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海洋 《收藏家》2010,(7):73-78
一.美石家族中的水晶和玛瑙 “美石”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中人们最为熟识的当属玉石。学术界对于“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玉”是玉石中最常见.最受人钟爱的主流石材,光洁,温润,色美,含而不艳,以纯净温润为贵,品种包括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等。而广义的“玉”,指涵盖多种质地的美石家族,不仅包括玉,  相似文献   

2.
徐欢 《南方文物》2012,(1):195-196,199,202
玉器在我国古代泛指美丽的石头,古人将质地坚韧致密、色泽温润纯净的美石都视为玉。中华民族对玉应用之广泛,以及对玉那份浓浓民族情感是世界古文明国所仅有。自古至今佩玉、玩玉、赏玉、藏玉已成传统;歌颂玉之美,诗词文章也已蔚成风气,不论文人雅士、达官百姓无不喜爱之。德清县博物馆藏玉分为良渚玉器和明清玉器两部分,下面分别介绍之,欣赏之。  相似文献   

3.
读了你在《中州今古》200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破译河图》文章,总觉得你的说法缺乏根据。 一、你断定《河图》就是黄河美石,破译了一个千古之谜。你的根据是《尚书》上把河图和大玉、夷玉、天球并列,肯定也是—种玉,因为上古时所有的美石统称玉,所以《河图》就是美石。尽管流沙河先生说你的推断有道理,但毕竟是猜测,不要先下断言,给你的同行们留点商讨余地。 二、你根据《吕氏春秋·应同篇》中有”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断定丹书和洛出书处大不相干。 岂不知,在你发现这段文字之前,清人梁玉绳撰《史记志疑》第82页对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4.
杨冬梅 《收藏家》2002,(12):66-67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玉,石之美者。”在古代所有美石皆称玉,这包括了我们现在已知的硬玉、软玉、水晶、玛瑙等,只是根据其品色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到了近代接受了国外科学的矿物测验分析,对玉石有了详细的界定,水晶、玛瑙等则不再属于玉石之列。玛瑙,在矿物学上称为玉髓,化学成分为含不同杂质的二氧化硅,呈不透明至半透明状,似玻璃或蜡状  相似文献   

5.
陈路遥 《神州》2013,(24):41-41,43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并不止其在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f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历史不断地发展,玉文化从产生到今天从来没有间断过。本文将从玉器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来论述和分析玉器及在不同时期造型及纹饰的用途与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家,在开发利用天然宝石资源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以玉石雕刻作为主要内容的"玉文化"最为久远,技艺精湛,闻名中外,是"东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中国则被誉为"世界玉雕之乡"。"玉"指的是自然界的美石,或温润而有色泽的美石。玉石简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文化玉石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把玉分成软玉和硬玉两大类。软玉是角闪石类的透闪石——阳起石——铁透闪石,系石中的宝石级硅酸岩矿物。硬玉又称翡翠,是辉石族中属于宝石级的硅酸岩矿物。但古人对玉的认识是“石之美者为玉”,一切温润有光泽的美石,都是玉的家族。不仅包括软玉、还包括玛瑙、水晶、孔雀石、绿松石、蛇纹石等。目前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古代玉器工艺闻名,即中国、墨西哥、新西兰,其中以我国的玉石器制作最为源远流长。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  相似文献   

8.
周代的组玉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使用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中,质地最精的“美石”——玉的被利用,既合乎情理又异乎寻常。说它异乎寻常是因为这种莹润坚致的矿物不仅产量稀少,而且其高硬度和由于结晶状态不同而表现出的各种特性,如顶性、卧性、韧性、拧性、斜性以及脆性、燥性、冻性等,使多数玉器无法通过凿击取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1,(4)
正中国有着7000年的用玉历史,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型之众,做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汉代以后,玉的礼器功能慢慢减弱,玉器开始走向世俗化,装饰功能的玉器渐多。明清以后,玉器艺术步入了鼎盛时期,题材日益广泛,玉器基本上成为个人案头把玩的观赏品和装饰品,玉器从此完全走下了神坛,也走下了王权的殿堂,回归世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石"。滕州博物馆藏玉石器数量众多,数量达400余件,从原始质朴的"石玉"到宗教图腾的"神玉",从有礼有制的"礼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以玉制器,始于何时,据《史记》记载,黄帝有厘订玉制之举。我们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是他拉村,山东泰安大汶口,日照两城,江苏吴县张陵山,南京北阴阳营及陕西神木石峁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玉龙、玉铲、饕餐纹玉斧、玉琮、玉■、玉璇玑及玉人头雕像等玉器中可以看到,中国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出现雕琢精美的玉器及玉制的生产工具。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了玉字。从而可以断定,在中国,最晚在新石器时代就以玉制器,而且人们已把美石与玉料区别开。这时期有些玉器雕琢精细,打磨光洁,说明已有一批制玉工匠和专户…  相似文献   

