本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即分别采集了木雕坐像的胎木、加彩层、污染物等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拉曼、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其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坐像保护处理工艺步骤:原始档案建立、表面清理、菌虫防治处理、木质朽蚀部位和彩绘层渗透加固、破损及残缺部位修复补全、建立保护修复档案等。选择Primal SF-016作为两件木雕坐像的渗透加固材料,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较低浓度多次渗透的方法,保证了最佳的加固和防腐防虫效果;修补材料选择聚醋酸乙烯乳液和锯木屑调和补配。处理后的木雕文物器形完整,形态稳定,色泽协调,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这是对传世彩绘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有益探索,对日后同类文物的加固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方半干旱地区出土商周时期的漆木器,其木质器壁部分早已完全朽蚀,内侧支撑部分完全被淤积土体所替代,但保存于器表红黑相间的髹漆层(部分器物饰有花纹)及镶嵌饰物,是该时期十分罕见的出土精品和重器。根据现存遗物的原始出土状态,对其病害情况实施综合检测分析,在获取准确数据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方法及措施,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和有效保护,使之能够得到长期的保存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