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翁伟在《试论第二届修志之前的编纂业务准备》一文(载《闽西史志》2000年第2期)中,提出续志必须组织攻关的12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对续志是否记民俗,有不同意见。芙蓉、孟国荣在《谈民族地区续志中的民俗》一文(载《中国地方志》1999年第5期)中认为:续修民族地区志有必要记述民俗。其理由是: 一、民俗的变异性,决定了续志必须记述民俗。续志的时限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俗等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续志一定要记编写好民俗的变化。 二、从续志结构的合理性看,续志记述民俗是必要的。续志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延续与发展,编修续志同样要“横不缺项”,科学合理地安排续志的整体结构。 三、从对本届志书进行“补遗订正”的…  相似文献   

3.
续修市县志应设《自然环境》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认为续志不应设《自然环境》篇的看法指出 ,自然环境诸要素作为反映一地基本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续志中是不可缺漏的。自然环境是在不断演变的 ,虽然变化缓慢 ,科学的修志态度是续志断限内全面真实的自然环境要素都要收录入志 ,不能以变化大小定取舍 ,并且前志《自然环境》篇的错漏要在续志中加以纠正和补遗。文章还提出了续志《自然环境》篇在谋篇立目时要注意的问题及续志《自然环境》篇目设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因承担了省社科课题“湖南方志研究” (三国至明初 ) ,对湖南历代方志作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考证 ,也参阅了诸多历史文献及有关书目 ,发现一些旧志对湖南方志记载的错讹。兹举宋代《都梁志》一例 :嘉庆《湖南通志》卷一百九十五艺文三地理类 :“ (宋 )霍、周之瑞《都梁志》八卷 ,《续》一卷。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曰 :‘时为郡守 ,之瑞为教授。绍兴元年也。’《续志》嘉泰壬戌郡守耿与义序 )”《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地理类确有上述记载 :“《都梁志》八卷。郡守霍、教授周之瑞修……《续志》一卷。嘉泰壬戌郡守耿与义序…  相似文献   

5.
续志篇目的继承与创新是方志研究的老课题也是永恒的课题之一。正如方志学家李泰芬在《方志学》一书中说的“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类标题则为首要”。我们认为续志篇目继承创新主要一条是既要注意处理与前志篇目的关系,延续前志中合理篇目,又要大胆创新。设置新门类突出时代主旋律。反映新特色,根据一个地方社会发展不同情况调整篇目。从而形成合理延续、科学创新、优化组合、适度调整的整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史志》2002,(3):44-44
<正>何保华在《续志纲目刍议》一文(载《浙江方志》2002年第1-2期)中谈及续志增强与前志联系的9种办法:  相似文献   

7.
陈渭民  刘娟芬 《浙江方志》2000,(2):16-16,37
“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社会主义时期的首届方志完成之后,如何续修,是摆在方志界面前的新课题,各地都在积极准备和探索。如编纂综合年鉴,评价志书得失,开展理论研究。而普陀区史志办的同仁,在探索的同时率先实践,经过一年又九个月的艰苦努力,一本140万字的《普陀区志》(《普陀县志》的续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读之后,觉得作为全省第一部续志,《普陀区志》确实为各地志书的续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商丘地区志》(续卷)(以下简称《续卷》),2003年10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读到的最早出版的一本续志,它也是河南省辖18个市中出版的第一部续志。笔读了《续卷》很受鼓舞,深感《续卷》是部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大有亮点的续志。  相似文献   

9.
《奉贤县续志》(以下简称《续志》)已于2007年11月出版发行,奉贤修志人将续志编修的全过程和相关资料编纂成一部内容独特的资料性文献,这就是《奉贤县续志文论集》①(以下简称《文论集》)。最近,笔者有幸读到《文论集》,发现这部《文论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资料汇编”,而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志中志”,不仅具有存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续志编纂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续志的内容重点问题。这个问题的研讨对于续志资料的搜集整理、编目的拟订和内容的把握,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重点明确,才能使资料取舍得当,编目科学合理,内容评略得宜,从而提高续志的编写质量。关于续志的重点内容,方志界多从经济部类与人文部类的比重来分析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续志应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如白录在《陕西史志》1997年第5期上撰文,题目就是《续修县志应强化经济部类的记述》。该文认为旧县志的缺陷和新县志的不足,就是在经济部类上,因此,续志要强化…  相似文献   

