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建华 《收藏家》2003,(12):1-7
屈原在阮湘之间为什么能创造出《九歌》等不朽名篇?湖南省博物馆新推出的、展品特色鲜明的《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些精品与大家一起欣赏。一、动物造型器群湖南出土的动物形或鸟兽形器,一般称鸟兽尊,是湖南商周青铜艺术中最精彩  相似文献   

2.
辛怡华 《文博》2003,(2):39-40
近来,眉县杨家村出土一批西周晚期青铜器,被专家誉为近十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由于杨家村再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因而此地更加引起关注.据说此批青铜器与1955年3月出土的五件青铜器,系一个家族之物.1955年3月在眉县火车站乡东李家村出土五件文物,系一窖藏所出.根据铭文内容,为同一人所铸,可分两组,二方彝及尊为一组,牺尊及另一牺尊残盖为另一组.从铭文得知,方彝应是盠为其祖父益公作的宝尊彝,暂称此组窖藏器为盠尊组器.本文在学者研究基础上拟对东李家村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再探讨,恳祈指教.  相似文献   

3.
安徽青阳县汪村出土青铜器单元明确、器物组合完整、器形风格新颖、文化内涵丰富。通过器物组合、形制和纹饰的比较分析,汪村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可以拟定为西周晚期,其形制特征反映了皖南与宁镇、江北以及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汪村出土青铜器是构建皖南沿江地区西周青铜器编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近来,眉县杨家村出土一批西周晚期青铜器,被专家誉为近十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由于杨家村再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因而此地更加引起关注。据说此批青铜器与1955年3月出土的五件青铜器,系一个家族之物。1955年3月在眉县火车站乡东李家村出土五件文物,系一窖藏所出。根据铭文内容,为同一人所铸,可分两组,二方彝及尊为一组,牺尊及另一牺尊残盖为另一组。从铭文得知,方彝应是盏为其祖父益公作的宝尊彝,暂称此组窖藏器为盏尊组器。本文在学者研究基础上拟对东李家村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再探讨,恳祈指教。  相似文献   

5.
安徽铜陵谢垅窖藏出土青铜器因其出土单元明确、器物组合完整、器形风格新颖,是皖南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资料。根据器物组合、形制和纹饰的比较分析,可拟定其年代为春秋早期,其形制特征则可说明江淮群舒族群和文化的向南迁播。  相似文献   

6.
湖南商代青铜容器的动物纹饰与祭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曙斌 《收藏家》2010,(7):25-30
湖南是南方地区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省份之一,且不乏举世闻名的重器,如人面纹铜方鼎、四羊铜方尊、象形铜尊、猪形铜尊、牛形铜觥、凤乌纹铜“戈”卣、“癸举”铜卣、鹗形铜卣、牺首兽面鱼纹铜罍、兽面纹铜瓿、“皿天全”铜方彝、虎食人形铜卣等青铜容器,显示了湖南青铜器的地方特色与神秘意味。这些青铜容器以尊、卣等酒器发现最多,以动物纹饰为最突出;  相似文献   

7.
谈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地区的商代青铜器,目前所知数量并不很多,但其中的青铜容器和乐器,有的形制独特,有的器形高大,引人注目。这些器物不全是窖藏出土,缺乏共存器物和地层关系。近年来在江西新干、四川广汉等地发现了大批青铜器,湖南地区的青铜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几个有关湖南商代青铜器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刚出土的青铜器在新的环境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宝鸡眉县27件国宝级西周窖藏青铜器出土一年半后,对这批器物出土前后的锈蚀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对每一器物的锈蚀产物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青铜器腐蚀类型主要为封闭环境中的大气腐蚀,主要产物为碳酸盐和氧化物。但同时在其中一个器物上发现了氯化物类有害锈成分,分析认为,出土前后环境的变化是有害锈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朱华东 《文博》2011,(4):32-38
以人形作为青铜器器足以及在器底悬挂小铜铃的造型在商周青铜器中较为少见。而晋侯墓地出土的立鸟人足筒形器则集两种设计为一身,是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两类铜器以西北一带发现居多,主要流行于商及西周时期,其使用者可能多为女性。两者中以人形足更具表现力,造型丰富,延续时间更长,也颇具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殷周青铜器中全器仿禽兽形的只有尊,器名自然可称某禽形尊或某兽形尊。而尊之外的器类,仅局部仿禽兽首形,器名也径称某禽形器或某兽形器,如此便造成定名上的混乱。凡有铭文的青铜器,无论是全器仿禽兽形的尊或是局部仿禽兽首形的其他器类,都应以铭文内容来定名。  相似文献   

