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敦煌酒文化摭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文化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敦煌莫高窟所出大量古代文书中说明 ,六朝乃至唐宋 ,酒在敦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官府到民间 ,举凡四时八节、良辰美景、婚嫁吉庆、生辰忌日、送往迎来 ,以至祭祀天地鬼神 ,都离不开酒。敦煌有专门的酿酒作坊 ,有特有的酿酒方法 ,有当地所产的和来自西域、内地乃至国外的各类名酒 ;也有普通的水酒、村醪。有专门的饮酒器具 ,酒肆遍布城乡。由此展现了我省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特色。一敦煌文书中保存了诸多的《酒破用历》 ,即支取、饮用酒的酒账。如敦煌研究院所藏的一份《酒破用历》残存前半截 ,记…  相似文献   

2.
一、隋唐以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方志的发韧时期。《周礼春官外史》载,"外史"的任务之一是"掌四方之志"。当时中原地区出现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等诸侯国的地方史,而岭南当时尚属荒服之地,政令未及,寂然无闻。但封建王朝对岭南的一般地理,也曾作过探测。  相似文献   

3.
酒话     
正不同的酒,不同的喝法,造成不同的乐趣。酒是一个从形而下通向形而上的灵媒,中国酒文化最辉煌的体现是"酒文学",以文字描绘酒文化的深层意境,使饮酒超越物质层面,直达人生、生命和心灵世界,成为了一种东方哲学。  相似文献   

4.
关于商周青铜爵的用途,有饮酒、温酒(或兼饮酒)、滤酒等说。近年还有人认为爵是祭祀时“浇酒敬神”之用,并将其与商人的玄鸟图腾崇拜相联系。本对以上爵用诸说逐一平议,尤对“滤酒”和“图腾”二说予以详细检讨,并就图腾说下的相关问题与李少龙先生商榷。至于爵的可能的真实用途,拙《爵用新考》已为述(载《中原物》199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5.
“‘宋明帝遣药酒赐王景文死,景文将饮酒,谓客曰,此酒不宜相劝。齐明帝遣赍鸩逼巴陵王子伦死,子伦将饮,顾使者日,此酒非劝客之具,不可相奉。’今《大方》亦当如是说。与《大方》诸位同事道别,并向《大方》的作者读者道谢。不赘说。”  相似文献   

6.
中华酒文化,中华文化酒,代表是什么? 司马迁撰写《史记》说夜郎:公元前135年,唐 蒙出使秦朝末年割据南粤——广东、广西的南越国时.品味美酒——枸酱。  相似文献   

7.
从汉代出土文物看宜宾的酒文化郑永乐,丁天锡中国人的酿酒、饮酒之风,远古就十分盛行。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酒器,是四、五千年前巴蜀酒史发展的实物见证。《后汉书·南蛮南夷列传》记战国时秦昭襄王与巴夷刻石为盟,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  相似文献   

8.
王睿  徐粤 《旅游纵览》2022,(18):161-163
本文将以羌族酒文化为基础,研究羌族饮酒礼仪,以高质量发展地方文旅经济为契机,结合羌族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羌族名酒产业的资源类型,并借鉴川酒文化品牌发展探讨羌族名酒文化发展路径,塑造少数民族酒文化品牌,进而提高羌族酒文化的影响力,打造地区特色旅游产品,提高地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15):66-69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  相似文献   