11.
志书是一地的时代画卷,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成武县志(1986~2005)》(以下简称《续志》)记载的时限,正是坚持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时期。《续志》对改革开放没有设置专篇,而是分散到有关篇中记述。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志》(1840~1990年)已出版发行多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届所修的《广州市志》(1991~2000年)为其“续志”,在时间断限上紧密衔接。因此。续志在篇目的设计及内容的记述上。要有“续”的观念,对前志要有继承性。但由于《续志》要记述的时空对象,与前志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续志》所记述的内容及设计的篇目又必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一部区域志的篇目设计,是反映一地自然与社会宏观结构的表现形式。其框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体现志书的整体性、区域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不仅关系到志书质量的优劣,而且也是检验志书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奉贤县续志》(下称《续志》)于2007年11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以为,《续志》篇目设计比较科学合理,体例结构较为严谨,既保留首轮志书稳定的门类,同时在突出时代性、地方性方面又有不少创新,平列40多卷,内容记述也较为得体,是近年出版的一部较有水准的续志。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方志事业,已出现了双轨运行的可喜局面,既是县级修志进入金秋收获季节,又是续志帷幕已经拉开之时。这就需要我们修志指导部门一手抓修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修志进度,尽早完成本届县级修志任务;一手抓续修县级志书,开拓续志的新局面,总结新经验,指导续志健康地发展。就当前看,全国启动续志行为,一是自发的,一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自发的先于发动的。例如:黑龙江《呼玛县志》出版于1980年,《续呼玛县志》出版于1990年;江西《瑞昌县志》出版于1990年,《瑞昌县续志》出版于1993年。有组织有领导地发动续修方志,如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已向全省布置续修方志工作任务,见《巴蜀史志》1995年第1期发表的眉山县志办王致修撰写的《续志初探》一文。今年年初,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的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号召,已经完成本届修志任务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比较集中地研读了《续志编修探论》(河南省史志办等编写)、《中国地方志》1998第1期和《黑龙江史志》1998年第1期刊载的有关续志的若干篇文章,颇受启发,现就续志的几个问题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6.
续志三议     
目前,全省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已基本完成,大多数市县开始准备续志工作。我们五大连池市志办在编纂《五大连池志》(山水志)的同时,也着手准备续志工作。对于续志,我们感到陌生与熟悉参半,陌生的是这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熟悉的是我们已经有了第一部志书的编修实践。所以,虽然我们对续志缺乏系统、深刻的理论认识,但也萌生了一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岱山县志》(1989~2000)(以下简称《岱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曾亲身见证了《岱志》的编纂者为力创精品不懈努力。捧读这部170万字的煌煌巨著,不禁感慨万千,既为《岱志》的瓜熟蒂落而欣喜,更为岱山县地方志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所感动。魏桥先生在《岱志》序言中写道:“《岱山县志》(1989~2000)是浙江第二轮修志中率先进行和早期完成的。从资料收集和谋篇布局来看,这是一部高品位的、成功的续志。”《岱志》之所以成功,笔者看来,主要在于它正确处理了续志编纂中的五大关系,即续志和前志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地方志工作20余年,一直比较关注志书的质量问题。笔者对《奉贤县续志》(以下简称《续志》)的第一个印象是部头大、资料完整。首轮《奉贤县志》从柘林文化遗址写到1986年,有4000多年的跨度,全志字数总量为157.3万字,而续志从1985--2001年共17年,却用了230万字的篇幅,因此,续志资料的完整性自不待言。许多资料还是逐年统计的,非常详细、完整。从《续志》提供的资料得知,参与这一巨大编纂工程的人员,除了编辑部的19人外,还有资料采访人员和摄影人员280人,审定人员20人,不把各级审定的领导和未上名单的人计算在内,队伍就有300多人。  相似文献   

19.
《彭山县志》续修工作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史志》2003,(1):27-29
彭山续修新县志工作起步于2000年初,经过三年多的奋战,约80万字的《彭山县志》(1986—20010)于2003年1月正式出版面世。这部续志的编修先后四改纲目,数易其稿,其中经验教训颇多。下面重点就续志编修的主要过程和续志的体例结构、篇目设置、记述内容及志书质量等问题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以悠久灿烂的史志文化闻名于世。方志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从考订。《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语:“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其《九丘》即为九州之志,据此方志距今也有2527年之久。此后,史籍累世不断,方志纂修不绝如缕。可以说续志是中国方志这一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的原因之所谓续志,原本是旧方志的一种,明清较多。在前代志书的基础上只记以后一段历史时期的事情,体例基本依照前志,有的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它可以直称为“续志”,如{江都县续志》;也可以冠以“志补”、“补编”等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