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殷华 《收藏家》2014,(10):52-57
<正>鼻烟壶是用来盛放鼻烟的容器,其造型设计小巧玲珑,为掌中之物。明末清初时,西方传教士将鼻烟传入我国,同时也将装鼻烟的容器鼻烟盒、瓶一同带了进来,吸闻鼻烟渐渐得到了皇帝的喜爱和推崇,迅速在全国流行,进口的鼻烟盒、瓶及国产的替代品(旧药瓶)已不能满足需求,还显得寒酸。清朝康熙时开始在宫廷养心殿内务府自己生产  相似文献   

2.
李竹 《东南文化》2002,(8):66-73
鼻烟壶是一种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在清代工艺中,不仅视其为精致工艺中的明珠,同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清代鼻烟壶制作之精美、式样之繁多,为雅好珍贵玩欣赏之瑰宝。  相似文献   

3.
孙黎生 《收藏家》2013,(12):65-72
清代近三百年间,吸闻鼻烟成为上至皇室贵胄、下至庶民百姓及其普遍的一种嗜好,而用来装鼻烟的鼻烟壶在清初的时候就由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传入中国内地后,受传统文化艺术影响,鼻烟壶的制作由最初仿制西洋鼻烟壶和民族鼻烟壶逐步染上传统文化气息,并向便于携带、小可手握的方向发展。清代康乾时期,鼻烟壶的造型受到当时最流行新式瓶壶类瓷器造型的影响,其外形最先出现的是高而细长的圆柱形、四方形系列。其后有圈足或无圈足的扁壶,  相似文献   

4.
鼻烟壶起源于明代晚期,盛行于清朝,虽为寸小之器,却集各种材质和工艺之大成,具有高档的艺术品位。本文选取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清代鼻烟壶,按质地分类,对其造型、制作工艺及特点等分别做以介绍和鉴赏。  相似文献   

5.
鼻烟壶是盛鼻烟的器皿,明末由西方传入我国,现代所见到的明代烟壶大都是药壶。烟壶主要流行在清代,可以用玉、石、玛瑙、翡翠、料、漆、木、瓷、牙、珐琅、匏器、犀角、珊瑚、金属等材料制成。烟壶或运用雕刻、镶嵌、珐琅、漆品等工艺手段,或集书法、绘画于一体,有的颇具中国的民族特色,有的融中外艺术于一炉,成为一种即可实用,又具观赏、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自清代以来,受到众多收藏家的关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各类烟壶200余件,其中不乏珍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冬梅 《收藏家》2013,(10):16-20
扇为引风纳凉,遮日蔽尘日常之物。古文献有黄帝制扇之说,亦有尧制扇之说。说明扇子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已非常久远。目前最早实物扇是在湖北江陵战国墓出土之竹扇,用细薄的篾片编制而成。  相似文献   

7.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多数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存在思路保守、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化的问题,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办好展览,激发展览活力,是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调动观众积极性、谋求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沧州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其于2021年初推出的《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的策划过程可知,针对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策展时所面临的展品匮乏、展览缺乏新意、策展过程封闭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打破只展珍贵文物的展览观念,拓宽展品资源选择面;优化展览结构,策划贴近现实生活的展览;开放展览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展览策划;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博物馆策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正 《收藏家》2022,(7):87-92
英国V&A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最顶尖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之一。该馆永久收藏了超过230万件藏品,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几乎每一艺术门类超过5,000年的人类创造史。2021年来华展览《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主要展示了罗莎琳德和亚瑟·吉尔伯特夫妇所藏金器、银器及微型马赛克艺术品等突出精湛工艺水平的藏品。其中有一批数量可观的鼻烟盒,造型精美,绚丽多姿,着实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王冬媚 《收藏家》2014,(3):52-54
鼻烟壶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它是专门盛装鼻烟用的器物,器形隽秀、小巧玲珑。别看鼻烟壶的体积小,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缩影,它集我国烧瓷、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各种技法子一身,制作材质丰富多彩,除了常见的瓷器品种外,还有玛瑙、料器、玉石、水晶等,壶盖有玉、珍珠、珊瑚、宝石、铜镀金、瓷、木雕等。由于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品味,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炉,因此成为人们喜爱的珍玩。  相似文献   

