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礼品龙辇的保护修复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但区别于文物保护修复原则,要突出其艺术性和真实性。本文主要介绍国务礼品龙辇的保护修复过程,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保护修复后的国务礼品龙辇恢复了原貌,展现了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之一。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全国从事陶、瓷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多,四川省博物馆在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适合在四川地区潮湿气候环境下进行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的经验,以及如何正确选用保护材料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总结推广近年来文物保护、修复、复制技术的新经验,进一步发展和振兴文物修复事业,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和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于4月1日至5月在河南洛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文博单位的代表60余人。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徐国洪会长主持,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郑广荣副司长首先讲话,他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作了分析,对人才匾乏、技术流失的现象要求各级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加强我国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讲…  相似文献   

4.
新都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区县博物馆。博物馆自建立已来,把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次与四川省博物馆和有关科研单位一起,在文物保护技术及新型文物保护材料应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馆内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科研队伍,抢救性修复和保护了一大批文物,如东汉说唱、画像砖、画像石棺、镇墓俑等文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是国家博物馆设置的从事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的专业机构,下设文物保护实验室、器物修复室和书画修复室,共有科技人员30名。本馆文物保护技术机构始建于1952年。40余年来,以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与民族传统工艺相融合的科研途径,以基础理论研究和保护技术实践两者并重的工作部署,全面地开展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工作。科技部的研究领域和任务为:1.馆藏各类质地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特别承担劣化变质严重,濒临损毁文物的抢救保护任务。2.全国各重大考古发掘墓葬遗址,出土文物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文佳 《丝绸之路》2011,(16):111-114
酒泉博物馆藏品丰富,但由于恶劣的保存环境,致使藏品腐蚀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对酒泉博物馆馆藏文物现状及基本情况调查、不同质地馆藏文物病害及腐蚀程度统计,通过对保存环境状况及博物馆所在地空气环境状况综合评估,最终得出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报告,以期为后期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对策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后期制定保护方案与实施科技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华遗产》2011,(5):8-8
“文物保护专门技术人才极度缺乏。”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柏说。我国急需修复的馆藏文物有230余万件,但具有一定保护修复专业技术的人员只有6000余人,专业资质单位不足200家。此外,  相似文献   

8.
受河间市文物保管所之托,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对其馆藏的一批唐代铜鎏金佛造像及底座进行了保护修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修复工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经验,根据病害的破坏机理,有针对性地对器物进行了科学的保护修复,有效地阻止或延缓了这批文物的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9.
受甘肃省文物局委托,由甘肃省博物馆承担"甘肃全省博物馆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调查全省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三级或三级以上)保存现状,全面、深入了解甘肃省馆藏丝织类文物的基本保存状况,特别是馆藏一、二级和三级等重要出土文物的腐蚀损失程度与保存环境状况及博物馆所在地空气环境状况综合评估,最终得出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报告,为"十二五"期间甘肃全省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保护管理对策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后期制定保护方案与实施科技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在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科学研究方法以及高等教育和培训四个方面的一些情况,对了解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现状,和对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屈峰 《文物天地》2020,(5):112-117
缘起2019年应美国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笔者有幸访问了洛杉矶盖蒂中,在访问期间,对该盖蒂文物保护各专业工作室进行了访问并与对方专业人士就文物保护与修复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参观盖蒂博物馆木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时,有一件椅子的保护修复使笔者惊奇,于是与该工作室的木器文物保护修复专家Arlen (中文名韩博松)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联系到自己曾经修复过的一把椅子,使笔者感到盖蒂文物保护所在木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价值判断的角度、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永川博物馆藏贴金铜塔,即“千佛宝塔”,是重庆市永川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核心工作之一。通过专项调研、文献检索及讨论研究,在传统保护修复流程的基础上,使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超景深显微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等科技手段对表面残留物进行材质分析和鉴别,通过机械清洗和贴敷清除的清洁实验,参照同类器形制完成铜塔的仿制补配。