10.
酒的史话     
在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今天,酒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商品。传统的抑制酒的法规,今天就不再谈了。在这里我想配合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酒典》的出版和贵州酒文化展览,说一说酒的历史。一、酒的起源《粤西偶记》说:“平乐等府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日猿酒”。从这段记载看,酒的产生,非自人类开始,早在猿类尚未进化到人类之前,就已经有酒了。当然,猿猴有意识的采花酿酒是不可能的,但是,采来的野果吃不了,藏在洞穴中,久之自然发酵成酒,倒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薛莹 《人文地理》2003,18(1):29-34
本文对1980年以来我国有关区域旅游合作专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根据研究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将该项研究20年来的进展划分为起源、起步、发展、提升发展四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征;并对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基本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个案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基本理论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到区域、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区划的有关研究。热点问题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旅游联合促销、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的有关研究。个案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上海的大旅游网络、武汉大旅游圈、环太湖旅游带旅游业的联合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珠江三角洲共同旅游市场的建设等案例的有关研究;最后,本文对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邢台南小汪周代遗址西周遗存的发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南小汪遗址位于邢台市市区西北部。这是一处范围很大的周代遗址,经初步调查,大致在今京广铁路以西,小黄河以北,达活泉以南,因南小汪村位于遗址北部而得名(图一)。 南小汪遗址南与曹演庄、南大郭等殷商遗址相连,西北与南大汪战国墓区相望。五十年代调查试掘的西关外西周遗址,实际上即是南小汪遗址的一部分。近年来,邢台市市政建设发展迅速,南小汪遗址绝大部分已被建筑所压。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周代遗物出土,如在郭守敬大街左右两侧的市一中附近、中华路宿舍区、团结路南侧等地,均曾发现大量的周代陶器鬲、盆、豆、罐等,有的地方还发现马坑和小型墓葬等。这些都表明南小汪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埋藏丰富的周代遗址。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景观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意义一方面要对其符号化的表征元素进行解读,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其不可表征的意义。本研究梳理了国外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景观研究,发现: ①表征视角下,一方面景观既被看作文化的产物,又是不同时期文化的再生;另一方面景观在权力博弈中曲折发展并推动其象征性意义的演变。②非表征视角主要关注日常生活行为、情感等方面所反应的社会变迁以及所感知的多元、复杂与不稳定的景观意义。国内新文化地理学视角的景观研究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对一些具体案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研究有助于中国学者结合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地理学景观理论体系,推动新文化地理学在中国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城市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敏  曹明明  缪光  陈海 《人文地理》2008,23(4):36-40
随着陕北地区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陕北地区城市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本文基于对于城市化驱动力理论与实例的分析与总结,首先指出了陕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指出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密度小,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其次提出了陕北地区城市化的驱动力主要分为动力机制与约束力机制两个方面。动力机制有经济发展、城乡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带动、大型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约束力主要表现在制度约束、生态环境约束及水资源约束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旅游民俗文化空间的筛选与旅游价值分析——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瑞  陈锋仪 《人文地理》2009,24(5):122-125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体验旅游,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消费时尚。作为民俗旅游的基础,民俗文化密集地区个性化空间的筛选就成为指导这种旅游方式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在旅游民俗文化空间选择的原则、标准、价值等方面,学术界尚未进行深入研究,这造成我国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发达地区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出现了盲目性开发的严重问题。本文在依托相关文化空间理论和2005年以来对陕西民俗旅游资源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民俗文化空间筛选的原则与标准,并据此对陕西旅游民俗文化空间进行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人本主义理念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公正结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立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10,25(6):30-35
本文以城市各阶层日常生活行为的工作(上学)、家务、购物、闲暇活动完成的区位空间结构为议题,运用行为地理学的人本主义研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研究尺度,探讨微观领域社会空间公正体系的结构与模式。得出城市社会空间体系发育阶段,影响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的基本因子为城市资源、社区资源、社区类型-体系与场所体系,社区资源与城市资源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布局呈"点-轴"结合模式,城市资源的线性空间体系格局与社区资源与场所的点状空间镶嵌映射了市场经济规律下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的"集聚-碎化"倾向,缺失空间公正。最后,尝试性提出了人本、公平理念下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公正结构。  相似文献   

17.
定州北庄子商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正> 定州市新建铁路货场位于定州市西北郊的北庄子村北,占地面积204亩,京广铁路正从货场南侧穿过。1991年春季,根据定州市有关部门的反映,货场正位于省级保护单位——定州市汉墓群的保护区内,并且“中山简王刘焉墓(即M150)亦当在货场占地范围内。因此,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省、地、县专业人员对货场进行了重点考古钻探和发掘。全部考古工作从6月初至12月上旬结束,实际田野工作历时五个月。共发掘各时期墓葬80座(包括M150),其中商代墓葬42座,大致位于货场的东半部(图一)今把商墓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雷蕾 《人文地理》2012,27(5):94-97
中国的古村镇保护利用工作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因保护而破坏的严重问题。本文尝试从对古村镇定义的修订切入,将古村镇作为一种文化综合体和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强调古村镇是由器物、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构成的文化综合体,是具有自组织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对系统中任意环节的破坏都会造成保护利用的悖论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重现建筑特色与消解建筑特色等四重"中国式悖论",并进一步从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认知、管理机制以及开发模式等层面分析了中国式悖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 井陉,地当太行腰冲,左控幽冀、右扼雍并,在八陉之中不仅是兵家必争的天下险塞,且是渤海湾迤西一条十分重要的冀晋孔道,自古即为山左右经济往来、文化交融的要枢之区。井陉古道何时开通?当时情况与具体走向又如何?这个问题在文献中找不出确切的记载。1989年冬,1990年春,河北省进行文物复查,笔者曾率队对井陉境内(含矿区)的文物遗存做了踏勘,所获资料或可对此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因述所见,以资参考。 一、周穆王以前的“羊肠山径”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北征,乃绝漳水。庚辰,至于□,觞天子於磐石。载立不舍,至于鈃山之下。癸未,雨雪,天子猎于鈃山之西阿,於是得绝鈃山之坠,北循滹沱之阳”。对此,郭沫若先生解释为:周穆王沿太行山西麓北行,渡过漳水,经山西平定县的磐石,循桃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乡愁相关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已有的乡愁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从旅游地乡愁建设角度,提出几点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对乡愁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可治愈的生理病症、到复杂的心理学现象、再到对现代话反思三个阶段。国外从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消费者行为学、文学、民俗学、地理学等角度,已形成对乡愁情感本身、乡愁的触发要素、影响乡愁体验的因素、乡愁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系统研究。我国乡愁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主要集中在文学和社会学领域,2013年后,乡愁逐渐得到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目前在乡愁的概念界定、乡愁的理论化、乡愁的触发要素识别、乡愁价值开发等方面形成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