10.
伍亚婕 《收藏家》2013,(3):59-64
15世纪末,航海家哥伦布把美洲印地安土著的烟草与吸闻鼻烟的习俗带回欧洲。而后十余年间,吸闻鼻烟迅速成为西班牙和法国宫廷的时尚,传统吸食烟斗的方式逐渐沦为下等阶层的象征。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朝贡鼻烟,大获明万历皇帝赏识,从此舶来品—鼻烟在中国落地生根。17世纪60年代,当23岁的法王路易十四登基17年后终于亲政,开始引领"中国风"装饰,大规模采购中国瓷器、家具装饰凡尔赛宫时,英国王子查理二世结束九年的流亡生涯,回英即位。这位游历欧洲、精通艺术的皇帝把很多法国上流社会的习俗带回英国。  相似文献   

11.
澳迅 《收藏家》2006,(10):3-4
澳门艺术博物馆今年9月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再度合作,联同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澳门日报》,为海内外观众奉上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中的两颗明珠─徐渭与陈淳的书画作品,展名为“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特展以“乾坤清气”为名,句出元王冕《墨梅》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徐渭与陈淳均以水墨胜长,展名隐括了“不要人夸好颜色”一语。陈淳和徐渭是明代两位富有创造精神的个性派绘画大师,他们创立了泼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格,开拓出花鸟画的新天地,在…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有没有眼镜?如若没有,那近视的中国古人该怎么生活?如若有,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答案绝非有无这么简单。在眼镜时代尚未到来之前,中国古人从内在着手,用修炼或者中药来治疗近视。  相似文献   

13.
门人 《收藏家》2000,(8):59-63
在中国工艺品中,有一种器物用材最广,它集我国的烧瓷、料器、玉石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象牙、竹木雕刻、金属工艺、书法、绘画等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身,成为我国工艺美术的一个浓缩的结晶。它就是鼻烟壶。鼻烟壶尽管是一种微型的工艺,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工艺美术材料,就有这种材料制成的鼻烟壶。对鼻烟和鼻烟壶的最初印象五十年代初期,一次母亲带着我去串亲戚,当走进这家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进得屋内,我第一眼就发现了摆放在硬木长  相似文献   

14.
成都杜甫草堂名扬中外,但这是后人所建,已非昔日面目。那当日杜甫所居住的草堂究竟是何样面貌?本文就力求从杜诗中的记载描绘,还原出杜甫草堂的大致面貌,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杜甫的思想人格以及诗艺。  相似文献   

15.
余琦 《南方文物》2008,(3):166-167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而作为射箭必备的辅助工具“韘”,即扳指也成为英雄武士征战沙场不可或缺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虎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山兽之君、百兽之长,寓意着吉祥平安,是活力与荣耀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山高林密,野兽经常出没,虎就作为力量的象征而被广泛崇拜。从出土文物来看,对虎崇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玉琮的兽面及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这些纹饰有诸多虎的形象存在。此外,虎的形象被当做礼器用以祭祀;被当做兵器的装饰用以象征勇猛和权力;被用做调兵遣将的兵符——"虎符"。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的家居卫生习俗,既有实用性,又取得了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居的家居卫生习俗,既有实用性,又取得了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相似文献   

19.
华慈祥 《收藏家》2013,(4):85-88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对传播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文化贡献良多,故有“文房四宝”之誉。  相似文献   

20.
佳士得  东艺 《中华遗产》2007,(4):148-149
鼻烟壶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其诞生地虽不在中国,却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进而引发鼻烟壶的制作,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鼻烟壶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