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福建是我国东南重要的丝织品产地,从早期的官营织染局到晚期的民营生产,福建的丝织业都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明末,中国的丝绸向日本与欧美市场大量出口,由于当时的福建是中国的主要口岸,福州、泉州、漳州三大城市的丝织业相当兴盛。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忻州市物管理处配合韩府(韩家楼——府谷)公路建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时,在保德县东关镇城内村砖厂发现一批失掉原位埋藏的石刻。根据形制和雕刻内容推测,一部分出自地面墓冢前,一部分出自(地下)墓葬内。现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瑛 《四川文物》2000,(3):77-80
四川丝织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成都也因盛产著名的蜀锦而获“锦城”美名。五代时期,前蜀、后蜀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奖励耕桑的措施,在四川地区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同时,丝纺织等也在汉、唐奠定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在五代林立诸国中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宋代四川丝织业的高度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封面介绍     
  相似文献   

5.
民间私钞,也称私票、杂钞、花票、帖子等,各地称呼不一,名目繁多。一般指未经政府批准而由地方上各种民间机构如钱庄、票号、银号、商铺、商会、公司、当铺、汇兑局以及个人发行的纸币。其流通范围多数仅限于发票单位所在地,少数也有跨地区流通的。民间私钞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存在延续近千年的时间,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成为中国纸币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福建周时为七闽地,属古扬州范围。春秋末期至战同初期,为越国地。周显王四十六年(323年)楚灭越,族人迁徙流落于今闽各地,或为君,或为王,称为“百粤”。并臣服于楚。  相似文献   

7.
福建通宝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摆脱政治压迫和经济束缚而发动的一场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在隆重的纪念日子里,有关辛亥革命的物都倍受青睐。“福建通宝”钱铸造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福建,尽管它铸造工艺粗糙,流通时间短暂,但它作为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见证物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薛菁 《福建史志》2000,(4):49-51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用武力撞开古老中国的大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历史地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其中包括在中国自由传教和建立学校的特权。整个近代直至20世纪初,教会教育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中国官办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福建的福州、厦门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成为传教士们建教堂、办学校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9.
海神妈祖信仰在元朝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跟元廷对妈祖封赐次数的进一步增多和祭祀规格的提高有关。元世祖于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从此大都人口剧增.粮食紧缺,故需要从南方大量调粮.于是兴起了以运粮为主的漕运。漕运最初是通过运河进行.后来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改作海运.至元十九年(1282年)试航成功后.漕粮就主要由海运完成。为了祈求漕粮海运的顺利.妈祖这位现成的海神、水神顺理成章地受到了元廷的重视。元朝不但提高妈祖封号级别.而且每岁派使臣颁发祭文.举行隆重官祭。自至元十八年(1281年)首赐妈祖“护国明著天妃”封号后,在其后的大德三年(1299年)、延祜元年(1314年)、天历二年(1329年)、至正十四年(1354年),还有四次重大加封。福建僻处东南.在元代本无朝廷的漕运任务.但妈祖信仰在元代并没有停滞.而是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笔者以为.大抵可归纳为以下三条。  相似文献   

10.
南朝(刘)宋时(约438)闽中就有书肆萌芽,但由于时代久远,已无法可考建本出现的具体时间,一般认为建本的历史从唐末五代(915前后)闽中刻书起至清王朝覆亡(1911),共千载。其间,历经唐代书肆荟萃、五代刻书崛起、两宋兴盛、元代的持续发展、明代再攀高峰、清代衰而复盛的过程,福建书业一直是全国中心之一。现将建本千载历史的发展轨迹考略于次。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福建文化的发展相当晚,直到东汉,福建仍似孤悬海上的化外之地而有“闽在海中”之称。总体上町以说,包括士人在内的北方汉人的入闽,才带动了福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唐代贞元以后,福建学术文化逐步改观,至宋代,福建文化在全国已可以算是走在前列了。这可以从科举考试中窥见一二。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结束,历时1298年.全闻共举行670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102000余人(特奏名除外),其中闽人10800余人,约占九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彭阳自战国时秦国置朝那县到明代县治裁撤的一千多年间,曾设有郡、州、县治,是塞北通往关中、秦陇的军事必经之地,从战国时期的烽燧报警,到汉代的驰命走驿,都在这块土地上打下了烙印。  相似文献   

13.
唐更 《福建史志》2006,(2):31-34
为了解历代福建土地状况,以史为鉴,我们先后用了约一年的时间,在省内各地寻访福建历代地契文书。现将我们在寻访中的初步收获和认识简要分述如下.谬误之处请有关单位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福建钱庄业,曾经与典当业并列为福建地方金融的两大支柱,存在近两百年,历史悠久,直到近代银行的兴起,其在金融界的主导地位才日趋没落。回顾历史,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福建钱庄有诸多形态,略述为下:  相似文献   

15.
2月中旬第八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之后,与会的台湾旅行商、新闻媒体代表以及部分省市旅游局领导,分三路考察了福建武夷山、泉州、莆田湄洲岛、龙岩永定土楼等旅游景区、景点,收获甚丰,考察中,大家对福建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完善的交通和旅游设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学海堂考略     
学海堂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在广州创立的书院,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清代乾嘉学派学风的发扬和总结,而且与此前阮元在杭州创立的诂经精舍一样别开生面,影响深远,是清代书院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近年有关学海堂的记述和研究著述不少,但在学海堂创办时间及其教育制度的记述上或勾勒不清,或与史实有出入,或以讹传讹。试举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相似文献   

17.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不能不提及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宗教交融:而提起宋元泉州港鼎盛时期的海外交通贸易.则不能不提及提举福建路市舶司赵汝适及其《诸蕃志》。研究泉州港史的著名专家庄为玑先生曾经说:“泉州港史最重要的资料是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方志》2000,(4):65-69
元  初小东江穿山清真寺在桂林修建。这是广西最早的清真寺。至元九年 ( 1 2 72年 )八月初一 梧州地震。是年 《静江府城池图》镌刻于静江府城鹦鹉山南崖壁 ,图高 3 4米 ,宽 3米。石刻绘有山川、城池、兵营、桥梁、渡口、官署、名胜及街道。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一幅城池石刻平面图。△ 贺州秦孟四起事 ,活动范围达昭、贺等 2 5郡。至元十二年 ( 1 2 75年 )十一月 宋权融、宜、钦三州总管岑从毅 ,沿边巡检使、广西节制军马李维屏等 ,至云南行中书省归降元朝。至元十三年 ( 1 2 76年 )六月 元世祖命平章阿里海牙率兵出征广西。七月 …  相似文献   

19.
徐巍 《文物世界》2002,(3):54-60
吉州窑是我国名的民间古窑,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产品、独特的纹饰而闻名于世。吉州窑在江西吉安永和镇,自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也称“永和窑”。它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两宋是它的鼎盛期,由于其悠久的烧瓷历史,故民间俗称“先有永和,后有景德”之说。  相似文献   

20.
志选 《福建史志》2004,(4):11-18
一、文明的开端与早期开发。(一)古代闽越族。远古时代,居住福建的原始人类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根据三明万寿岩灵峰洞发现的距今18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漳州、清流、三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人工石铺地面等,证明福建早在18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创造出远古文明。当时的原始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