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东南文化》2005,3(3):6-11
对江苏20世纪的考古工作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并对21世纪江苏的考古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考古纪录片自20世纪50年代起,先以电影纪录片形式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又进入电视纪录片时期,至今方兴未艾。在此过程中,经历了新闻片、科教片和人文片三个阶段。考古人员也由最初的自发到后来自觉地参与进这一领域,促进了考古纪录片发展。目前,中国考古纪录片已进入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数量递增、技术前沿、传播及时的全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三峡考古琐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向 《四川文物》2003,(3):43-48
作自20世纪50年代就参加了长江三峡考古。本重点回顾了1958年三峡水库考古调查、大溪遗址发现始末、三峡地区的崖墓调查等重要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瑞 《文博》2002,(6):28-33,52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发掘,无疑是20世纪晚期秦汉考古的一大重要收获。自1995年发现该陵后,就引起了人们持续不断的研究兴趣,特别是1998年8期《文物》和《考古》以非常罕见的、用不同形式同时公布同一个考古报告的方式向学术界发表初步整理简报后,两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聚落考古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华 《华夏考古》2003,(2):97-100
聚落考古研究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和外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引入,聚落考古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聚落考古的定义和内容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作为一种考古学方法,聚落考古应该加强对于人和自然环境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聚落考古资料共时性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薛玉川 《文物春秋》2004,(6):16-27,34
本文对建国50多年来邯郸境内的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做了回顾性的综述,同时,对今后邯郸区域史前考古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如:进一步做好现有资料的纵深研究,从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古人类的生存状况,及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结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考古史(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的重头戏,“河套人”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曾经以“三步曲”长期掌控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舞台。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历经将近一个世纪,地层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然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却进展甚微,特别是有关考古术语的畸形演化,突显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不甚严肃的科学作风。本文对这一历程的充实期和综合科学研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作了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考古史(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卫奇 《文物春秋》2005,3(5):1-7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的重头戏,“河套人”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曾经以“三步曲”长期掌控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舞台。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历经将近一个世纪,地层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然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却进展甚微,特别是有关考古术语的畸形演化,突显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不甚严肃的科学作风。本文对这一历程的开拓期和稳固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作了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早期重要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墓葬及保存相对完好的人骨,本文尝试从性别考古学的角度对该遗址中墓葬习俗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存的微观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怀 《文物世界》2005,(2):10-17,33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黄淮地区考古学大课题的确立[1],随着安徽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2],随着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连续13次的发掘[3],黄淮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也随之活跃起来。同时,根据尉迟寺遗址的史前建筑资料,又把聚落考古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