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文物,一言以蔽之,文物就是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大都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作为文博工作者和民间收藏爱好者。有责任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充分利用。因为是遗存,不能再生产了,坏一件便少一件,所以文物藏品的保护显得特别重要。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的剥蚀,人为的损伤,文物变质、破损、丢失,是常有的事。同时在藏品日常管理中,拿取、  相似文献   

2.
"若览益津风情处,遍闻巷闾丝弦声。"霸州古称益津,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近年来坚持以文化活水浇灌城乡大地,形成了"放下锄头上戏台,萝卜白菜画出来,田间厂房吟词赋,公园广场村里盖"的独特的"霸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五代十国时期的水路交通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历史时期南北方的水路交通状况,重点对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的变化情况和南、北方新开凿或疏浚的小运河进行了详尽地研究;其次,对这一历史时期各地的自然水道的通航情况进行了考察。初步勾画出了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水路交通网,对促进中国古代交通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内被确认为三国时期的出土物并不多,只有郫县出土的蜀汉铜弩机、威远县出土的蜀汉铜钱、大邑三国画像砖墓、忠县蜀汉崖墓等几组,因而在三国研究中就显得更为珍贵。本对四川大邑三国墓等处出土的画像砖和忠县蜀汉墓等处出土的佛像的内涵进行探讨,进一步谈谈它们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期,各地纷纷出现一些禁酒的政策措施。但作为一种已经较为普及的消费品,这些禁酒措施并未能阻止酒化的继续传播。相反,三国期间各国好酒之人比比皆是,其言行更为我国的酒化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同时,酒也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民 《史学月刊》2002,(10):91-95
丧葬的厚与薄同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状况、社会舆论、政府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丧葬风俗由两汉时的多为奢侈转为力求薄葬,具有范围广、已形成于律令、丧制、墓葬规制与明器皆有明显变化等鲜明的特点。经济的凋敝、老庄思想的流行以及对盗墓的恐惧是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透过对简牍的分析可以知道,其时长沙下品和下品之下户在民户中占绝大多数.上品户与下品户之间的家产,平均相差在20倍以上,甚至上百倍,贫富差别非常悬殊.与户赀记录所反映的贫富差别相比,政府在按户品出钱时所确定的标准,显然打上了"优饶豪右,侵刻赢弱"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三角缘神兽镜的产地有魏镜说、吴镜说和特铸说三种,这三种说法都有缺漏。三角缘神兽镜的性质、产地、发展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并进行通盘动态式的考察,将各种说法完善总结。随时间推移和形势变化,三角缘神兽镜的性质和铸造者身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川江的特殊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围绕川江对峙的双方政权对这一地区的经营擘画。由于对峙过程的持久性和地域的复杂性,双方的军事方略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政区建置的调整。本文即从政区建置入手,剖析三国时期两个阶段中峡口东西两个政权,即鼎立时期的蜀国与吴国以及蜀亡以后的司马氏与吴国之间,围绕川江战线的攻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湖北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0月,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三国时期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漆器、玉器、石器、银器、金器等,其中出土的铜马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马。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判断,该墓应是较列侯一级略低的将军夫妇合葬墓。该墓的发掘为研究东汉未至三国时期的埋葬制度、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stable isotope analyses (carbon, nitrogen and sulphur) of human bone collagen from the Sunhung mural tomb from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of Korea (AD 300–668). The stable isotop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protein in the diet of the interred seven Sunhung individuals came from C3‐based terrestrial resources, and there was an isotopic var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t this site. To investigate dietary patterns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e compared our results with reported isotopic data from other southeastern Three Kingdoms sites (Imdang‐dong, Songhyeon‐dong and Yean‐ri). We found that the Sunhung individuals had similar isotope ratios to the people from these other sites. However, there was noticeable isotopic difference among individuals from each study site, although much of the dietary protein in each site was mainly from terrestrial sources. We propose that the most parsimonious explanation for this isotopic pattern is variation in social status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三国新城遗址的勘探和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合肥三国新城进行全面钻探与发掘。新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内有大面积夯土建筑基础,还有房址、铸造作坊、夯土台、车道和马面等。出土遗物主要为板瓦和筒瓦,其次为铁镞、铜镞和礌石。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出土遗迹、遗物分析,三国新城应为军事城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