11.
在商周的青铜器中,许多都铸有扉棱,但最早出现扉棱的青铜器,应该是商中期的圆形尊,而商早期所有的青铜器都没有扉棱.在西周的圆形尊中,除了没有铸扉棱的尊外,其余多是铸有三段扉棱.青铜器上为什么要铸造扉棱?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西周一些圆形尊的表面纹饰中,常出现翘起的牛角纹饰.这些纹饰是怎么制作的?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范铸模拟实验,使得上述两个问题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对曾侯乙尊盘铸造法讨论颇多。本文通过埘范铸说的质疑和亲身经历的仿制实验进行分析,认为曾侯乙尊盘用范铸法铸造存存诸多技术障碍,尊盘主体及所有附饰皆应为失蜡法铸造。并且认为失蜡法是中国传统青铜铸造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铜时代存在熔模技术毋庸置疑。笔者通过实践。对曾侯乙尊盘附饰的熔模铸造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周卫荣  董亚巍  万全文  王昌燧 《江汉考古》2006,(2):80-85,61,F0002,F0003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可能是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青铜时代,我国广大地区普遍采用范铸工艺,商代中期之前,主要是整体铸造,商代中期至西周,主要还是整体铸造,但开始了分铸插接工艺;春秋以后则主要采用分铸和焊接工艺;既没有失蜡法铸造的器例,也没有失蜡法工艺产生的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5.
孙明 《四川文物》2021,(2):38-45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三角形加强筋技术主要用于觚、尊、簋、卣、壶、瓿、盘等圈足器的底部与圈足连接处,纵向延伸,上端较粗,承接铜器外底,下端向下延伸逐渐变细,多为等距或对称分布。加强筋的大小、数量多少的设置,根据器形因器而异,铜觚器体修长,圈足较高,加强筋多为2条或4条,纵向延伸较长,而铜簋、方彝等,底部面积较大,圈足粗矮,加强筋数量相对较多,纵向延伸较短。三角形加强筋技术起源于商代早期郑州商城陶鼎、铜鼎鼎耳与口沿连接处采用的加强筋技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比较盛行,延用至春秋早期。商代晚期圈足铜器上使用较多,但又不仅限于圈足器,部分带鋬器,如爵、斝等,鋬的两端与鋬下腹壁连接处也有发现。其功能在于防止铸件连接处因凝固收缩的应力作用而出现裂纹,强化圈足器器底与圈足之间连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安徽六安出土的商代大口尊为线索,与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作比较,分析商代大口尊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这类大口尊的出土分布状况,探讨商文化入川的路经。  相似文献   

17.
论大汶口文化大口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文化大口尊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节拍而出现的时代性器物,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宗教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更是显示了这种特殊器物的深奥意义.大口尊不是普通生活用具,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出现的一种特定器物.同时,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表达的也是一种具有宗教内容的刻符.  相似文献   

18.
樽奁考辨     
文献中,樽与奁这两种器物常常被混淆。"奁"是主要用来存放与梳妆相关的器物,战国时为单层,汉代的时候出现双层奁同时流行多子奁。奁以圆形为主,带盖,常集彩绘、嵌扣、贴金银箔等多种工艺为一体。"樽"则为战国时期出现的日常实用酒器,分盆形和筒形两大类,胎骨多为铜胎或木胎,分为有盖和无盖,底下常有三足。  相似文献   

19.
廖薇 《华夏考古》2020,(2):76-83,113
樽、卮(含觯、卮两种器物)很容易被混淆,我们通过综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三方面材料,认为觯、卮共存且器形有别,觯附三足,卮为平底,且觯的等级高于卮,目前考古出土的玉卮应为玉觯。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樽与觯的区分要点是容器的径高比差异,樽口大腹浅,便于盛取液体,而觯口小腹深,便于饮用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