11.
洞头的石头     
洞头的石头○母国政回到北京几个月了,忙忙碌碌中,还不时想起浙江的洞头,想起洞头的石头。我所说的石头,不在美石收藏家的搜寻之列。它们并不玲珑别致,色泽并不艳美,也没有浑然天成的奇物图案。它们是美石收藏家无法猎取的。它们或雄踞蓝天下,或匍匐在海岸上,有些...  相似文献   

12.
玉,是一种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的“美石”,以玉制成的物品称为玉器。以玉器的各种形式、蕴涵、观赏、寓意和审美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及文化现象,称为玉文化。我国是世界三大玉作中心之一。在距今300万年至旧石器时代末期,随着人类审美意识在符号层面上的凝聚,史前艺术已开始沉积、建构和萌生。原始艺术品的出现,是人类在当时文化中所创造、使用的物质媒介,是原始先民所“同化”自然、改造自然的文化功能。在原始人类看来,自然万物本身都蕴藏着自身固有的生命本源或生  相似文献   

13.
王童 《丝绸之路》2022,(2):32-37
我国的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非常严格的用玉制度。而丧葬玉作为其中的一支,其分类较多,本文重点谈丧葬玉中的玉覆面。玉覆面也称为“玉幎目”“缀玉覆面”“玉掩面”,到后来逐渐发展成“玉面具”“玉头套”,是贵族才能使用的。本文通过对玉覆面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出土情况的整理研究来了解玉覆面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分期。  相似文献   

14.
理、厘、防、■同源考张希峰理,《说文》“治玉也”,段玉裁注“《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末理者为,是理为剖析也”。“理”古音来母之部,字认玉,本括剖析切割玉石,加工成器。《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而得宝焉”,“理”用其本义。“理”表示象治玉一样剖析区...  相似文献   

15.
仿古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古玉是指以模仿古代玉器为手段、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而加工碾琢的玉器,诸如仿汉玉、仿宋玉等等,也包括仿三代古玉以及仿名家玉器。仿古玉是我国古代玉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研究古代玉器,尤其是研究近代玉器,对仿古玉是不能忽视的。一仿古玉的沿革仿古玉的产生、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我国封建时代皇家贵族、达官显宦和文人墨客玩赏古玩之风盛行时出现的,是仿古文玩中的一种。仿古玉见于文献记载的时间比较晚。  相似文献   

16.
德符之思     
李红霞 《收藏家》2006,(5):16-18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说文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是玉与石所异惟德耳。管子云:玉有九德。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其说视汉儒尤详焉。若言符,则王逸王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于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后世有膏(窃)玉之名而不知其非者,皆符为之也。故玉贵德不贵符,然此亦惟为知玉者言之,必执是以为衡。……名玉者愈多,则玉之真愈掩。”—《石雅》章鸿钊第一次接触到“首德次符”与“忽德重符”这两个词是在杨伯达先生的文章中,推崇前者、批评后者。笔者望文生义的将“德”与“符”的含义理解为玉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独特的地形,使忠玉与世隔绝在密林中,极为封闭。据说古时西藏政府想派人到忠玉收税,也只能望山兴叹,悻悻而回。  相似文献   

18.
黄帝受命有云瑞 夷巫事神琢瑞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山文化墓葬发掘出土的上百件玉器中,玉箍和玉勾云形器是重要的玉神器,尤以玉勾云形器为最最重要之事神用巫玉。其表面器形构架由(?)三种图案组合成复合勾云纹造型,反映了红山文化群体对"云"、"雨"的崇敬和期盼。其深层内涵则是云上有天、天上有神,天神是至高无上之神,具有权威性和震慑性,也为红山文化群体视为保护神加以膜拜。玉勾云形器、玉龙、兽面饰块形器等红山文化玉神器均以云纹作结构框架并普遍应用,说明其群体以崇敬云天为己任,并创建了高度发达的东夷玉文化板块。此一玉文化或可能与"黄帝受命有云瑞"、"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的记载有关联。而"玉勾云形器"之名称不甚准确,经考证古文献,应为"吉云饰玉神器"、"玉吉云形器",宜定名为"玉瑞云纹饰"。  相似文献   

19.
红山文化出土玉猪龙原型众说纷纭。图式考证表明玉猪龙的原型来源于玉玦和兽首的结合;其平面形象为兽面纹玉璋。兽面形玉璋与红山文化玉蚕蛹从构图图式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玉猪龙的形象与蚕崇拜、丝绸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理解中华文明的特质与内涵,也为了解丝绸之路和早期草原文化通道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半截残碑     
本是好玉的,古之华夏以玉为宝,然并非因宝而好玉,实是因了玉本身之灵性,对汉儒赋玉以“五德”,也颇认同。而玉确是极难得的,一来难以觅其踪;二来即便有缘得见,也与囊中不符,那时便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好在多年来留心与此,藏了几件,有时又蓦然有自慰之感。儒教之说,几千年来成就了中国文人乃至社会之思想,赋情于物的玉便成了人们十分的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