不但成功达成文物保护修复的目的,更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提取、发掘了诸多历史信息,为今后开展专题展览或相关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新年伊始,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的90余件国礼精品在北京地质博物馆三层的“天地精华——国际友谊博物馆馆藏宝石矿精品特展”展厅展出。此次展出的礼品来自世界五大洲32个国家,都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接受的近2万件国务礼品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由于是在地质博物馆展出,所以展品主要偏重于宝石、首饰和稀有矿石。这些礼品,不仅做工精美,价值连城。连地质博物馆见多识广的地质专家见了都啧啧称奇,而且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风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世乐器,以其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而受到中国历代文人的青睐。千百年来,斫琴、弹琴、修琴技术一直是古琴研究专家钟爱的事业,但由于古琴传世量相对其他文物较少,本身又有一定的特殊性,迄今为止,国内外极少有文物保护修复单位对古琴的保护修复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古琴修复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古琴的传统修琴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纸质文物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日韩三国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总结了造纸术的起源和发展,造纸技术,纸质文物的病变和破坏原因,概括了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各种方法,并对传统保护修复工艺和现代保护技术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述评。指出传统保护修复技术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传统技术的继承、改良,并与现代科学检测技术紧密结合,相容并举,才是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保护和修复的理念自起源与发展之始,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提供保护行为演进、丰富的可能性,是强调创新性保护的目的。我国文物有自身的特殊性,古代传统保护中不乏富有创新性思想的成功案例,近代随着科技发展,我国文物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诸多创新。现从修复理论和我国文物保护的独特性两方面,重新思考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研究当今我国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博物馆自1953年成立以来,出于对藏品和出土文物保护的需要,便开始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工作。从最初的字画装裱、漆木器脱水,至后来的青铜器修复、大遗址保护、古籍修复等,现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已涵盖金属器、漆木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玉石器等各类藏品,文保中心已成为湖北地区门类最为丰富、功能最为齐全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本文按不同门类的藏品保护技术的源起、发展和现状,回顾70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是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碑文字体具魏碑向唐楷过渡的书法风格,碑文内容也为研究隋代佛教和佛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保护修复前,碑座表面溶蚀、裂隙病害较多,碑身断裂病害严重,残块多达百余块。相比以往报道的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案例,其断裂病害极为典型,保护修复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本研究利用XRF、XRD、Raman、超景深视频显微系统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的材质、病害及粘接材料性能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结合三维数字化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确立了碑座和碑身分离保存或展示的保护修复思路。同时,结合保管和展陈实际需要,设计并制作了专用移动保护平台,通过清洗、粘接、补全等系列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措施对碑座和碑身分别进行了保护修复,基本恢复了碑身原貌,使文物处于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相比以往石碑保护修复实践,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拓展:其一,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石碑的病害和材质,揭示了病害和材料特征;其二,借助三维扫描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断裂石碑的复原进行了数字化模拟和安全性评估,从有利于文物安全和保护的角度确定了碑座和碑身分离、碑身侧立放置的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提高了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其三,结合文物保存和展陈需要,设计制作了专用的移动保护平台,既实现了石碑的安全保存,又有利于后期的展示和利用。 本研究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修复相结合,为断裂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技术借鉴,对于推动有限元分析在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提高文物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志达 《丝绸之路》2011,(14):116-118
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于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本文主要结合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及现状,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各个环节与技术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繁峙县博物馆藏有商周至明代的多件珍贵青铜器文物,是研究晋北地区青铜文化起源及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23年5月起,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统筹安排下,修复组对繁峙县博物馆馆藏的25件青铜器进行保护修复。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文物长期缺乏科学合理的保护、存放条件,文物面临断裂、残缺、锈蚀等病害。通过科学的检测分析,明确文物病害的类型和特点,以此为依据开展科学合理的修复工作,是文物保护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